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得了抑郁症,容貌焦虑,父母正确应对的方法

202211140737553 - 女儿得了抑郁症,容貌焦虑,父母正确应对的方法

阿萱是一名大学生,已经休学一年了。阿萱有着一米七左右的个子,圆圆的大眼睛,长长的眼睫毛,挺拔的鼻梁,跟电视剧的女主角有些形似,尽管有着加工过的痕迹,表情也颇为忧郁,却着实好看。在父母看来,阿萱到青春期后,心情时常阴郁。原本活泼开朗、喜欢热闹的她变得自卑而沉默,总是觉得自己长相难看。父母以为整完容会让阿萱重新恢复原本的性情,可整形做了几次她却依然不能找回自信和乐观。她甚至不参加社交活动,直到后来不去上学,几乎整天躺在床上,连饭都不愿意吃,甚至称自己没有希望,没有未来,不想活了。

 

 

家人意识到阿萱的心理可能出了问题。在来中心之前,阿萱已经在其他机构进行抑郁干预,但并没有什么起色。于是,几经辗转,阿萱妈妈带着阿萱来到刘承洛记忆重组中心。经刘承洛和阿萱妈妈沟通后,根据记忆重组干预模式,刘承洛判断阿萱为创伤记忆潜意识失调,是比较符合的。

 

 

那具体是什么创伤记忆?或者说,这个心理障碍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刘承洛觉得还是比较清晰的。在家庭方面,父女关系虽不算很僵化,但也不亲密。阿萱对父亲的感觉比较疏远,可能源于一些与父亲相关的创伤记忆。

 

 

阿萱对外貌的关注也异乎寻常,这一点有别于一般的抑郁症来访者。据家人介绍,阿萱说不上非常漂亮,但长相在同龄人中也属于中上等了,从小学习舞蹈和大提琴的她身材气质也非常突出,再加上穿衣打扮得体,家人从来不认为外貌在阿萱这里是扣分项。他们实在想不明白阿萱为什么会认为相貌丑陋而自卑。

 

在与阿萱的交谈中,她提到几年前,学校文艺演出的视频放在网上,其中有一个节目是阿萱跳独舞。几个网友评论说“舞跳得可以,只可惜长相有点对不住观众”,并公然讨论阿萱眼睛小、鼻子塌之类的。阿萱被深深地刺痛了。此后,她开始每天花很长的时间照镜子,一直盯着自己的眼睛、鼻子、下巴看,越看越觉得难看。甚至为自己以前的不自知而羞愧,她非常苦恼,开始回避与同学朋友的聚会。为了掩藏这些缺陷,她还用头发刻意挡脸,出门前化好妆,戴上大大的墨镜和口罩,并拒绝了所有的演出。

 

有位同班同学割双眼皮给阿萱带来了启发。她想着自己也可以通过整容手术来改变长相的“缺陷”。经过软磨硬泡,家人同意了,带着阿萱去整形医院做了开眼角和双眼皮手术。可她觉得手术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自己的眼睛还是很难看,甚至比手术前还难看!甚至忍不住地落泪。看着郁郁寡欢的阿萱,家人也很着急,就哄阿萱说,不满意咱再去做手术。

 

于是,阿萱开始频繁进出于整形医院。从开始割双眼皮、开眼角、接睫毛,到隆鼻,垫下巴,又到后来照着某女明星的样貌整。可随着动的地方越来越多,阿萱并没有像预期那样获得满足,她总是觉得手术做得不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她认为自己相貌丑陋,连多次整容也帮不了自己,并因此感到绝望。

 

阿萱对面部及身体过度关注,对美的追求要求完美,属于典型的躯体变形障碍来访者。外貌正常的人认为自己的外貌有缺陷,或对轻微的躯体问题过度担心,这种观念引起个人明显痛苦或影响社会职业功能。躯体变形障碍诊断标准如下,具有一个或多个感知到的,或他人看起来细微或很难观察到的外形缺陷的扭曲观念。在此障碍的某些时间段内,作为对关注外貌的反应,来访者表现出重复行为(例如,照镜子、过度化妆)或精神活动(例如,对比自己和他人的外貌)。这种扭曲观念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躯体变形障碍大多起病于青春期或成年早期,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2.4%,但因为识别率低,要经过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判断和获得专业的心理干预。现在追求美容整容的人越来越多,而这批整容人群中也包含躯体变形障碍的来访者。有调查发现躯体变形障碍的发病率在整形人群中可达3.2%,而这类人整形的结果就像阿萱一样,往往是不满意的。躯体变形障碍和强迫症有共同的遗传学基础,其中65%的相关表型可通过共同的遗传因素解释。

 

 

记忆重组心理干预认为,照镜子或一个关于自身外貌的念头激活了自身外貌丑陋的创伤记忆,进而选择性地关注并放大了外貌瑕疵或缺陷的部位,并认为这也是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样子,最终导致了对外貌扭曲的评价。阿萱照镜子越照越觉得自己丑就与此有关。我认为,与阿萱外表有关的创伤记忆均是非条件性刺激,可引起非条件性负性情绪反应,当其与身体的某些部分关联起来时,有关这些身体部位的评价也会变为负性。网友对阿萱相貌的评价也可以算是非条件刺激,使其产生了相貌丑陋的评价。

 

包括童年期的创伤记忆和不良生活事件可能干扰了她正常的心理发育,导致其在日后的活动中以扭曲的认知看待身体的不足。有些躯体创伤也可能导致一些没必要地对外表的过度关注。总而言之,对阿萱来讲,记忆重组干预是必要的,而长期持续干预对于减少复发也是必要的。

 

不过,刘承洛再次强调,我们只是提供了一种更高效更系统化的干预方法。而且阿萱个人的领悟和自知能力也比较好,通过记忆重组干预,她的所谓抑郁症实际上是有望疗愈的。据阿萱和她的妈妈后来反馈,她们认为这次面诊的收获很大,对刘承洛的看法和建议非常认可。她们决定先按我提供的思路,预约了下一次进行心理干预的时间,去面对阿萱多年的心结。

京ICP备20210250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