阿朗爸爸和刘承洛说儿子自从初一住校后变化非常大,出了很多问题,例如,想在同学中充老大,所以去帮同学一起打架。中午与同学喝饮品后怕老师发觉,不敢上学就逃课,结果受到学校处分。成绩从10名降到20多名,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对家长抵触情绪很大,并且对家长说:“越是管得严格,我越要干一些出格的事。”
另一位在刘承洛记忆重组中心进行干预的家长,阿晶的妈妈也谈到她离家住校的女儿由于想家经常以泪洗面,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经常出现划伤自己的行为,阿晶妈妈也是无可奈何。其实无论是初中阶段、高中阶段还是大学阶段,因为离开父母,住到学校给孩子带来的行为上和心理上的变化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为什么孩子离家住校后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这里不得不谈到同伴的影响。孩子离家住校,与父母的交往减少和同伴的交往增多,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我们必须承认这样一种事实,孩子重视同伴关系有时超过同胞关系和师生关系甚至超过亲子关系。因为生理成熟阶段带来的心理动荡,以及过渡期社会地位本身的不稳定性,使得青春期的孩子产生了获得心理和社会地位安定的强烈要求,并希望依赖朋友来使自己的要求得到满足。他们认为,只有建立了良好友谊时,才会得到心理上的安定感。
所以阿朗宁愿逃学,也要逞强在同伴面前喝饮品,宁愿冒着受处分的危险也要去为同伴强出头。阿朗爸爸谈到自己的家庭教育一直比较简单,小学时儿子成绩考不好,孩子会挨骂或挨打。由此可见,这个孩子对家长的抵触情绪大,除了这个年龄段特有的逆反心理和病理性记忆以外,也与家庭的教育方式有关。
那是不是家长此时只有望洋兴叹呢?其实和成年人对家庭的感情相比,青春期的孩子对家庭虽然表面表现出明显的否定性,但内心对家庭仍持积极态度。有调查显示,在闲暇、娱乐、自由交往和消费方面,青春期的孩子优先选择的是朋友和同学,然而在复杂生活境遇中遇到问题时,却会选择与父母商量。因此,应该说不是父母的影响减弱了,而是影响的质量提高了。在这种情况下,以怎样的姿态和孩子相处,以怎样的方式教育孩子,显得尤为重要。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离家远,我们工作也忙,所以真的不知该怎么办。其实,这个时候让孩子感到你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打架了,孩子成绩下降了,孩子以泪洗面。总的来说,孩子突然变了。做父母的应该怎么办呢?其实,这些变化里蕴含着成长,这些变化或许是孩子成长中的阵痛。孩子打架了,孩子软弱哭泣时正是我们家长教育孩子的最好契机,除了陪伴、支持,还要培养他独当一面的勇气,和他一起去认识周围的世界。
有的家长想,我是不是不应该让孩子离开家?其实,这与孩子什么时候离开家并无多少必然的联系。孩子离家后的变化,只不过更早地暴露出家庭教育的某些弊端。比如,那位整日以泪洗面的阿晶妈妈就承认从小对女儿特别溺爱,经常被照顾得很好的孩子突然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需要自己去完全应对当然是困难重重。而那个13岁的男孩,离开家后宛如放飞的小鸟,可盼到了自由。
溺爱和太过简单的家庭教育似乎都经不起外界风浪的考验。动物之王狮子,会在一定时候赶走年幼的小狮,让他去经历风雨;孩子要成才,离家去独立锻炼是每个家庭迟早都会面临的问题。关键是父母做好了孩子离家的过渡准备了吗?有信心可以牢牢抓住手中的线,让孩子这只让你挂念的风筝自由翱翔吗?
当孩子离家住校出现不适应,出现逃课、打架、哭泣等问题时,提供以下建议供家长参考。建立合理的期望和校园适应期,对于孩子来说,住校是一个新的环境和体验,需要时间来适应。家长应该理解孩子的不适应是正常的反应,给予他们适当的时间和空间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家长要经常与孩子保持联系,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全感,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支持和理解。
帮助孩子在学校建立积极的社交网络和支撑体系,鼓励孩子结交新朋友,并参与校内的社团和活动。帮助孩子学会应对挑战和困难的技能,例如解决问题、冲突管理和情绪调适等。与孩子所在的学校和老师建立沟通,了解他们的情况,并寻求学校的帮助与支持。帮助孩子发展和培养兴趣爱好,让他们在校园里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成就感。
总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和需求,耐心倾听他们的困扰,通过专业的心理干预找到适合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