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患抑郁症休学,17岁的她如何重启人生?(中)

20220404145727 - 女孩患抑郁症休学,17岁的她如何重启人生?(中)

阿芸和妈妈来到中心进行面诊的时候,情绪十分不稳定。在此之前阿芸和爸爸的关系不融洽也是造成病理性记忆的原因之一,阿芸妈妈之前带着阿芸去了各大医院检查,结果都是抑郁和双相障碍。这样的结果让阿芸妈妈十分崩溃,尽管尝试了各种方法,效果都不理想。

 

 

阿芸妈妈在尝试过各种方案无效后,在网上看了刘承洛的文章,对记忆重组的理念十分认同。在这个时候阿芸已经休学很长时间了,面对即将开始的会考产生了严重的焦虑反应,阿芸妈妈决定立即带着阿芸进行心理干预,在刘承洛记忆重组官网和助理预约面诊时间后,带着阿芸来到了北京。

 

阿芸的妈妈她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心理准备。但女儿的病看不到康复的希望,她无论如何都不甘心,迫切希望女儿逐渐康复,顺利参加会考和高考,成人成才,否则死不瞑目。她已经休学一年了,尝试过复学但最后失败。高中会考和高考即将来临,如果她的病情还是无法从根本上缓解,将会错过人生重要的求学阶段!

 

经过深度潜意识下记忆重组后,她情绪症状缓解了很多,想起过去的遭遇心里平静多了。阿芸妈妈通过前期了解和面诊后,对刘承洛非常信任,孩子也主动提出希望接受刘承洛的系统化深度心理干预。这家人太需要帮助、太需要一场及时雨了!虽然明知情况较特殊,但刘承洛毅然决定收治。在第一阶段的心理干预中,刘承洛初步处理了阿芸总是莫名感到烦躁闹心、爱哭、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问题,这主要是情绪方面的症状。

 

阿芸妈妈说,从初三开始,女儿就越来越厌学。早上起来脾气特别大,一点小事就发火、骂人、砸东西,一定要把情绪都发泄出来了才肯上学,所以经常迟到,上课也总是睡觉。那时她已经有明显的偏执型人格改变,非常敏感多疑,把别人的好意当坏意。别人对她说的几乎每一句话她都琢磨半天,没完没了地思考别人到底是什么意思,越想越烦躁,干脆就不社交了。她内心孤独,但同学想找她聊天,她又一个劲地找借口躲。

 

到后来,她从频频迟到变成了完全缺席,早上起不来,爸爸妈妈越劝她上学,她就越不想去,“砰”一下把门关上,用打游戏、睡觉来逃避。那时她已经确诊了,父母心急如焚,但又不敢施压。服药后,阿芸的情绪稍有好转,但复学一个月就坚持不了了,在学校呆不住、心慌、烦躁,不得不再次请假。这时,“上学”和“学校”对她来说几乎成了敏感词,父母根本提不得。

 

经过刘承洛前期的心理干预,尤其是多次深度潜意识下记忆重组后,阿芸的情绪趋于稳定,认知更加理性,她的上学意愿逐渐被激发出来了。可是,她还是害怕去学校,一想到就发怵。

 

刘承洛利用深度潜意识下记忆重组技术(MRP)对恐惧上学的问题进行处理,发现了4个病理性记忆!第1个病理性记忆与阿芸妈妈的教育方式有密切关系。妈妈关心女儿的人际关系、想让她拥有良师益友,这是人之常情,妈妈的初心也值得认可。但阿芸对妈妈所使用的方式非常反感。

 

妈妈总是做些非常多余的事,利用她工作的方便,不停地托老师照顾我,又暗地里安排同学陪我玩,烦死了!本来有个同学跟我玩得挺好的,但后来她成绩不好了,妈妈就偷偷找了另一个成绩好的同学,想替代掉之前这个同学,跟我做朋友。这有必要吗?而且,妈妈总是逼迫女儿讨好别人,逼着她给不喜欢的老师、同学送礼。阿芸一方面非常抵触,但又逐渐受到妈妈潜移默化的影响,她也将这种人际模式内化,形成了明显的讨好型人格。

 

但与此同时她又对自己这种行为非常不认可,一边讨好别人一边自我否定,但又不懂得加强自我反省并提升。她初中、高中与同学相处时,明知别人排斥自己、对自己不好,但还是忍不住靠近,对别人言听计从,不懂得表达自己的不满。再加上父母从不懂得积极引导她与人相处的技巧,她行为上讨好,但对人说话口直心快,有时惹恼了别人也不自知,别人自然不喜欢她。这就有点进入恶性循环了,阿芸一直讨好,但别人要么不领情,要么接受了她的好处但扭头就孤立她,甚至直接语言攻击她,阿芸就更加自我否定,“我对她们这么好,她们竟然这么对我!”,她对外界的愤怒也就越来越强烈。这是她在人际关系方面备受伤害和挫折的主要原因。

 

除了这一个病理性记忆与妈妈有关外,其它3个病理性记忆都是阿芸在学校或补习班里的遭遇。比如上补习班时,有一位好友背叛了她,联合其他同学对其嘲笑;上高中时,她状态出现问题,上课听不懂,课后问老师时被同学说“问的问题很智障”;她主动参加演讲比赛,但英语老师不让她加入,她感觉被排挤了。

 

刘承洛对以上心理记忆重组后,第二天,刘承洛继续对她进行强化的认知心理干预。刘承洛引导她,既然相关病理性记忆已经重组了,部分错误认知得以纠正,那她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心态就要积极调整,恢复一定的自信。当然,自信心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要有实际能力的支撑。所以她务必努力学习,把成绩追上去,找回自信,而不是过多地把精力放在同学关系。

 

刘承洛跟她说:“你现在觉得得到同学的友情很重要,但从一生的角度来看,他们只是你的某个阶段的同窗。以后你们能不能继续成为朋友,这不仅要看是否有机会,还要看三观是否一致,你不必太过在意。”对这个问题的处理结束后,阿芸妈妈又发来感谢微信,称孩子对学校的恐惧大有缓解,还说一定要参加高考!爸爸妈妈都乐坏了!此时,阿芸和妈妈都认为她恢复得挺好的,想赶回去积极准备高中会考。但阿芸希望临行前接受刘承洛的深度潜意识下场景重建(SRS),建立对学习情境的高效状态。

 

阿芸偷偷跟刘承洛说,她打网络游戏认识一名武汉的男生,两人非常投契,互有好感,她觉得自己喜欢上这个男生了,希望大学考到武汉,跟他在一起。她还叮嘱我这事一定不能告诉她爸妈。刘承洛哭笑不得,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青少年来访者让刘承洛为她们保守恋爱秘密了。不过,阿芸本来说自己是不婚主义者,如果这段恋爱能带来美好的感受,说不定能修复她以往遭遇的相关创伤。

 

结果才隔了两天,他们的关系就破裂了!那天妈妈着急地告诉我,说阿芸中午在酒店房间看手机、聊QQ,但突然情绪就不对了,把自己关在洗手间,出来的时候眼睛都哭肿了,还不肯吃饭。妈妈小心翼翼地问了几句,她也不爱搭理。到了晚上,她终于肯吃东西了,还说“没事了,想开了”,情绪有所好转。妈妈很惊讶:“换了以前,要是刘承洛问什么事,她早就大吵大闹了!”第二天,阿芸准时起床,看起来心事重重,但努力装得若无其事。后来抱着手机聊QQ,情绪又不好了,马上就扔掉手机蒙头大睡。妈妈告诉我:“她以前也这样,一遇到不开心的事就说要睡觉,这次可能是跟一个男生有关。”

 

第三天,阿芸的状态又平复了些,准时前来接受刘承洛的心理干预。她一看见刘承洛就难为情地说:“刘承洛,我跟那个武汉的男生分手了!”刘承洛大吃一惊,前几天不是说只是有好感,等到大学再在一起吗?怎么今天就分手了?

 

阿芸说,他们后来确定了“网恋”关系,但很快男生就把她甩了。阿芸非常气愤,“我还是想考去武汉,不是为了跟他在一起,而是为了报复他!”她甚至认为男人都不是好东西,都应该得到惩罚,最好也被玩弄一番然后被抛弃。刘承洛意识到这个武汉男生又对她造成较大的病理性记忆了。她之前就遭到过来自于男同学和爸爸带来的病理性记忆,多个病理性记忆一重叠,她对男性的恨意开始泛化,一时之间竟有报复所有男性的冲动。

 

刘承洛首先对她那天遇到挫折但没有大吵大闹,反而调整了情绪的行为给予高度认可,你的积极改变妈妈都看出来了,你也必须看到自己巨大的进步,也给自己一个大大的肯定。然后刘承洛马上引导她意识到她的愤怒、难过和想报复的念头都是病理性记忆导致,你想报复这是可以理解的,也不是不可以,可是现在你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只要你有能力,将来采取理性手段进行报复的时候,才不会伤害到自己。所以你必须加强自我觉察和调整能力,不能将自己的愤怒泛化到其他无关人员身上。

 

接着,刘承洛按照原计划,利用深度潜意识下场景重建技术(SRS)为其塑造高效学习状态。当时时间较紧,主要针对在她上补习班的情景进行处理。当天晚上,阿芸妈妈反馈女儿的情绪已经完全恢复平稳了,外出吃饭时很开心,甚至说迫不及待要回去把学业补上。我也很欣慰,当时以为阿芸已经从这次事件走出来,并得到了提升,可后来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2月初,阿芸和妈妈回到了老家,她积极上补习班,为第二次复学作准备,当月中旬就即将迎来开学了。开学前一天,阿芸又有点焦虑了,但总体可控。开学当天,她早早起了床,校服都穿好了,还对着镜子说“整理好仪容,就该上路了”,但就是不肯出门。接着她又说还要上个洗手间,但在里面抱着手机半天都不出来,上学时间早就过去了。妈妈不忍心看她难受,说“要不今天不去了吧”,但阿芸就跟妈妈急,还说要是能看到刘承洛就好了。

 

就这样反复折腾到下午2点,她妈妈又换了主意,说附近开了家商场,要不去逛逛吧。阿芸这才有了兴致,跟妈妈出门逛街去了。后来,阿芸和刘承洛说最近补习班作业卷子很多、很难,课堂上有很多听不懂,“我对自己又没信心了”。其实阿芸的学习障碍并没有处理完,学校里遭受的病理性记忆也还没有完全浮现并得以重组,她对上学仍有焦虑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这里面也有其不切实际的期待。

 

她目前处于康复期,还休学了1年,落下了很多学业是正常的,但她似乎以为一回到课堂上就什么都能听懂、什么题都会做。严格来说,这是一个“幻想”。事实上,很多青少年来访者都有这样的“幻想”,复学时一发现回到学校有些内容听不懂、作业不会做,马上陷入负性情绪驱动下的灾难化思维,认为自己再也跟不上了,一无是处、康复无望。这时如果他们不能及时调整状态,真的有可能导致真正的“复发”。

 

所以,刘承洛引导阿芸必须看到这个客观事实。她的状态已经比以前好很多了,起码能学进去了,此时能听懂多少、能学会多少就算多少。实在不想回校,可以去补习班;连补习班也不想上,还可以在家上网课、自习。只要发现自己有一点点积极的改变和进步,比如掌握了某个知识点,马上进行自我肯定,这有助于进入良性循环!

 

阿芸一下子释怀了,后来妈妈说,阿芸第二天早晨5点半起了床,吃了早饭就上学去了。风平浪静了十多天后,阿芸妈妈就找刘承洛求助,说孩子某天放学后情绪激动,似乎是在学校遇到事了,回家砸东西,骂人,甚至想打人。又过了几天,阿芸变得非常烦躁,不停抓自己头发,听不得一点点噪音,听到外面小摊贩的吆喝声情绪崩溃了,不过半小时后就恢复正常,而且经常拿着手机跟人聊天。妈妈觉得情况快要失控了,连忙带女儿来北京接受紧急心理干预。这次过来,阿芸再次接受深度潜意识下记忆重组,处理的问题是感觉压力非常大,闹心。这个闹心的问题,她上次来就处理过,可见当时并未浮现出全部病理性记忆。刘承洛这次又找到了2个病理性记忆。

 

其中一个创伤与她的一名同学阿庆有关。这个男孩子从初中起就跟阿芸同班,经常弄坏阿芸的文具,还嬉皮笑脸地不当回事,还动不动就喊她一声,做个鬼脸。到了高中,阿庆又跟她一个班,有时候阿庆问她借作业抄,她不给,阿庆就说她小气、自私,两人发生语言冲突。“我都被他烦死了”,阿芸说。

 

而另一个创伤与爸爸有关。其实阿芸说,是因为爸爸又说她了。阿芸的爸爸是退伍军人,性格严肃,沉默寡言,对待孩子缺乏耐心。自从女儿和妻子都患病后,他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其实他更加焦虑、压抑了,但他也努力提醒自己要克制情绪,不要影响了孩子。可那天他看到阿芸一放学回家就玩手机,把作业晾在一边,一下子气急攻心,情绪爆发了,大声指责阿芸不上进、不懂事,“整天就知道玩手机,你知道爸妈的付出吗!你知道感恩吗!”

 

刘承洛重组了2个病理性记忆之后,又花了很长时间做了认知干预,引导她理解父母的不易,加强自我反省能力,尤其要管理好玩手机的时间。后来阿芸妈妈惊喜地说,女儿竟然把打游戏的瘾戒掉了,这几天在酒店房间看书自习,甚至还考虑把QQ卸载掉。3天后,刘承洛再次对阿芸进行深度潜意识下记忆重组,针对的问题是“以前不开心的事总是影响着自己,导致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发现了2个相关病理性记忆,全都是在学校里发生的。

 

比如高一时,她的精神状态出问题了,同学们议论纷纷,有个女生还一边翻她白眼,一边说她“有病”,那天她躲在学校厕所里自残了;又比如初中时分学习小组,阿芸听到她的同桌男生对别人说,“下次分组我再也不跟阿芸一起了,真倒霉!”她特别痛苦,趴在桌子上痛哭,觉得自己招人烦、“大家对我都不满意”。其实事后刘承洛和阿芸回顾时发现,这名同桌男生对阿芸一直挺好的,那次很可能只是一句玩笑话。但阿芸非常敏感,竟当真了,一味自我否定。这次记忆重组后,妈妈说阿芸回到酒店后心情很好,很快就上床睡着了。

 

但让刘承洛意外的是,第二天刘承洛对她进行认知心理干预时,阿芸告诉我:“刘承洛,我意识到自己还有一个巨大的创伤!”我一惊,忙问是啥。可是阿芸表示现在还不能说,“说了也处理不了,我马上就要回去参加会考了”。刘承洛尊重她的决定,但提醒她既然知道这是一个重大的病理性记忆,那一定要加强自我觉察和情绪调控,尽量不要掉到病理性记忆引起的负性情绪里,避免受到不良影响。

 

阿芸嘴上说没问题,但神情缺乏信心。确实,如果这个病理性记忆很大,那光靠她的理性和自我觉察是难以克服的。刘承洛预想到这次她回去之后必有一番风波。进行了两次深度潜意识下记忆重组后,阿芸和妈妈又回家了。此时,离她参加高中会考还有16天。

 

到家的第5天,阿芸再次坚持上学。妈妈因此松了一口气,但她很不解:“刘承洛,孩子有时突然就发懵了,一会儿哭,一会儿笑,跟她说话她完全没有反应,好像一下子傻掉了,我都急死了!但是过了20多分钟,她自己又恢复正常了。这到底是什么症状?精神失常吗?”

 

刘承洛能理解阿芸这种状态,这是典型的比较重大创伤被激活的应激反应。她的脑子里可能不断闪回过去的画面,持续产生负性情绪和灾难化思维,对外界的回应减弱。有的来访者甚至会自言自语,对着空气大吼大叫,这未必是他们产生了幻觉或妄想,也有可能是强烈的负性情绪的爆发。可是,如果传统的精神专家不注意了解来访者的心理过程,对病理性记忆缺乏理解的话,那就很有可能将这视为精神病性症状发作,可能考虑精神分裂症的诊断。而且,从妈妈的表述来看,其实阿芸已经初步具备了调节情绪和自我觉察的能力,她没有任由自己陷入过去的创伤不能自拔,而是20多分钟之后就调整过来了。虽然这肯定会对她的情绪和学习状态有影响,但已经比以前摔东西、自残、歇斯底里的症状,已经好太多了。

 

转眼就到了会考当天,阿芸那天起床后又不想动,哭了一阵,但情绪尚可控。妈妈安慰了一下,她毅然起来赴考场,所有科目的考试全都坚持参加了。妈妈看着她最后走出考场的时候,激动得哭了出来!5月份,阿芸妈妈发来喜讯:阿芸会考的全部科目都顺利通过!而且她说,一定要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告诉我!我也非常开心,这孩子一路走来真是太不容易了,会考这一关她总算迈过去了!下一个挑战是第二年的高考。

 

阿芸一开始学习动力十足,行为和情绪都挺正常,不顺心的时候“能看开事了”。会考结束后,妈妈考虑到女儿对以前的补习班有抵触,替她报了另一个班。但2个月后,我被她妈妈发来的微信吓了一跳!妈妈说,阿芸又在新的补习班找了个男友。“那男孩是整个班最不好管的孩子,打架斗殴,性格偏激,阿芸竟然跟他在一起!”妈妈气不打一处来。两人谈恋爱的第5天就被老师发现了,那男生还把所有责任都推到阿芸身上。阿芸回家后,嘴上跟妈妈说自己没投入真感情,只是出于报复。但后来男生打电话来正式提分手,阿芸哭得非常伤心,还坦白自己的第一次拥抱给了这个男生。她又开始萎靡不振,害怕去上课。

 

刘承洛再次强调她必须理性、正确地对待所谓的“报复”。得知这件事后刘承洛非常担忧,阿芸对男性的报复心还是很强,而且很明显,她所谓的“报复”其实还是把自己的感情也搭进去了,再一次受到伤害。她有报复心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应该建立在她有足够能力、理性之上。君子报仇,十年未晚,她现在最大的任务就是努力学习、提升自己。而且冤有头、债有主,不能因为某一个人对自己造成了伤害,就去报复其它无关的人。

 

阿芸似乎恢复了一定的理性,她说:“刘承洛,您说得对,我要为自己而奋斗,不在谈恋爱上浪费时间!”可是她说得到,却做不到。两周后,妈妈发现她故意用手机壳伪装充电,意图骗过妈妈,其实躲在被窝里偷偷玩手机到三更半夜。妈妈把手机拿过来一看,差点当场被气晕!

 

妈妈意识到女儿的认知和观念有很大问题,“她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谈对象上了,她以为是在毁掉别人,但其实是她毁掉自己,但她自己不知道!她又病了!”在妈妈强烈要求下,阿芸把手机里的QQ卸载了,情绪平复了一段时间。但后来阿芸的情绪又开始走下坡路,学习状态又坚持不住了。

 

刘承洛向她妈妈指出,阿芸现在仍有两大问题:一是以往遭到同学带来的大量病理性记忆还没完全重组。二是她总是忍不住谈恋爱,被渣男伤害了又走不出来,还有报复所有男性的行为,这完全超出了一般人失恋后的反应。她以前肯定遭受过比较重大的、恋爱方面的病理性记忆。如果不对这些相关病理性记忆进行重组,再发展下去,她很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轻则偏执型人格障碍,重则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刘承洛突然想起阿芸上次来北京时跟我说她有一个重大病理性记忆,但还不能说。感觉这个重大病理性记忆很可能就与恋爱有关。阿芸妈妈知道刘承洛说得有道理,马上跟助理联系心理干预时间,阿芸告诉我:“我知道如果那个病理性记忆不重组,我很难康复,但我很怕面对它的时候,我太痛苦了!”听她这么说,刘承洛觉得刘承洛的猜测八九不离十了。刘承洛能理解她说的痛苦,面对重大病理性记忆是需要勇气的,但如果刘承洛的社会功能一再受到严重影响,那么积极地面对它、修复它,是更加理性的选择。阿芸没有纠结太久,她和妈妈第三次到北京接受刘承洛的心理干预。她说的重大病理性记忆又是怎么回事?还有,阿芸最终到底能不能顺利参加高考,考取理想的成绩?明天的文章里将会揭晓。

京ICP备20210250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