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雪是和妈妈一起来到刘承洛记忆重组中心的。阿雪妈妈说孩子最近很叛逆,在家里总是顶撞爷爷奶奶,也不听父母的话。当时刘承洛是有些诧异的,因为来到刘承洛记忆重组中心的孩子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本地进行心理咨询效果不好的孩子,甚至可以说相当一部分是疑难杂症,像阿雪这样因为叛逆、不听话来进行心理干预的,还是比较少的。
后来阿雪的妈妈和刘承洛说出其中的原因:阿雪的表姐患有重度抑郁,阿雪的妈妈了解了其发病和治疗的过程,并且开始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她明显地感觉到如果阿雪得不到有效及时的疏导,很可能会出现精神心理问题。对于阿雪妈妈的看法,刘承洛个人也是认可的,防患于未然是一种积极的意识。
通过与阿雪的交流,刘承洛得知,阿雪父母离异,现与爷爷奶奶、父亲和妹妹一起生活。她表示爷爷奶奶偏爱妹妹,自己则经常在家里受到他们的指责和管教,而向父亲抱怨时却总是得到这样的回复,“他们年纪大了,你容忍一下。”因此阿雪十分不服气,在家里时常顶撞爷爷奶奶。
家人长期的不尊重和强硬的态度,令刚步入青春期的阿雪难以容忍。她感受不到家人对她的爱,只能看到自己受伤害的“自尊”,如同只看到白纸上的黑点一样,这个黑点的墨渍在她的内心越来越浓重。因此,她误把“叛逆”当武器,以为这样可以狠狠回击爷爷奶奶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阿雪的叛逆心理其实并不严重,事后,我和阿雪妈妈有过沟通。阿雪妈妈说,自己也知道阿雪的叛逆程度不是很严重,但家里所有人都不擅长和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沟通,这样的情况再持续下去,会越来越糟糕。其次,她认为青春期的叛逆是一种坏现象,阿雪理应接受心理干预。
站在心理学的观点来看,青春期孩子出现叛逆是一个阶段的开始。叛逆是生理成熟、思维能力提高的表现,也是自我同一性发展的体现。青少年在叛逆中寻找“我是谁”,所以这段时期的来临总伴随着叛逆、敏感和对抗。
其实,青春期也可以用变化、自我和独立来形容。青春期,是孩子脱离幼稚走向成熟,开始探索自我、寻找自我价值的关键时期。每个正常的孩子都会经历这一阶段,如果在这一时期,孩子出现了言行上的叛逆,家长大可不必觉得如临大敌,这样可能会激发孩子更强烈的逆反心理。
有些孩子叛逆,在学校会表现出反常行为,比如厌学、性格与情绪的突然转变等,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这些异常,便可以考虑主动与其沟通,了解叛逆的原因。
在这里,家长要避免直接的批评教育,先向孩子陈述自己的观察与感受,例如“我发现你最近心不在焉,感到很担心,你愿意跟我谈一谈吗?”这是在向孩子释放你在关注他的信号,同时表达了你对他的关心,有利于建立良好关系,孩子对你吐露心声的概率也大大增加。
有些孩子叛逆的主阵地不在家庭而在学校,那么家长掌握的信息有限,大多通过班主任叙述得知。但作为一个心理干预专家,我们要保持客观中立原则,不能立即将家长所言视为真相。信息最主要的来源就是孩子本人,我们要允许他们发声,说出自己的“不舒服”,且不加任何评判,在充分共情的基础上,才能得到他们最真实的想法。建立良好关系、充分掌握信息的下一步,就是要综合信息找到孩子叛逆的创伤记忆。
阿雪的情绪起伏、叛逆也只是外在表现,在心理干预过程中,她有很多与家庭、学校相关的创伤记忆,并且有部分认知开始偏激甚至扭曲。
阿雪的叛逆缘由主要是家人未能满足她被尊重的需要。缺乏尊重,学生易出现顶撞或冷漠,其他情况如:缺乏关爱,易导致行为不当或早恋。家长存在不合理期望,易导致厌学,过度焦虑,甚至自暴自弃,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判断。
如果家庭中给予的“心理营养”充足,要及时注意孩子的认知上有无出现忽视与偏差,例如阿雪忽视了家人对她的关心,一直为自己偶尔被刺痛的自尊难过,出现了创伤记忆。
叛逆是学生对家长反抗的一种表现,如果日常沟通中家长不能理解学生,那么学生只好采取更为激进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需要。然而这种方式基本上是无效的,只会破坏亲子关系,伤害家人感情,父母甚至无法理解孩子的突然转变。这个时候是需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的,帮助孩子树立正确认知。
心理干预的过程中,我们虽然希望孩子能够发现自身的错误,及时改正,但请不要预设回答,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觉察到叛逆的不妥,而不是需要一个口头承诺。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在沟通时心中有正确答案,所以孩子回答错误便批评,这是不可取的。其实感受是主观的,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我们对孩子进行记忆重组,是想让他从潜意识里发生改变,这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帮助来访者自发形成良好的思考逻辑,形成正确认知。在认知上能客观看待,用理性来支配行为。
另外,我们会帮助家长认识到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性,以及自身教养方式的不当之处。建议家长主动学习各类亲子沟通方式等父母心理知识,帮助其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家成为学生内心安定的避风港而不是风暴源。
家长一定要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生的叛逆一般都不只是个人因素导致的,家庭与学校作为青春期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面对误入“逆”途的学生,应当细致而又理性,共同帮助孩子完成青春期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