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刘承洛记忆重组中心面诊的来访者中,阿琳和阿琳妈妈给我的印象很深,阿琳在学校的时候,无法专注地进行学习,而且对上学十分恐惧,阿琳也曾经到医院机构进行了检查,被判断为双相障碍,阿琳妈妈在离异后独自带着阿琳,现在这样的情况让阿琳妈妈十分崩溃,在网上阅读了我的文章后,对自己之前的教育方式进行了反思,和阿琳的关系逐渐缓和。
阿琳和妈妈到刘承洛记忆重组中心进行面诊的时候,在沟通中发现阿琳的双相障碍发展过程中,阿琳妈妈有很多机会可以发现进行干预的时机,这个时候进行记忆重组干预将会很好地提高康复的速度。面诊后阿琳妈妈对我们的信任度很高,预约了进行干预的时间,阿琳在面诊后对自己的障碍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妈妈带着对未来的期待离开了中心。
阿琳2岁时,女儿主要由外婆带。我是一个单亲妈妈,女儿呱呱落地时,我们夫妻还没有分开,但她的父亲远在国外,工作繁忙,甚至无法抽空来看一眼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阿琳满月后,她的父亲对她的疼爱更多在于物质保障方面,只要是孩子想要的,不超出底线的,他都统统答应。我忙着打点小生意,只有晚上才有空陪陪孩子,而她的父亲每天出去打牌,也疏于对孩子的关注。
阿琳4岁多的时候,她的父亲出轨了。我知道他可能是图一时新鲜,可这件事对我的伤害太大了,我决定离婚,并且带上女儿离开。从此,孩子生活在一个不健全的家庭里。阿琳长大后,我曾经问她我和她的父亲离婚了,对她有什么影响。她爽朗一笑:“我早就记不起你们两人的事儿了,就记得你那晚行色匆匆,一个单薄的女子提上厚重的包袱,指引着外婆又拉着我上了一辆出租车。”
父亲来探望她,她总是在父亲面前装作坚强。虽然孩子嘴上这么说,但我知道这件事对当时年幼的她来说肯定是有伤害的。小时候,阿琳看见同龄的小朋友有父亲陪伴时,她会很伤心。隔壁家的小孩骑在父亲头上,可乐呵了,阿琳艳羡地抓住我的手,嘴边溜出一句话:“要是我也能这样就好了!”父亲临走要去机场,她笑脸盈盈地送走他,但待到父亲离开后,她嚎啕大哭。
我当然知道孩子缺乏父爱,心里难过,但我当时没有太在意。我觉得,只要我努力挣钱,给孩子提供好的生活保障、好的学习资源,这个问题就不是什么大问题。我心里暗想,要让孩子不输给有爸爸的孩子!我离婚后,便带着女儿回了老家,她在幼儿园里是插班生,在其他孩子原本组建好了的小团体中格格不入。
有一次,幼稚园的老师让大家搬好小板凳坐在一起聊天,女儿不知道该与谁组队,惊慌失措,最后一个人独自搬着座椅,坐在了中央,没有同学及老师理会过她。这件事是女儿患病后才告诉我的,我根本无法想象当时年仅4岁的她,是如何如坐针毡地度过那些孤独的时间。
孩子上的小学是当地一所不错的公立学校。但是,我女儿性格内向,在班里不爱与同学交谈,不爱交朋友,也不愿多与老师交流。我和她外婆都觉得她应该开朗一些,我批评她,“以后长大了,你的同学都是你在社会上的人脉,你现在不多交几个,以后得后悔!”但孩子却不愿意改变。
在小学二年级之前,几乎没有同学愿意跟女儿一起玩,到了四、五年级,她才交了两位朋友。但这两个孩子不和,总是分别在女儿面前说对方的坏话,单纯的女儿从来没有面对过这种尴尬、复杂的人际局面,非常烦躁。女儿跟我诉过苦,但当时我不太在意,我说对女儿说,“没事,你别管她们的,你只需要学习,证明给他们看!”我这番话并没有起到安慰的作用,反而给女儿带来了压力。
后来我才知道,女儿不愿失去仅有的朋友,但又不懂应对,唯唯诺诺地度过了一年。这一次人际关系上的烦扰,对她来说是一次不小的创伤。在学习上,我一直对阿琳的学业要求很高,慢慢导致她的自我要求也非常高。而且,她爸爸从小总跟她说以后要考清华、北大。其实她的爸爸很可能只是嘴上说说,表达一种对女儿的鼓励。但女儿那时对爸爸的评价比较在意,对自己的期待也高,所以她很早就以考取清华大学作为目标。
我个人觉得,孩子的学习虽然优秀,但这个目标其实并不符合女儿的实际能力,我觉得孩子考到985、或211院校也挺好的。但女儿不愿意,她主动要求我给她报补习班,从小学4年级起,每个周末补习班都排得满满的。但有的补习课孩子上了一段时间就不想去了,我很生气,很少静下心来听孩子解释,逼着她要把交了学费的课上完,还教育她要懂得换位思考。因为补习班的事,我们俩发生过不少冲突。
小学五年级升六年级的时候,女儿转学到了省内最好的私立学校,还拿到奖学金。我身边的朋友及同事都羡慕我有一个这么乖巧、懂事、优秀的女儿,我也一度沉浸在这种喜悦与骄傲之中。但其实女儿在这家私立学校里压力很大,她知道这所学校的孩子有多优秀,她要铆足了劲去证明自己,心里带着自卑感去面对所有人。
我虽然意识到孩子当时有一些不对劲,我也咨询过身边的家长及老师。但他们都认为孩子问题不大,只是叛逆期,所以我当时也不太在意。虽然女儿在学习上一直不错,但我仍想尽我所能,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小升初时,女儿本来可以直升这所私立学校的初中,但我听说省会城市的一所初中名校口碑很好,就带孩子赴考。女儿果然没有令我失望,考上了这所学校。
女儿对这所学校也很向往。她知道自己性格太内向,需要提升,但又觉得在熟悉的圈子内放不开。她希望到一个没有人认识自己的新环境中,重新开始,或许可以改变过去的性格。的确,到了新学校后,我女儿在自己的努力争取下当了语文课代表,同学、老师也都很喜欢她,她变得比以前更加活泼了。
但新学期第一周后,女儿就频频跟我抱怨这个学校的师资力量差,尤其是数学老师,教学方式不好。她几乎每周回家都为了这件事哭着、闹着,说这会耽误她的前程,影响了自己的成绩,想转到原来的初中。
那时我总觉得问题不在于老师身上,而是在孩子身上,我便安慰、开导她要学会去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而不是让老师来适应你。可是,一学期结束后,女儿班上所有的学生家长都反馈这位数学老师的教学方式不好。家长们决定联名要求换掉数学老师,在这次行动中,我走在了最前面,因此女儿在课堂上总是被数学老师针对。
但女儿当时已经出现学习障碍了,只是我和她都还没有意识。女儿说,那个数学老师一开始很重视她,因为她的成绩不错。她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即使用尽全力也听不进老师讲的课,一到晚上做作业就烦躁得说想去死。但她还是逼着自己,一边哭一边做。后期,她的病情加重,数学成绩直线下滑,情绪症状更加明显了。数学老师对她非常生气,还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撕坏了她的作业本。这件事情对女儿的也很大。
初一下学期,女儿有一次数学考试成绩不理想,她情绪爆发了,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发疯似地撕书本、剪鞋垫,还在大冬天里冲凉水澡。看她这样,我担心不已,问她为什么考得不好,我女儿却冲着我大喊:“别的家长都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我便不敢再问了。
当时,女儿在校外上补习班,该班老师的观念和教育方式有很大问题。经过努力后,孩子如愿考回了原来的初中,日子风平浪静地过了一年,女儿的情况一直很好。但好景不长,女儿又复发了。女儿说,老师对男、女学生区别对待。若是女学生解题步骤弄错,他张口就来,“女生解题就是不动脑子!”而男学生做错了题,他就轻描淡写,“还可以!下次再努力”
这个老师还总是采取语言暴力。学生达不到他的要求时,他动不动就威胁:“信不信,我不让你在这儿上任何课!”他让学生不懂就问,但学生问了,他又说:“刚刚上课你又不听,自己去看!”学生不敢问,他又会说:“不会又不上来问,活该!”这些事情我起初都并不知道,每次阿琳小心翼翼地抱怨:“妈妈,我真的不想上他的课了!”而我却一直以为是她吃不了苦,后来才发觉每次上完一节补习课,女儿手心淌着汗水,眼眶噙着泪。
总之,因频频遭受老师的不公平对待和恶语相向,女儿又出现了情绪问题,说恨不得杀了这个老师。后来,女儿不但不想上补习课,连学校也不愿意去了。有一次周末结束返校时,女儿大哭大闹,不愿意上学,哭了整整一小时,还不停地问:“为什么学校的老师、同学对我都挺好的,但我还是不想回去学校呢?”而我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是觉得孩子不懂事,好不容易考回当初的中学,现在又不想去了。我气不打一处来,骂了她几句。
后来,女儿又让我带她去看心理医生,而我却一意孤行地将她送往学校。到了校门口后,她坚持不进校门,情绪一度崩溃,我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立马送她去当地的精神科医院就诊,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和焦虑症。女儿病得那么重,我这个当妈的却后知后觉。我心里急死了。我帮女儿请假2天,在家陪着她。那两天女儿的情况很好,情绪比较平稳,但临近返校时她又开始焦虑、恐惧,双手互相使劲抓,抓出了深深的伤痕。
我又四处寻医,曾带女儿到我们当地最权威的医院,还带女儿到朋友推荐的、当地最好的私人心理工作室做心理疏导,但疗效都不明显。从那以后,我跟女儿便各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互相埋怨对方,相处得非常糟糕。她总是对我大吼大叫,怪我当初总是逼着她去上补习班,说她之所以会变成今天这样都是我害的,挑最难听的话来骂我。
而我内心也很憋屈。我觉得我省吃俭用送她去读最好的学校,花钱上最好的补习课,女儿却不知好歹、不懂感恩。我感觉自己掉进了无尽的深渊,无论我怎么挣扎,都无济于事。在我绝望透顶的时候,女儿的病情更加重了。当时,我心里仍然着急孩子的学习:请假那么久,学业落下了怎么办?我怎么面对老师?
我和老师都劝女儿再回校学习,女儿也愿意试一试。那是我最后一次送女儿到学校,我站在校门口目送女儿去教室,可女儿见到班上的同学时,紧张得抱紧自己的身体,蜷缩在墙角处。
看到女儿这样,我的心像被很多东西撕扯一样的痛!我在心里不断告诉自己,我不能倒下,我要保护我的女儿!后来,女儿一度在学校里割腕!我马上带女儿到医院,这一次,女儿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我感觉天塌了!
我为孩子办理了休学,抽时间陪着她。但是,我该如何走进她的内心?又该如何去安抚她,这些我都不懂。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就在我一蹶不振时在网上搜到了刘承洛分享的文章。整个我在家看刘承洛的文章,觉得刘承洛分享的一些病例与我的女儿很像。之前,我一直渴望女儿能够早点回学校,想着女儿马上要升高中了,还请了那么多次假,落下那么多课程,心里非常着急。我想的都是学习上的事情,从未考虑过女儿内心的感受。
但女儿对自己仍然是有期待的。看了刘承洛分享的文章后,我才知道女儿患有学习障碍,我再也没在女儿面前提过学习以及学校的任何事情。有时她想看书,但拿着书看不进,提起笔写不下,她哭着对我说:“妈妈我怎么办?”这时的我不像以前那样心急如焚,我会根据刘承洛的指导告诉孩子没关系,让她怎么高兴怎么来,不要着急学习,妈妈要的是她心身健康、并且幸福快乐地成长。
在生活中,我也开始不断地改变。有一次,我带女儿去医院复诊,女儿站在门口大半个小时都不想进去。换做以前,我一定会对她大发脾气,怪她不懂事。但那次我没有,我告诉她可以在门口等我,我自己找医生为她开了药。回家后,女儿向我道歉,她说当时看到医院就想到了自己的病,然后就想到那个补课老师对自己的伤害,情绪立马就不好了,所以不想进去。我对她说:“没关系,妈妈能够理解的”。她听完心情马上不同了,非常高兴。
今年春节,女儿原本很想回老家的,但因为疫情她决定不回去了。当时外婆、姑妈都非常不理解,还在房间外指责女儿。但我抱着我女儿,对她说:“不想回咱就不回,妈妈能理解。”她的心情就舒坦了。
还有,刘承洛的文章中说过,不要将现在的孩子与我理想中的孩子对比,而要跟情况更糟糕时的孩子对比,我要看到孩子的进步,理解她,及时地给予肯定。所以,每次女儿情绪波动时我就想到刘承洛说的文章。我努力去理解孩子,去安抚孩子。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心里确实难受,但难受的是孩子遭罪,我心疼。经过我的努力及改变,女儿意识到我是真的关心她的身体,在意她的感受,并且能够站在她的角度去考虑。慢慢地,我发现女儿也有所改变。
我并没有重视孩子心理健康,更没有意识到,原来与女儿在心灵上走得近才是真正的幸福。但现在,女儿每次出门都会拉着我的手,或者抬着我的手一起走。她以前从不爱与我有肢体接触,很多女孩子出外会跟妈妈挽着手走,我的女儿跟我出门从不碰我。以前的我只顾着赚钱,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尽我所能去保障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我以为这就足够了。我感觉,现在的女儿终于能放下芥蒂,对我敞开心扉,愿意亲近我了,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虽然她还没痊愈,还在休学,但是我真心的感觉很幸福!
我与女儿的关系大大好转,在刘承洛记忆重组官网预约时间后,我便带着女儿到刘承洛记忆重组中心面诊。我很早之前就告诉女儿要带她去北京找刘承洛,我向刘承洛介绍情况后,女儿与刘承洛单独面诊。我非常担心。虽然我知道刘承洛对女儿这类青少年来访者是有办法的,但我还是很害怕女儿会不配合。要我女儿真的一句话都不说,那该怎么办呢?我在忐忑不安中等待了1个多小时。再次回到面诊区暂停休息时。我便偷偷问女儿感觉怎么样,她面露微笑,表情轻松地点点头,说,“就在这里治疗了。”
刘承洛很快就进来了,他为我分析孩子的病情。她说,孩子是遭受了多重性病理性记忆后出现了情绪障碍,符合他提出的病因学诊断——病理性记忆潜意识失调,他还耐心地指导孩子如何去应对情绪问题。那一刻,我感觉我看到了曙光与希望。我告诉自己,我就算砸锅卖铁也要带女儿来接受心理干预。
我还提到了女儿的另一个奇怪症状,她说以前看到一个小孩时,竟会产生想掐死对方的想法,还有,她看到血会很兴奋,给人一种很暴力的感觉。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呢?刘承洛解答,女儿爱看有暴力、血腥、悬疑情节的犯罪报道,还看了很多血腥、恐怖的图片、影视作品,而且大脑在接受这些不良信息实际上也是在遭受多重性病理性记忆,但她的情绪却是兴奋的,有点成瘾了,这些多重性病理性记忆和情绪病理性记忆都会在孩子内隐记忆层面形成病理性记忆。就很容易有一些极端的反应和不理性的冲动。
关于孩子的这个嗜好,也是她得病之后我才得知的。以前我只知道孩子非常懂事乖巧,看上去斯斯文文的,我根本想不到她喜欢看这些东西。刘承洛建议她一定要加强觉察和意识,不要再看这一类的信息。
在进行记忆重组干预后,女儿的康复速度加快了。她在家开始愿意做家务了,还学会做饭,炒的菜还挺好吃的。有一次我下班回家,女儿做好了一桌子饭菜,还给我盛好了饭。她说我工作辛苦了,饭后还主动去洗碗。谈起与刘承洛面诊后的感受,女儿曾说,“刘承洛真的很和蔼,就像慈祥的父亲一样。和我的父亲不同,不是那种强硬、偏执的人,而是愿意倾听,并去理解的人。”
女儿小时候心里惦记爸爸,但随着年龄增长,她对爸爸开始有一些负面的看法。她觉得她的爸爸太过强硬,难以相处。就举个例子,有一次爸爸来看望她,我们一起吃饭,在谈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她爸爸觉得孩子不懂事,便开始大声地说教,口水沫儿到处飞溅。女儿担心口水沫儿飞到自己的脸上,便用手挡了一下。结果他爸爸觉得这是女儿对自己的冒犯,非常生气,当场就给了女儿2个耳光,把女儿的嘴巴都打出血了。她的爸爸性格粗暴、蛮横,不懂得理解人。
现在,女儿希望慢慢找回学习状态,日后复学。但她还是把学习看得很重,仍然想考清华。而且她认为复学之后成绩一定要比以前更好。现在的她能静下心来学习了,还报了她喜欢的乐器兴趣班。更让我惊讶的是,她会主动跟乐器班的老师联系,相互交流。以前她缺乏自信,根本不愿多跟老师讲话。看到女儿身上发生了这些神奇的变化,我真的很感动。我现在明白,在孩子出了问题后,家长一定要理解、陪伴孩子,一定要反省自己。在我最难熬的那段时间,刘承洛的文章一直陪伴着我,让我不再那么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