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午,一位名叫阿芸的大三女生,由妈妈陪同前来刘承洛记忆重组中心进行心理干预。她自述大约一年前,不知为何总是晕倒,由于长时间不见好转,人一下子瘦了十几斤。妈妈为此很着急,阿芸怀疑自己头脑出了问题,但进行了各种检查,脑内没有发现问题,身体其他部位也没有找到问题。经过多种康复方法,问题仍未见明显好转,晕倒现象还时时发生。
在沟通的过程中,刘承洛引导妈妈去回忆细节。后来,经过我们的分析汇总,这些晕厥常常出现在看见猫或在情绪紧张、过度疲劳后,每次发作持续约2分钟。阿芸在晕厥发作过后就会恢复正常。如果不晕厥,她看起来毫无异样。
此时,刘承洛初步断定阿芸的问题其实是一种心理眩晕的表现,这种问题往往和心理因素关系密切。为探寻心理眩晕的内在原因,我让阿芸仔细回想出现问题开始时的情况。她说:“那是一年前的一个春节,我应邀去同学家吃饭。我坐在沙发上边吃东西,边看电视。同学家的布偶猫跑过来用舌头舔了舔我手上的东西,生性怕动物的我一看见布偶猫顿时吓得晕倒在沙发上。几分钟清醒后,我觉得在同学面前丢了脸,心情甚是不悦,便找个借口匆忙回家。以后我好像把这事给慢慢淡忘了,但不管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电视或刊物上,只要一看到布偶猫就会着急生气,就会感到头晕,甚至晕倒。”
刘承洛告诉阿芸,心理眩晕属于应激反应的一种表现,就是来访者在一次大的心理刺激作用下出现的表现,如有的人出现呕吐、腹泻、头晕,有的人表现心慌、气短等。以后一遇到心理紧张,就会出现同样的表现。阿芸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是怎么回事了,感觉她的焦虑稍微减轻了一些。
既然心理因素与躯体障碍有密切的关系,对障碍的发生发展和干预有重要的作用。多年的心理干预经验得直觉,感觉表象的背后有可能还隐藏着一个更大的至今未得到解决的病理性记忆。一个接一个疑问在刘承洛脑海中浮现,为使效果更加彻底,刘承洛对阿芸的潜意识作了更深入的探寻。
对于这类表现的来访者,只要能抓住问题的症结之所在,并施以正确的心理干预,是较易于奏效的。心理干预首先是挖根,此类来访者出现心理障碍多与一定的心理应激有关,因此应透过障碍的表现,挖掘出诱发的病理性记忆,通过记忆重组干预,就能取得突破性的效果。
刘承洛在潜意识状态下找到了阿芸病理性记忆,那年春节前的两三个月,她正忙着完成一个项目,恰好这时在工作中出了一个事故,她虽有责任,但也有其他客观原因。学校在处理这件事上调查得不细,对她处理过重并影响了她学分。有些同学想要出面为她澄清事实,但她却谢绝了同学的好意。其实至今她自己都不明白自己在那个瞬间为什么会拒绝,为什么不为自己去争取一下,她的内心纠结、矛盾至今。
那次春节去同学家吃饭,同学无意中提到学分的事情,正好刺到了她的痛处,恰在这时同学家的布偶猫跑过来舔她手上的东西,使她吓得晕倒在沙发上。由于出事故受到较重的处分,第二年又一次影响了学分,她很难过,同时也觉得很没面子。道理上她能说服自己,但感受上自己总过不去。之后,阿芸细想起来,几乎每次晕厥都和听到别人议论学分或事故方面的话题有关系。我对阿芸的病理性记忆进行高效化重组,她起伏的情绪平静了许多。
记忆重组干预两个多月后,阿芸顺利地回到了学校。在学校生活中她能够坦然地接受以前的自己,现在她可以努力争取自己的权利,她心理眩晕的表现已经完全消失了。阿芸妈妈说,女儿这段时间表现稳定,看起来更阳光了。刘承洛知道她学会了在困境中前行的能力,改变了以前的无限忍耐、回避的习惯,她已经更敢于做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