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离开国内去海外留学,其中高中及以下的留学生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些孩子中有的在海外如鱼得水、前途似锦,而有些留学生的学业和生活处境却不是很理想。将近一半的留学生在国外上学期间会感到焦虑,他们的焦虑主要来自生活适应、人际交往和学业等三个方面。
那么,是什么让这些孩子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中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几个故事,也许家长们可以找到一部分答案。
阿轩在父母眼里是一个聪明、要强的孩子,在同学老师眼里却有点孤傲和偏执。很小的时候他就喜欢一个人拆玩具,不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游戏。上小学以后,因为对数学情有独钟而严重偏科,与语文老师曾经发生过冲突。他在同学中的人缘很差,很多同学私下议论他。阿轩不能忍受他人的负面评价,加之总体的学习成绩一般,他执意要求到国外上高中。阿轩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英语学习当中,托福考试取得了很高的分数,16岁的阿轩成功地进入了一所美国高中。因为英文基础打得好,阿轩在高中的学习生活很快就步入了正轨。
然而,国外留学不仅仅有学习,离开父母的生活,还需要和寄宿家庭建立关系,与同学老师建立关系,还需要在学习中和同学们协作完成各种课业项目,参加各种各样的学校社团活动,这些却是阿轩不擅长。他曾经在国内想躲开的人或事还是再一次来到面前,他再次感到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开始远离他人,常常感到孤独和迷茫。
由于离开父母,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环境,愤怒、不安、焦虑等负面情绪严重地影响了他的学习状态。他开始花越来越多的时间打电子游戏,只有在游戏的世界里他才能特立独行,不用在意他人的目光,还能成为被人追捧的大侠。而在现实生活中,他只能是一个被人排挤出小组活动而无法完成项目的愤怒孩子。
人际关系问题是留学生人群中的常见问题。有很多家长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孩子只是不能融入国内的社交关系,国外强调自由,有个性的孩子会受欢迎。其实,在任何社会中,正确、有效的处理人和人的关系都是成功的重要因素。阿轩的最大问题就是他的父母片面地强调孩子的个性,忽略了孩子的适应性,让孩子一味地强调自我,失去了学习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机会。当孩子远离父母的关照,需要自己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时候,这个问题就会被放大,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巨大绊脚石,致使留学生活成了孩子人生中的一个巨大的坑。
当然,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学生们的自制力也很重要。在国外没有家长督促的环境下,如果没有自制力,孩子们常常会遵循快乐原则,恣意挥霍金钱和时间,以抵御生活中的种种不愉快。这种自我放纵,带来的各种愉悦也常常是他们逃避现实苦恼的方式。
阿轩的心理干预进行了大约进行了四个多月的时间,初始阶段刘承洛和他聊他的兴趣,聊他的理想,引申他的成就感,帮助他恢复自信心;接着我们共同分析和梳理从小到大的各种存在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他终于明白,其实和同学、和老师相处融洽并没有那么困难。
阿轩在国内休整了过了一段时间,终于踏上了复学之旅。但在回校的前一个星期,他还是会有些焦虑,怕自己回到那个环境中再次不能应对。在返校的前一天,阿轩再次来到咨询室,我和他讨论了一些回校后可能遇到的场景问题和解决方法,阿轩走出咨询室的时候,信心满满。为了安抚阿轩,让他安心,刘承洛也告诉阿轩的妈妈可以转告阿轩,有问题还是可以再次找我的。
大约两个星期之后,阿轩再次让妈妈向刘承洛求助。回到国外,其实一些进行得还算顺利,他的寄宿家庭还是很好相处的,老师和同学都还不错。但学习压力很大,他不知道怎么应对?仔细了解了一下,原来是社团活动的时间占用了做功课时间,他觉得同社团的同学太拖拉,才会导致这个后果。我们把事件细节做了一些梳理,他表示可以理解同组的同学,并且找到了解决做功课这件事情的方法。
就在这样类似的小困难、事件上,阿轩磕磕绊绊终于渡过了初始的两个月返校两个月时间,他渐渐明白自己曾经纠结的事情,其实很多时候不是自己想象中那样,就比如那次社团活动,虽然时间拖长了,但却被学校评为了优秀,受到了表扬。阿轩之所以会经常把自己陷在一些小困难中无助、绝望,还是因为自己曾经在这个环境中、这样的事件中遭受过失败的创伤,让自己陷入到灾难情绪里。随着具体问题的解决,阿轩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逐渐理顺了,渐渐地走上了正轨。
乖巧懂事的阿希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的父母期望孩子能够有更好的未来,就赶了低龄留学的时髦,在阿希上初中的时候就开始安排她出国事宜。阿希像以往一样,非常顺从地听从父母的意见,努力学习英语,然后顺理成章地出国留学。
出国后,除了语言和环境的不适应外,生活中的各种琐事让阿希应接不暇。从小被娇宠惯了的阿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现在不得不面对自己的衣食住行。所以,各种问题就像她房间里的脏衣服一样,越积越多,这让阿希倍感焦虑。久而久之,阿希开始怀疑自己,强烈的无能感让她脑海中充满了各种疑虑、想法,这困扰着她,让她苦不堪言。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阿希的学习效果,导致她的学业成绩下降,周而复始,成了恶性循环。
到了初二,阿希的成绩更是一落千丈,她的情绪更加低落,后来干脆不上学,窝在房间里不出来。妈妈不得已去陪读半年,让阿希能够勉强上学,然而那些无法解决的问题仍占据着她的大脑,让她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课,学习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
阿希办理了休学,妈妈带他回到了国内。由于国外学业受挫,阿希对自己很失望,认为自己很没用,开始自暴自弃、自怨自艾,经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出来。妈妈非常担心,便带她来进行心理干预。
非常多的留学生甚至连生活的基本技能都不具备。到了国外,在没有人能帮助他们解决小到袜子如何洗,大到选择什么样的课程,一切都要自己来的时候,他们会纠结、不安,害怕做错事,所有这些把他们的脑子占满了,而没有一件事可以得到解决的感受让他们更多地选择逃避。有些人像阿希一样逃到各种心理和生理障碍中,有些人干脆逃回国内,有些人甚至会沉沦。所以,如果有控制型的父母或者是依赖型的孩子,最好不要急于去留学,首先对孩子进行独立生活习惯的培养,等各方面的素质达到一定的水准,才能安心地踏上国外的旅程。
阿希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心理干预,已经开始正视自己在国外这段留学的历程了,她认识到这段失败其实并不是自己能力问题,其实还是因为自己没有全面准备好。后来,阿希和父母商议,因为她还是更喜欢国内的环境,所以她决定自己还是想在国内上完高中后再出去留学。在这段时间内,她也明白自己要逐步培养自己的各方面独立的能力,以适应以后出国留学的学习和生活。
阿薇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一向保持班级前三名,更为可贵的是这个孩子性格好,开朗、热情、自信、大方,颇受周围人的喜爱。
12岁时,阿薇与母亲以伴读的身份一起飞往加拿大,与在那里留学的父亲团聚,成为一名小留学生。阿薇所在的学校中国学生很少,上学第一天,阿薇走到哪里周围都有同学好奇的目光和议论,让她感到有些紧张,同时也有些兴奋和期待。
最初几天,阿薇完全听不懂老师讲什么,这是她上学以来第一次无法和同学一起讨论和回答问题,她急哭了。但是哭过之后,阿薇开始主动寻找各种机会找爸爸练习英文,她坚持使用有些蹩脚的英语和肢体语言积极地和老师、同学交流。在课余时间,阿薇还要花三个小时参加为外国孩子举办的英语补习课程。一个月后,阿薇和周围人的日常交流就基本没有问题了。
三个月后,她基本能适应老师的讲课节奏。一年以后,阿薇的英文成绩甚至得到了A-,数学、科学课程成绩全部为A。更可喜的是,由于阿薇从入学之始就主动、真诚、怀着感恩的心和同学交流,主动参与到同学的各种活动中,很快地就收获了真挚的友谊。阿薇完全融入了环境,成为集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阿薇可以说是适应良好的留学生们的一个缩影,阿薇的故事呈现了他们的大部分共同品质。从性格方面来说,阿薇性格开朗、乐于交往,在语言交流还存在问题的时候就能主动去和同学建立关系。善于独立思考,不易受外界事物的困扰,能够自己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依赖父母和其他人,即使有时同学不友好也不会耿耿于怀。因为个性独立,所以有较好的应变能力,在陌生的环境中有较好的适应性。他们的抗压能力比较强,马上能调整情绪解决问题。阿薇的自信也是适应良好的重要原因,让人愿意接近,这让其在融入环境的过程中常常事半功倍。
在人际交往方面,阿薇很主动,即使语言未过关时也不逃避,使用表情、动作乃至翻译工具一样可以同周围人建立关系。他们能够比较正确地认识自己,在新环境中调整自己的位置,调整好自己的社会关系。阿薇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得到帮助的时候总是能够积极地反馈,因此,周围的人会不自觉地就接近和帮助这些可爱、乐观的孩子。环境的接纳度高了,阿薇适应得更快,各方面的情况也就更好。
阿薇是在出国留学的孩子中融入环境比较顺利的例子,这样的孩子身上会有一些特质,语言过关,至少能进行基本沟通。性格开朗,社交上主动积极。面对困难,想办法解决,并坚定的执行。另外阿薇的生活环境还是优于阿轩和阿希的,毕竟父母在身边还是会有一些支持的。很多家长认为国内学习压力大,过于内卷,国外提倡素质教育、个性教育更利于孩子自身健康成长。
这个观点并没有很明显的错误,但实际上我们从刘承洛记忆重组中心的留学生来访者中了解到国外的课程压力其实并没有家长想象中那么轻松,还有一个家长忽略的问题就是孩子的个人能力与境外学习、生活匹配的问题,并不是成绩好就能够过好留学生活的,独立的生活能力、独立的心理素质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在留学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还是需要及时干预的,然后逐步完善她对于留学生活的各种能力,帮助孩子走过那段需要过渡、适应的过程,学习生活就会逐步走向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