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绮似乎是天生的学霸,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这就是大家经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学习从不用家长操心和督促,是老师和家长的眼里的“好学生”。而这样的好学生突然有一天说不去上学了,妈妈都惊呆了。小绮妈妈开始尝试办法,跟她谈过心,骂过,打过,但都没有效果。
后来有一天,她终于想去上学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再次打断了妈妈对女儿上学的所有期望。在上学的前一天晚上,小绮几乎整夜没睡,害怕,紧张,僵硬,全身肌肉难以放松。早上起来,感觉肩上的书包像磐石一样沉重。上学的路上她感觉头皮发麻,呼吸急促,她想告诉妈妈自己又不想上学了,但不敢说。终于进到班级,感觉所有同学的目光都在自己身上,不敢抬头,十分尴尬,感觉自己就要晕倒了。就这样她勉强坚持了一上午,中午回家后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隔着门告诉妈妈自己再也不去上学了。
可以说这次上学失败的经历又一次重重地击倒了她,同时也重重地打击了小绮妈妈。看到小绮这么痛苦,妈妈无奈之下给她办理了休学手续。后来,小绮妈妈在官网预约了面诊时间,带着小绮来到了刘承洛记忆重组中心。
小绮进入咨询室后,她一直低着头,从不和刘承洛的眼神对视,及肩的头发在她低头的时候正好遮住了她的脸。
通过沟通得知她不想上学的原因并不是学业有困难,而是觉得跟别人交往困难,甚至一想到上学就莫名地焦虑。她自己一个人待在房间的时候很开心,但当妈妈或姥姥出现在她房间时,小绮就会发脾气,经常与妈妈发生争吵。只要打破她一个人的空间时,小绮的心里就会非常烦躁。后来为了躲避妈妈与姥姥,小绮出现日夜颠倒的现象。看得出来,小绮似乎在有意回避周围所有的关系。
在心理干预初期,小绮会在每次干预中一直喋喋不休地说话,各国的经典文学、音乐、漫画是她讨论的主要内容。我似乎感觉不到真正的她,在她所有的表述中,很少提及自己,更没有感受、情绪、需求和想法,那时她封闭了自己,让人无法触及她的内心。
因为在干预中刘承洛感受到了阻抗,我尝试先用场景重建干预处理她的阻抗。第一次进行场景重建干预的时候,小绮表现得很兴奋,在自己感到很安全的场景中,十分投入,可以感觉她的内心压抑了太多的事情,终于得以表现出来。第二次场景重建干预后,她自己说最近感觉心情好一些了,并且能正常作息,同母亲的矛盾与争吵也少多了。在第三次场景重建干预中,小绮的内心有“感受”了,这让刘承洛感受到离她的内心越来越近了。
慢慢地,小绮逐渐开始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最讨厌听妈妈说“你是我生的,你就该听我的”,“因为你听我的,所以成绩才这么好”,“成绩下降了,你对得起我吗”等这一类的话,仿佛自己是母亲的附属品,学习好都是母亲的功劳,成绩下降就对不起妈妈,而自己没有一点话语权与自主权。她感觉自己好像被“玻璃瓶”罩住了,没有了自己的感受,同时也感受不到别人,更不知道如何与他人交往,也害怕与别人交往。
通过场景重建干预处理了小绮的阻抗之后,刘承洛对小绮的病理性记忆进行了高效化重组。小绮慢慢地通过寻找自我,认识到自己是独立的,试着从“玻璃瓶”里走出来,感受自我,感受他人。
在进行记忆重组心理干预期间,母女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不用再讨论是否上学的问题,她们之间的冲突少多了,更多的时候是母女能够融洽地相处,她们的关系变得更亲近了。随着母女关系的改善,让她能接纳母亲的一些行为,进而能接纳妈妈,面对自己的问题,从而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慢慢地,小绮的焦虑感缓解了很多,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学会了控制紧张与焦虑。经过一个多疗程的心理干预,马上就要中考了,这次小绮决定再次尝试回到学校,上学后她顺利地度过中考。小绮的表现是她妈妈意想不到的,虽然一年多没学习,但小绮的成绩还是考上了一所不错的高中。
小绮的妈妈还是有一定的教育延伸意识的,并没有像大部分家长那样孩子上学了就停止了心理干预。小绮上高中后也会定期来干预,干预频率会适当降低,而干预的内容是她在学校的感受。小绮确实在学习上很有天赋,期中考试排在班级第一,年级第二,又坐实了“好学生”的身份。这个身份又带给她很大的压力,有很多同学问她问题,而与人接触仍是她不愿面对的事情。不过不同的是,她现在知道这就是她真实的境况,她开始努力地应对,定期来心理干预可以让她有足够的自信,修正她的细节思维和行为,培养她适当的社交思考和应对方法。
半年多的心理干预过程对小绮来说是一场蜕变之旅,小绮经历过苦痛,才让自己发生改变,从原来的“玻璃瓶”里挣脱出来,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变成更好的自己。
本案例中,小绮的病理性记忆让她出现了严重的躯体反应,她屏蔽了自己的感受,躲进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通过记忆重组干预,她开始对周围的环境有了自己的觉察,心里的感受可以释放出来,重建自己应对外界环境的能力,当她选择面对的时候,这就是一个新的开始。而这种开始,是需要为她输送一定的能量和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的。所以在复学后,帮助她战胜自己的恐惧,那最艰难也最关键的一步迈出去以后,尽量让后续的道路顺畅一些,让她有勇气走下去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