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上高中的她变得没有动力,到底经历了什么?

20230114141335 1024x684 - 才上高中的她变得没有动力,到底经历了什么?

阿雨是一名高一女生,因为最近两次考试没考好,很受打击。她窝在自己的房间不肯出来,不愿意和父母说话,也不肯上学,看了专家说是中度抑郁,到现在休学在家。阿雨妈妈和我们预约了时间后,带着阿雨来到刘承洛记忆重组中心。

7349307f566d412aa235394d5ed15c1e~noop.image? iz=58558&from=article - 才上高中的她变得没有动力,到底经历了什么?

 

在和刘承洛的沟通中,阿雨讲述了自己的故事。阿雨是家里的独生女,爸爸妈妈对她有很高的期望。阿雨的爸爸毕业于985高校,妈妈毕业于211重点大学,爸爸希望阿雨至少考入211重点大学。阿雨还有一个堂弟,学习成绩特别好,获得过省级竞赛大奖。爸爸很喜欢他,经常在阿雨面前夸他,希望阿雨像堂弟一样优秀。

进入高中之后,学习的强度和难度都在增大,阿雨感觉非常吃力,但是不敢和爸爸妈妈说,怕他们失望。可接连两次考试的失败,令阿雨的爸妈很生气,他们不仅指责阿雨,还拿出堂弟的成绩单和她对比,爸爸甚至说像表弟这样的才像是他这种学霸的孩子。面对学习的压力,面对爸爸妈妈殷切的期望,阿雨不知如何面对。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为人父母的普遍心愿,父母希望下一代强于自己,能更好地立足于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既是爱孩子的表现,也是人之常情。站在心理学的角度,家长可以理解的、适当的希望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动力,强化孩子的学习动机,鼓励孩子通过努力去获取成功。很多家长也因为清楚这一点,而将自己的期望表现得更为明显。

但与此同时,很多父母的期望在一定程度上是过高的,是超过孩子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心理承受力的。这样的期望反而会适得其反,给孩子的心理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就比如阿雨,她已经因为无法承受父母的高期望产生了厌学心理。

由此可见,学生如何处理家长对自己过高的期望,家长如何调整好自己的期望值,也是我们需要直面的心理教育问题。往往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孩子出现了期望差,很难深度沟通,互相理解,往往会是“鸡同鸭讲”的局面,双方僵持。所以我们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充分沟通就是非常重要的。

73ba0de297d143d4af9ab676e219f6d0~noop.image? iz=58558&from=article - 才上高中的她变得没有动力,到底经历了什么?

 

从孩子的角度,父母有“望子成龙”的想法是很正常的,只是这样的标准或许是你不喜欢的、不能接受的。父母对你学习上的关注、考试分数的紧张,实际上都是爱的一种表达方法。面对父母的期望,你可以多一份觉察,透过行为看到父母的“爱”,对抗的情绪就会有所缓解。

对于家长提出的不切实际的目标,我建议孩子不要强迫自己达到,通过努力使父母知道你在努力在进步,就可以了。你也可以对父母传递“我很在乎你们的看法”“我也一直在努力”,不要因为接受不了父母的教育方式,就拒绝和父母交流。在良性的互动中,父母或许更容易放下自己的固执己见。

除了孩子自己,最清楚孩子问题的就是家长了。和孩子一起共同设置努力方向,制定一些合理的、“跳一跳可以够着”的可触及的目标,是缓解孩子压力和焦虑的有效方法。

孩子无法承受家长的高期望,除了家长的原因,也存在孩子自身的原因。我们会在心理干预的过程中,将其自身的创伤记忆挖掘出来,并及时帮助她进行记忆重组。

我们拿阿雨为例,通过和她的交流,刘承洛发现她是一个情绪不太稳定的孩子。阿雨身处在一个学习强度较大的集体中,她对成绩排名以及别人的看法太过看重,导致每逢考试都失眠、焦虑,开考前的情绪尤其紧张,影响考试时的发挥和后续的学习热情。当通过记忆重组引起阿雨情绪变化的创伤记忆后,以此为突破口来改善她的行为,提高学习效率,就能有效解决她的厌学问题。

9f3333ef662845b3b5f7cd8a463d5292~noop.image? iz=58558&from=article - 才上高中的她变得没有动力,到底经历了什么?

 

刘承洛经常听家长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每当我问他们“您准备让他跑到哪里?终点是哪儿?”的时候,他们反倒说不出话来。因为他们也不知道终点在哪里。

有时,家长的高期望是将自己的焦虑转嫁给了孩子。家长自己的成长停滞下来,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但他们不通过自己的成长来解决问题,而是将希望更多寄托到孩子身上。另有一些家长虽然自身非常优秀,但是把孩子也当成了证明他们自己能力的工具,只有孩子成功了,自己才有脸面。如果孩子不能出类拔萃,自己就会觉得很丢脸。在这些心态的驱使下,家长不合理的家教理念和过高的期望就出现了。

想帮助家长转变,首先要帮他们弄清楚一个问题:“您觉得什么对孩子更重要?拥有高学历、高水平,还是健康和快乐?”相信爱孩子的家长们都会回答后者更重要。

家长的期望值伴随和渗透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之中,可谓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所在。家长的期望会直接影响和引导孩子,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懂得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切勿把世俗的成功当成唯一的目标,而要把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当作教育的首要。

前文中,阿雨提到自己现阶段学习吃力,但是又不敢和爸爸妈妈说出实情,这反映出家长对于孩子的现状缺乏了解。孩子自己不愿意说是一部分原因,家长的忽视也是一部分原因。

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困难,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比如工作忙、没时间、没有关心的意识等。那么,我们又要提到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沟通的“桥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们出现心理问题可以追溯到婴儿时期。我们都有从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获取积极关注的需要。如果在童年从来都是被忽视的,就会怀疑自身价值,出现功能问题。

阿雨的父母也许会说,我们一直很重视她、一直在关注她啊。但事实上阿雨父母更多的关注是倾向于阿雨的学习成绩,并只注重结果不关注过程。在这里提醒家长,“获取积极关注的需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家长主动、深入关注,了解孩子在发生的过程;二是在这个关注的过程里,提供积极的信息,能够鼓励孩子或是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而不是一再拔高要求的结果。

在孩子的成长中,需要的不是父母的高期望,而是父母给予的充分尊重和积极关注,这会成为孩子自我成长的重要力量,也是良好亲子沟通的基础。

作为家长,在给予孩子合理期望的同时,也要照顾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实际能力,要尊重孩子的意愿,而不是盲目地要求孩子按照你预先设计的轨道成长。

京ICP备20210250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