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离开中心的时候,看着对面公园里路灯的灯光,回忆起之前的来访者阿泉。阿泉的爸爸在外地工作,阿泉从小跟着妈妈在一起生活。阿泉的学业很优异,经常获得老师的表扬。小学的时候他总是在班级的排名在第一位,这让阿泉的妈妈对他的期望很高。阿泉对自己的要求很高,经常为了排名的问题对同学们有意见。
进入中学后,为了保持自己在班级的排名。阿泉把自己的空闲时间都花在学业上,但学业总是排在其他同学的后面。这让阿泉对同学产生了怀疑,认为是他在干扰自己的学业,才会让阿泉的学业落后了。这个想法一直困扰着阿泉,在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导致他的学业比之前差了很多。阿泉没有接受妈妈的劝说,他的想法变得很极端,脑海中出现的都是未来灾难化的场面。
高考结束后,出现学生离开的情况。即使学生到了好的学校,也会遇到困难。甚至得了心理障碍而离开学校,哪怕是“北清复交”这样的名校也不例外。高考后,这4类考生有很高的离开风险对于莘莘学子而言,高考是人生的重要节点,是寒窗苦读12载的成果检验,还是个人前途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不少考生将高考看得非常重要,一旦考得不好,就容易陷入灾难化思维,“我的一生都毁了”、“我这么多年的努力都白费了”、“我对不起父母和老师,也不敢看见同学们,太丢人了”。应该说,孩子面对高考失利这种较重大的打击时,在短时间内情绪低落、思想内容偏负性,甚至有点灾难化思维,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如果孩子心身比较健康,跟父母的亲子关系也比较良好的话,在父母的陪伴、安慰和积极引导下,他们很快就会慢慢走出来,重整心情,积极面对接下来的路。可孩子到底是否属于这种情况?父母就要密切留意、仔细分辨了。一般来说,如果有以下这几种表现,就意味着孩子本来就有一定的精神心理问题,考砸后有可能出现离开念头,甚至实施离开,父母一定要高度重视:第一,孩子在平时的学习中,早就有过分看重学习成绩、名次的表现,甚至把学习成绩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比如他们偶尔从前3名退步到前10名时会非常沮丧,觉得自己很丢人、很失败;有的还会很生气愤怒,把责任归咎于老师、同学或父母,比如指责父母不给自己报补习班。这些孩子对学习意义的理解很可能是扭曲的,优异的学习成绩是他们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的唯一来源。而且,他们很可能持有“一考定终身”的错误观念。那这些孩子的观念是怎么来的?
他们很可能遭受过多重性病理性记忆,内心有自卑、敏感的一面,希望通过优异的学习成绩来证明自己。而表现优秀时,他们又反复受到大人们的过度夸奖,非常兴奋,不断追求这种感觉,形成了情绪病理性记忆。这部分孩子看上去很优秀,是“别人家的孩子”,但抗压能力很有可能比较弱,难以接受一时的失败。一旦重大考试失利,他们会非常焦虑、恐慌,认为天都要塌了,严重自我否定,就有可能产生离开念头。第二,孩子以前有过自残、自伤行为,如果高考考砸,
其产生离开念头的可能性很高。自残、自伤行为是精神心理问题的重要体现。这部分孩子肯定遭受过多重性病理性记忆,内心压抑、痛苦。自残、自伤不是他们不自爱,而是其快速释放负性情绪,暂时得以从痛苦中解脱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他们的压力本来就很大了,精神、情绪已经濒临崩溃了。一旦高考考砸,这有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令他们情绪崩溃。此时,他们可能会再次疯狂自残、自伤,如果这已经无法有效释放压力的话,他们就有可能承受不住痛苦,选择离开。
所以,父母一定要细心留意孩子平时的言行举止,如果手臂、大腿等身体部位上不时出现刀痕、伤疤,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孩子“我只是不小心磕伤了”的说辞。第三,如果孩子本来就得了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的话,高考后更要密切观察,如果考得不理想,要慎防病情恶化。这种情况比较好理解,而且往往不用别人说,父母也会密切留意孩子的状态,
可能根本就不敢让孩子独处。不过,即使这部分孩子显得不太在意高考成绩,甚至成绩公布后考得还不错,家长也不要掉以轻心。因为刘承洛在临床中发现,有的来访者长期受到疾病折磨,早已下定决心寻死,他们完成高考,只是把这看作一个必须完成的仪式,甚至可以说是终极使命。我们分享的案例阿玲,她病情复杂,曾被诊断为双相障碍、抑郁症及强迫症等。在接受我们的深度心理干预前,她说前来求治并不是为了康复,而是为了能回校学习、参加高考,但高考结束后她就离开。我问,为什么?阿玲说,因为活着太痛苦了,只有死才能解脱;但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是她父母的夙愿,父母养育她、培养她,她认为必须报答父母,完成他们夙愿,而且她也想证明自己。幸好,后来经过系统化深度心理干预后,阿玲已经成功康复,高考前就打消了离开念头。
现在已经快大学毕业,步入社会了。第四,孩子考砸了,本来情绪很低落,甚至自我封闭;但突然情绪好转,说自己“想通了,放下了”,还表现得很懂事,这有可能是他们的刻意伪装。而刻意伪装的目的,很有可能是为了令身边人放松警惕,他们偷偷实施离开时更容易成功。这种情况其实属于“微笑型抑郁症”,来访者有意隐瞒内心的想法和意图,非常凶险。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父母要留个心眼儿,要意识到“事出反常必有妖”,不要对孩子过于放心了。如果孩子高考考砸了,父母该如何积极引导,让孩子恢复积极、平和的心态?第一,父母利用“良性沟通三部曲”——共情、倾听及积极引导,引导孩子从低落情绪中走出来,恢复理性的认知。首先,父母不要指责孩子,也不要讲一些正确的废话,比如“让你平常不努力,现在考砸了,后悔了吧”“事已至此,你难过有什么用”这样的话。
这不但无法缓解孩子的负性情绪,还可能会让孩子更加自责,并且恶化亲子关系。父母先学会与孩子共情,理解孩子的感受,引导孩子将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如果孩子是觉得高考考砸了,理想实现不了了,人生很失败的话,父母要引导孩子从一生的角度去看待高考,别再持着“一考定终身”的落后观念。高考的确是人生中的一大转折点。在整体上看,如果考得好,我们选择大学、专业的自由度更大,可获得的整体教育资源更优质,知识、技能等个人综合水平能得到更好的提升,从而获得更好的择业机会。
但这只是整体上的,对于每个个体,情况有可能完全不一样。高考不能决定个体的一生,即使高考失利,也有很多路可以达到目标。所以,就算考得不好,也千万不要以为这就是比别人落后了、就是走弯路了。相反,如果我们积极应对,这条路上的挫折就是帮助我们积累逆商、抗压能力的宝贵机会!
第二,等孩子的情绪比较平和后,父母再和孩子一起复盘高考考砸的因素,商量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在此之前,父母最好先掌握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学习障碍的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找到深层次原因。因为高考失利的孩子,很有可能有学习障碍,最常见的是考试焦虑症,小考成绩很理想,一到大考就发挥失常。
而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往往因为孩子遭受过与学习相关的多重性病理性记忆,并且很可能也有过分看重成绩的观念。那高考考砸了,接下来是如何选择?是复读一年,还是去读那所不太理想的大学?如果复读,那就一定要找到并且解决导致高考失利的深层次原因,比如解决考试焦虑、过分重视考试成绩的问题。否则孩子复读时心理压力更大,学习状态更差,
第二次高考有可能考得更差。这会形成重大的病理性记忆,孩子甚至会得精神心理障碍。如果选择还是去上大学,那孩子就要接受那所学校,或者所学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这一开始确实会令人不开心,孩子去了之后,可能会觉得那所学校哪哪都不好。但只要有终身学习的心态,塑造高效的学习状态,我们可以考研,到喜欢的大学去读研究生;或者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水平,增加求职时的竞争力,争取进入喜欢的行业。父母跟孩子一起分析每条路的利弊、相应的解决办法后,要让孩子做出选择,而不是父母替孩子做决定。
这样可以让孩子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努力奋斗的动力更强,就算遇到了挫折,也不容易把责任归咎于父母。除了上述情况之外,还有一些隐患也值得父母留意。比如填报志愿时,如果孩子不顾专业、院校等因素,执意选择离家非常远的城市,这有可能是亲子关系比较恶劣,孩子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远离父母。可能有的父母觉得这有啥关系?孩子大了肯定要离开父母的,上学离家远,培养孩子独立能力那更好。
培养孩子独立能力不是不行,但最好在父母的积极引导下逐渐独立,否则孩子在外遇到了重大难题,却不想找父母求助,这就很容易遭遇重大挫折,甚至可能发生极端或悲剧事件。所以,如果父母觉得自己跟孩子的关系确实比较僵化,那最好趁着暑假积极融洽亲子关系。不然等到孩子上大学了,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少了,那时再想要融洽亲子关系就更难了。而关于学校以及专业的选择,父母可以在充分了解信息,尤其是社会的基本发展趋势后,为孩子提供一些建议,但主要选择权还是要交给孩子,不要软硬兼施让孩子去读父母认可的专业。
否则孩子上了大学后,因为不喜欢自己所读的学校、专业,很可能会出现厌学等严重的学习障碍,频频挂科,甚至被学校退学。这时,孩子有可能把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父母。至于填报志愿时,如果孩子没有特别明确的目标的话,专业、学校、城市这3者到底哪个最重要?刘承洛之前写文章分析过,有兴趣的可回看:高考志愿没填好,孩子患上重度抑郁症!家长和考生一定避开别人踩过的坑
还有,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高考后的暑假是唯一一个没有作业、没有学习压力、且时间最长的暑假。卸下高考重担后,很多考生都想好好放松一下,这完全可以理解,父母们也可以适当支持。但要注意,孩子们可以适当放松,但不宜放纵。像频繁喝酒、到网吧通宵、日夜颠倒地打游戏、到夜店蹦迪等,这就是放纵。
如果孩子在暑假里肆无忌惮地放纵惯了,他们很有可能无法及时调整好状态,难以适应大学开学后的生活。尤其是有的孩子把大学生活想得过于轻松,以为混混日子就能通过考试。殊不知很多学校、专业的学习压力还是比较大的,而且更加强调个人的综合能力。学生想脱颖而出的话并不容易,哪怕只是想各科考试及格,也要付出不少的努力。
所以,如果孩子无法适应大学节奏,仍沉迷于网络游戏、黑白颠倒的话,这就很容易频频旷课、挂科,严重的还可能被退学。另外,部分孩子在上了大学后可能非常迷茫,找不到下一个奋斗目标,甚至产生消极的人生观,认为活着毫无意义,患上了北大徐凯文教授说的“空心病”。所以,总的来说,高考后的暑假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期,既要适当放松,但也要守住底线,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有所准备。
比如,父母跟孩子约法三章,开学前的作息时间可以比上学时宽松一些,但注意不能连续几天黑白颠倒;对于娱乐、玩游戏的时间,可以约定每天的时长,合理放松。那余下的时间,父母要找一些有趣的、有意义的、积极的事情让孩子参与,比如全家一起出去旅行,或者让孩子做一些社会服务活动、暑期工;又或者让孩子上一些其感兴趣的、但以前没时间上的兴趣课程;还可以提前跟孩子去了解、游览未来的大学,大学所在的城市,跟师兄师姐交流等等。
如果有条件,父母尽量多陪伴孩子,争取走进孩子的内心,与孩子成为“亦师亦友”的关系。这样才能在孩子上大学后,父母仍参与孩子的成长,并为孩子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父母还可以引导孩子思考积极下一个具体的目标,在大学期间,我们希望达到什么目的?有哪些可以做的、有意义的事?如果谈得再深一点,亲子之间甚至可以考虑探讨人生的意义,以及奋斗的最终目的。
不过这个话题确实比较宏大,如果孩子暂时不感兴趣,可以先不谈,而是先走好眼前的路,抱着“积极努力,顺其自然”的坦然心态,在不断探索中,最终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上大学是孩子走向成年人的重要标志,也是孩子开始独立生活的转折点,但并非所有的孩子都能在这个过程中顺利蜕变成“大人”。
这主要取决于原生家庭的环境,父母是否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孩子在之前的十多年里,是否塑造出了良好的性格和较好的抗压能力。可以说,高考后的这个暑假,是父母能给予孩子心理滋养、精神养分的最后一个机会。希望父母要好好把握,引导真正走向人格独立、思想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