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鑫今年16岁,那天,她和妈妈一起来到了刘承洛记忆重组中心,“刘老师,我有强迫症,脑子里总是有些不吉利的恐怖想法,它们就像一个魔鬼,缠得我非常难受,想摆脱都摆脱不了。这些想法就像一个魔咒,我特别害怕这些不吉利的想法会变成事实。”阿鑫妈妈说她已经休学3个月了。
阿鑫妈妈说女儿已经休学3个月了。阿鑫第一次出现强迫症状是3年前,妈妈出差了,她非常想念妈妈。当时阿鑫独自一人复习功课,突然在课本上看到去世两个字,她感到害怕,觉得不应该在想念妈妈的时候看到不吉利的字,尤其是去世。于是,阿鑫将课本上所有和去世有关的字词都用黑色笔涂抹掉了。从那以后,阿鑫就特别担心见到或听到和去世有关的话语,她也经常会冒出有关父母去世的念头,如妈妈去世了。脑海中一出现上述恐怖的想法就让阿鑫感到特别紧张、害怕,感觉想法会变成事实。
为了与恐怖想法斗争,阿鑫采取了很多办法,多次重复自己当下的行为,如做作业时反复涂改字体、重复洗手等,压抑自己的想法、中和自己的想法如主动用吉利的想法去抵消不吉利的想法,在行为上进行回避等。
可是斗争了3年,恐怖想法不但没有消除,反而越来越猖狂。现在,除了关于父母去世的想法外,阿鑫脑海中还时常冒出自己考不上大学的想法,尤其是在学习的时候,这让马上就要高考的阿鑫心烦意乱,难以忍受,无法坚持学习。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心理干预的关键首先要对强迫症状有正确的认识。从分析阿鑫的强迫症状可以知道,阿鑫有闯入性、反复出现、引起紧张害怕的强迫思维。关于父母去世及自己考不上大学的想法,如妈妈去世了、我考不上大学,为了减轻焦虑的强迫性行为反应,表现为多次重复自己当下的行为。阿鑫还采取了压抑想法和回避的策略来避免出现令人紧张害怕的想法。
由于阿鑫在采取强迫性行为反应后焦虑紧张减轻,在下次出现强迫思维时更容易采取强迫行为。但强迫行为做得越多,闯入性强迫思维也出现得越多,形成恶性循环,直到人被折磨得精疲力竭。此外,强迫行为、压抑想法、回避行为等将会强化强迫思维,使她觉得不这样做,想法真的会变成事实,恐惧的想法似乎更加真实。正是阿鑫的斗争,让这些令人恐怖的想法越来越猖狂,就好像拍皮球,你拍得越狠,它反弹得越高。
强迫行为不一定是由于强迫思维引起,而是取决于来访者如何评价强迫思维。来访者经常将强迫想法的出现及其内容看成是一个要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信号,正是这种扭曲认知使强迫思维成为一种痛苦体验,成为一种要采取行动的指令,接着就出现了强迫动作、中和策略、回避等。在阿鑫看来,出现妈妈去世这样的闯入性想法就意味着要发生这样的事情,阿鑫还认为有这样的想法说明自己不孝顺,觉得自己是个坏人。正是由于以上的歪曲认知,才引发了阿鑫的焦虑、紧张、害怕,甚至心底的自责。为了消除负向性情绪,于是有了强迫动作、压抑想法和回避等行为。在阿鑫的记忆重组干预过程中,改变阿鑫对强迫思维的态度、修正歪曲的认知、区分想法和行为就显得非常重要。
场景重建干预是将来访者带入她所恐惧的情境中,且不采取强迫行为。为什么要把阿鑫放在她感觉紧张害怕的情境之中,而且这些情境是她花很多力气想要回避的?因为,如果一个人出现于她所恐惧的情境中,通过场景重建干预,她的焦虑会逐步下降。焦虑与某个强迫思维之间的联系会逐渐被打破,强迫行为与焦虑之间的联系也会被打破。
通过识别面对焦虑时采取的具体强迫行为,根据焦虑程度来实施场景重建干预,一般从诱发中等焦虑的场景开始干预,在干预过程中,重组来访者对于闯入性的强迫想法的病理性记忆是打破强迫魔咒的关键。
通过20次的记忆重组干预后,阿鑫顺利的返回了学校,她已经可以适当地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如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这样不仅使她的枯燥的日常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同时也减轻了生活、学习上的压力,看着阿鑫学习生活逐步走向正轨,刘承洛感到十分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