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面对孩子的友谊?

202212221837132 - 父母如何面对孩子的友谊?

刘承洛坐在中心的沙发上,看着手中阿钰的干预记录,阿钰的身影浮现在我的脑海中。阿钰的父母对她从小就很宠爱,她想要的东西都可以轻易地得到。阿钰在学校的表现也很突出,经常获得学校的表扬。阿钰在班级上也受到老师的重视,这让她的自我感觉非常好。阿钰和班级同学的相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她不是很理解同学对她的孤立态度。班级同学经常对她进行孤立,有的时候同学还针对她进行欺负。

 

 

阿钰进入初中后,对于和同学相处还是没有正确应对的方法。她经常和有同样问题的朋友在一起,学会了很多不好的行为习惯。在班级上她的表现还是很突出,只不过现在她的专注力并没有放在学业上,她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和朋友的相处上面了。阿钰的学业成绩下降了很多,她知道目前学业是她应该做的目标,但她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想法,同时周围的朋友也没有因为这样而提醒过她。

 

心理障碍的来访者会互相帮助。在生活中,他们在一起走过困难的访阶段。而部分来访者病情好转后,他们看到有些小伙伴还深陷在泥潭里,很可能会萌发“我要拉他们一把”的想法。 这时父母就烦恼了。

 

 

来访者的情况刚刚康复,大多父母也担心进行阻拦,会引起孩子复发,这个问题确实很两难。正在康复期的精神心理障碍来访者,去帮助另一个来访者,这确实是有利有弊的。我们先来分析有利的一面。第一,这有可能成为孩子加快康复的大好时机。在精神心理障碍的心理治疗中,“来访者互助”这种形式并不少见。比如西方发达国家有“嗜酒者互诫协会”,创建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有酒精依赖、又想戒酒的人加入,然后通过互相之间的交流、安慰、支持、鼓励,从而帮助更多人成功戒酒。很多已经成功戒酒的人会分享自己的经历,担当示范和榜样的作用,带动更多人摆脱酒精依赖。而在这过程中,这个分享经验的过来人可能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如果我自己都破戒了,又酗酒了,那我有什么资格去鼓励别人?”

 

 

他们的自律性、意志力会大大提升,复发的风险就会降低,康复效果就更好。所以如果孩子的病情好转了,他们想去帮助病友,这也是一样的道理。他们想引导朋友减少强烈的负性情绪,减少灾难化思维,那他们自己就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学会积极地自我调整,更好地走向康复,这才能说服朋友增强康复的信心。

 

 

这可能会让孩子的康复动力更强烈,更积极配合治疗,更充分地调动起主观能动性去克服困难,那自然就康复得更快、更好。第二,孩子帮助病友时,若父母也积极参与、提供帮助,这能成为进一步修复亲子关系的良机。我相信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很多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的孩子本来与父母的关系是比较差的,他们觉得爸妈不能理解自己,总是否定自己想做的事。而且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往往遭受过父母在无意中造成的多重性病理性记忆,这是他们患病的心理根源之一。如果父母现在不但理解他们的想法,还积极地参与、帮忙出谋划策,孩子很可能会惊讶、感动,感受到父母的自我反省和变化,

 

 

增加对父母的信任和认可。无论这个帮助病友的计划最终是否成功,起码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改善了,这本来就有助于孩子的康复。而且,既然父母要参与,那自然少不了跟孩子一起分析这位病友的症状和问题,以及其患病的深层次原因,然后一起想些对策。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借这个机会,也看看我们自己是否也有这些问题,加深孩子对自身病情了解,这对其康复也是有利的。第三,若孩子通过努力,真的对病友起到了积极帮助,他们能够收获成就感、自我价值感,这对孩子恢复自信、减少自我否定有一定帮助。那弊端是什么呢?

 

 

 

 

 

根据记忆重组干预经验,刘承洛认为在来访者真正康复之前,不宜盲目去帮助另外的来访者。因为这里面的弊端往往明显大于利处,有可能导致孩子病情恶化。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第一,孩子帮助病友时,病友很可能会将很多委屈、愤怒、悲伤的想法和事情一股脑向孩子倾诉,因为他们实在太压抑、太无助了,急需释放压力的方式,这无可厚非。可是,我们的孩子是一名还没有完全、真正康复的来访者,他们也有不少还没得到重组的多重性病理性记忆。那当病友表达一些扭曲认知、不理性的观念时,以及其痛苦的表情和语气,就很容易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激活孩子自身的多重性病理性记忆,导致孩子也出现情绪波动,加重其不理性认知,或者形成新的不理性认知。

 

如果孩子陪同病友去就医,就诊的环境和细节也有可能引起孩子较大的情绪波动。目前,国内大部分主流精神科的就诊环境都不是特别好,病人多、拥挤、候诊室气氛很压抑,甚至不时传来来访者或家属的哭声、歇斯底里的吼叫声。再加上每位精神专家需要接诊大量来访者,对每位来访者的问诊时间少之又少,甚至可能看起来有点不耐烦,来访者们的就医体验并不良好。很多孩子都有这样的感受,甚至形成二次心理伤害,一到医院心里就不舒服。

 

 

那如果孩子本来就没有完全康复,又陪病友去就诊的话,这个过程中的很多细节都有可能激活孩子的相关多重性病理性记忆,引起其情绪波动。刘承洛接诊过的来访者,她接受了我们的系统化深度心理干预后,病情已经趋于稳定了,但陪同抑郁症朋友一起就医后,病情出现了波动。这很可能是她在这个过程中,被激活了相关的多重性病理性记忆。第三,由于孩子未能掌握高效的科学精神心理学知识,缺乏相应的能力与资源,最终很可能帮不上忙。孩子可能会产生挫败感,再次陷入不理性的自我否定,产生灾难化思维,病情恶化。更甚的是,如果这个病友最终出现了极端情况,甚至病友的父母也不够理性的话,还很有可能对孩子造成巨大的病理性记忆。

 

 

这里说的极端情况是病友反过来指责孩子,两人闹掰。部分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来访者的病情复杂,可能伴有暴躁易怒的激越状态,甚至可能有敏感多疑、容易把别人的好意当坏意的偏执型人格改变。如果孩子在帮助他们的时候,一不小心说错话,激活了他们所遭受的多重性病理性记忆,又或者达不到他们单方面的期待时,他们可能会对孩子大发脾气,说些很难听的话,甚至可能指责孩子帮倒忙、不安好心。别说是孩子,我们大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委屈、难过!觉得自己好心被当成驴肝肺了!再加上咱们孩子还没有完全康复,他们可能会灾难化思维,认为社会上所有人都不值得同情和帮助,再也不愿意向别人施以援手了。这并不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会加大复发的风险。既然这个事情利弊具备,那当孩子想帮助病友时。

 

父母到底该怎么办?以下是详细的建议。第一,父母要做好“最坏”的打算,那就是孩子最后还是坚持要去帮助病友,哪怕父母想阻止也阻止不了。那我们就要准备工作做在前面,我们要尽快掌握科学的、高效的精神心理学知识,用知识武装大脑。父母一定要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不断努力地改善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一方面,父母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能更好、更快、更稳定地康复。孩子后续遇到负性事件时,也相对没那么容易被激活叠加性心理创伤,出现病情波动。

 

 

另一方面,这也是为了后续能更好地协助孩子去帮助别人,真正地帮得上忙,不但拉了别人一把,咱们孩子也收获了成就感。第二,父母要理解孩子为什么那么想帮助病友,对他们的初心给予及时的肯定。很多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的孩子其实非常善良、同理心很强,再加上他们自己也经历过病魔折磨,知道那有多痛苦。所以当他们看到别人,尤其是同龄人也得了同样的病时,他们会很难过,忍不住想帮助别人。而且,孩子想帮助的人可能不是素不相识的,而是在孩子病情最严重的时候。

 

 

给予过孩子理解、共情和陪伴的病友。在孩子孤立无援的时候,是这位朋友提供了珍贵的情感支持。现在孩子好转了,他们想反过来报答、帮助朋友,救“恩人”于水深火热之中,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无论孩子是基于以上哪种原因,无论最后他们是否去帮,只要他们有这样的想法,这就体现了孩子善良、热心,富有同理心,而且懂得感恩。

 

对于这些良好的品德和初心,父母要先给孩子一个肯定,千万不要一上来就简单、粗暴地阻止孩子,甚至给孩子泼冷水。这很容易让孩子觉得父母自私、冷漠、不近人情、不理解自己,恶化亲子关系;甚至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忘恩负义,对自己的人品产生否定,感到愧疚、自责甚至自罪。第三,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理解后,父母再利用良性沟通三部曲——共情、倾听、积极引导,与孩子一起分析这件事的利弊,评估难易程度。这里说利弊,基本上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那些。

 

 

父母可以用更加浅显易懂的语言甚至结合身边的例子,详细地给孩子分析。父母最好还能提前了解一下孩子想帮助的病友,甚至了解一下其家庭情况。比如病友的病情有多严重?其父母有没有自我反省意识?这都是决定我们最终是否能帮得上忙的关键因素。除此之外,咱们孩子目前的情况如何?时间和精力够不够?

 

 

这也是父母和孩子需要一起评估的事项。有些孩子面临复学,或者重大考试,自己可能都有点焦虑、忙不过来,可能就更难有余力去帮助别人了。进行了以上分析之后,父母最终可以把“帮与不帮”的选择权交给孩子,并与孩子约定好,孩子决定帮助对方的前提是不能对自己的康复有明显负面影响。如果孩子发现了背后有很多风险,意识到自身还没有能力去有效帮助别人,还明显影响到自己的康复,最终决定不帮,那父母要给予孩子理解和支持。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孩子:我们常怀一颗热心肠,这是值得认可的,但在实际提供帮助之前,我们要先确保自己的身心健康,否则可能不但帮不上忙,还可能帮倒忙。万一自己因此病情恶化了,可能病友也会很愧疚。

 

所以,我们可以先保留这一份好意,然后继续努力,等到我们真正康复,并且有了帮助别人的能力时,我们再去给予帮助,到时甚至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这才是理性的状态,现在我们不必因此感到愧疚。那如果孩子仍然坚决要“帮”,父母就要与孩子讨论具体如何帮。比如父母可以现身说法,主动找病友的父母沟通,引导他们也有意识去掌握高效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去改善家庭关系及亲子关系。如果病友的父母能听进去的话,这对他们孩子的康复是非常有利的。

 

 

如果对方父母听不进去,那我们也尽力了,可以跟孩子解释情况,说明这个事情可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而且,对于帮助病友时可能出现的风险,父母一定要提前与孩子做好心理建设。比如,孩子在倾听朋友诉苦时,很可能内心也会很压抑、愤怒,甚至会激活了自己的多重性病理性记忆。父母就要跟孩子约定好,孩子听了病友的话后,要跟父母转述、分享,父母和孩子一起理性地分析,提供积极引导,避免孩子产生扭曲、错误的认知,也能够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父母还要让孩子意识到,帮助病友康复不是一件容易的话,除了我们出得力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会影响病友的病情。

 

 

所以,我们要抱着“积极努力、顺其自然”的心态。我们尽可能去提供帮助,如果结果是好的,那当然是好事,孩子能够从中收获成就感与价值感。可如果不如意,我们也不要自责,我们尽力了,也就无愧于心了。只是我们目前的能力还不够,如果以后还想帮助别人的话,那我们还要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努力,提升自己。从这个积极的角度出发,如果父母引导得好,这个经历有机会成为孩子一次重要的人生磨炼,有助于塑造出越挫越勇的逆商!

 

京ICP备20210250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