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霸凌已不再是一个偶然现象,恶劣校园欺凌案件时有发生,而其中有一半的被欺凌者是不愿意告诉父母的。严重的校园霸凌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很多负面影响,甚至有的青少年会因此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由此带来一个家庭无尽的遗憾。
当校园霸凌发生后,对受欺凌的人的身心健康会带来哪些影响?该如何帮助他们进行心理重建?当校园霸凌再次来临的时候,要如何应对?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阿晴是一名大二的女生,她已经很多年没有和男同学主动说过话了,更别说有亲密的恋爱关系。当她在教室里不得不回答男同学的问题时,她的内心一直在打鼓,紧张、恐惧会一起袭来,所以班里的男同学除了必要的课程通知、签到等,几乎也没有人会主动和阿晴说话,大家都觉得她怪怪的。阿晴知道自己的内心出了问题,也一直在训练自己面对男生的能力,但她做不到。
第一次来刘承洛记忆重组中心时,阿晴和妈妈一起来的,妈妈也很想阿晴好起来,毕竟女儿大了,以后总要正常地谈恋爱、结婚生子。妈妈也去看了很多关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私下寻找着各方面的原因。她说她和爸爸夫妻关系也很好,爸爸对阿晴也很好,而且周边的男性亲戚大家素质都很高,并没有坏的榜样。不仅如此,阿晴妈妈把所有的男性老师也都回忆了一遍,也没发现谁会对阿晴有那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妈妈把希望寄托在刘承洛身上,让我一定要帮助阿晴好起来。
当刘承洛单独和阿晴沟通的时候,阿晴告诉了刘承洛她究竟经历了什么。原来,阿晴在中学时喜欢一个男生,阿晴表现得也很明显,班级的同学几乎都看得出来,也就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有一天中午,班里只来了几个同学,其中也有阿晴喜欢的男生。几个男孩子在一起讨论游戏,刚巧阿晴走进班里,要从他们桌子中间的过道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其中一个男孩伸出脚就把阿晴绊倒了,一下摔在地上。阿晴被摔得很疼,眼里含着泪对那个男孩叫喊,问他为什么绊自己。而那个男孩很无赖地说,他没有,不信的话可以问其他同学。接着那几个男孩子就开始起哄说阿晴自己摔倒还赖别人,说阿晴是癞蛤蟆走路都不稳还想追阿亮,边说边起哄。阿晴说她永远都忘不掉她喜欢的那个男孩当时嘲笑她的那张嘴脸,她至今都记不起来那天她是怎么听完下午的课,怎么回到家里的。
刘承洛问阿晴为什么不告诉老师或者家长?阿晴说自己已经很丢人了,难道还要再丢一次吗?更何况她也不觉得老师和父母能解决什么问题。阿晴告诉刘承洛,她知道其实男同学不是都那么坏,但她自己已经不敢面对了,从那以后,他见到男同学大多都会躲着走。
刘承洛对阿晴进行了高效的记忆重组,现在阿晴已经没有面对同龄男性的那种恐慌和焦虑了。并且放假时,妈妈也让表哥带着要好的男同学和阿晴一起游玩,让她逐步感受温暖的异性朋友。阿晴也反馈说,自己的感觉舒缓了很多,甚至自己开始有点喜欢表哥的同学了。
霸凌究竟会对孩子产生哪些负面影响呢?综合国内外的一些调查,这些影响主要有,身体的症状,比如头痛和胃痛的症状,免疫能力也更弱,这些症状主要由病理性记忆引发。孩子更容易出现高焦虑水平、抑郁及社交障碍等问题。由于被霸凌带来的不安全感,使得孩子在学校很难集中注意力,并且部分孩子会因为感到没有安全而逃课,甚至休学,影响学习成绩。如果霸凌情况很严重,还有可能会引发轻生的后果。
虽然霸凌给青少年产生的问题很严重,但是,霸凌也会给学生带来一些成长,对于那些敢反抗霸凌者的学生,这种经历可能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曾经有一位大学生阿强讲到过自己的一段经历。在上小学四年级时,他经常被高年级的男生欺负。有一次他豁出去了,拼命反抗,欺负他的男生虽然比他高大,但是看到他那种没有害怕的劲儿,居然胆怯了,以后再也没有欺负过他。这种抗争锻炼了他的冲突解决能力,也让他学到了一些灵活性,或者说,如何在这种状况下与人交往。
我们也会发现,并非所有的被欺负者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有的人恢复得很快,受到的影响较小。总结一些研究我们发现,有些因素是有助于降低霸凌影响的,比如个体较强的控制感。控制感在于孩子相信自己有办法改变,看到希望,而不是无助和绝望,这类人受欺负的负面影响较小。
拥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如果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能让孩子有机会诉说自己的感觉和想法,或者给他提供建议和支持,也可以减轻霸凌的负面影响。
还有拥有应对压力能力的学生,即有一些自我减压的办法,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合理的情绪宣泄等等,可以减少抑郁的发生。
如果你的孩子遭遇了校园霸凌,该如何减少霸凌的负面影响,同时让孩子从霸凌中学习和成长,变负面影响为正面成长呢?
具体来说,家长对孩子表达认同、理解和支持这是重要的,有大约一半的孩子被霸凌后并不会和家长诉说。为什么孩子被欺负了不告诉父母呢?这是因为如果他们告诉父母,也许会遭到一些批评和指责,比如:“你不去惹别人,别人怎么会欺负你?”“他为什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呢?”有的父母比孩子还脆弱,孩子根本不敢告诉父母自己在学校发生了什么,还有的孩子会因为发生的事情感到羞耻而不愿意告诉父母。
所以,无论孩子告诉你经历了什么,重要的是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明白你,这不是你的错。”这是一句很有力量的话,因为这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认同和理解。另一句有力量的话是告诉孩子:“不管发生什么,我们都和你一起去应对!”这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另外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当知道孩子受到霸凌后,父母一定要保持情绪的稳定,哪怕你当时非常愤怒,也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此时孩子受伤的心灵更需要父母的安慰和支持,这比据理力争的控诉更有力量。
有时候,严重的霸凌会让青少年感到绝望,看不到未来,这种绝望感不仅仅是来自霸凌行为本身,也来自个体对自己行为或者反应的认知,比如“别人欺负我,我无能为力”,“我就是一个懦弱的人”,“我没有办法改变什么”,“我真的是糟糕透了,这点压力我都无法面对”,等等。所以,帮助孩子建立控制感是多方面的。当孩子受到的伤害比较严重时,可以通过专业的记忆重组干预,让孩子通过干预学会如何去应对欺负自己的人,如何面对自己所产生的压力,再到自己产生的身心反应,都可以建立起一定的控制感。同时刘承洛和孩子一起去寻找他身上的资源,并且学习如何去运用这些资源。通过这些资源的运用,让孩子能够拥有这样的信念,“别人欺负我,我是可以做些什么的,我并非无能为力。”
可能有的父母会为难,对于父母来说怎么发现孩子身上的资源呢?就像老虎有力量,狐狸有智慧,有的虫子遇到威胁时会装死,寄居蟹寄身在海螺里,壁虎遇到威胁时会牺牲掉自己的尾巴,猎豹有速度,它的猎物鹿有耐力,这些就是动物的资源。人和动物一样,在面临冲突和被欺负时,都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采取相应的方法。比如身材高大的孩子拥有力量;有的孩子个子虽小,但是有智慧;有的孩子不聪明,但一句自嘲的话可能就会避免一场霸凌。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家长需要观察自己的孩子拥有怎样的资源。除了寻找资源,教孩子学习观察也可以增加孩子的控制感。比如观察周围的其他同学如何面对被欺负,如何可以避免被欺负,被欺负后可以怎么做,都是可以通过观察来学习的,然后再和孩子讨论,哪些是孩子自己愿意使用的方法。
面对压力的核心就是自我关爱,自我关爱的方式有很多种,对每个人来说也会不一样,但有一些共通的部分。一是情绪的宣泄,如果孩子很愤怒,就鼓励孩子把愤怒表达出来,如果孩子很难过,允许孩子哭出来,这些话是有帮助的:“你要是生气,就大声地说出来吧!”,“你要是难过,就哭吧,爸爸妈妈在这里陪着你。”避免告诉孩子:“别生气了,不值得为这样的人生气。”或者是“别哭了,有什么好哭的,下次再遇到别人欺负你,你就打回去。”二是鼓励孩子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可以帮助孩子从压力中恢复。还可以和孩子讨论一些可以帮助他减压的方法,鼓励孩子去尝试。
总之,当孩子遇到校园霸凌时,专业的心理干预和父母的支持非常重要,干预并非代替孩子去做什么,而是帮助孩子去探索一些他自己的方法去面对问题,这不仅能让被欺负者尽快恢复,还会使其从中学习到人际交往的技巧,将负面影响转变为成长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