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为什么会出现消极想法?家长需要知道的原因

202301040755501 - 儿子为什么会出现消极想法?家长需要知道的原因

室外的温度慢慢地降低了,刘承洛坐在沙发上感受着室内舒适的温度,看着手中阿元的干预记录,阿元的面容浮现在我的脑海中。阿元的性格外向,头脑很灵活。阿元的父母经营着一家企业,经济上比较富裕,对于阿元的期望也比较高,从小就帮他规划好之后的生活。阿元小时候在班级上很活跃,表现很突出,这让他经常受到同学的孤立和围攻。他的内心对自己说以后一定要做个普通人。

 

 

阿元进入中学后,他在班级上尽量表现中等的水平,不会引起其他同学的关注,这让他的内心有了一些安全的感觉。但同时他看到其他同学出尽了风头,内心中又感到十分的不公平。在自己独处的时候,他的能力才会发挥出来,还记得有一次在火车站他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转乘到另一列火车上,这让他的记忆很深刻,对自己的表现也很满意。

 

 

 

在高考的时候,阿元真实地表现出自己的实力,他的成绩让班上的同学都很吃惊,可以让他进入重点大学了。在他的内心里这个时候是人生中属于自己辉煌的时刻。

 

 

 

阿元进入重点大学后,他想和之前一样隐藏自己的实力,不引起同学的关注,这个时候他发现学业的方式出现了变化,许多同学在上课的期间很难记住对方,而且转变成为需要小组独立完成的项目模式。这让阿元感觉到了自己矛盾的心理,当他显得很出色的时候,同学根本无暇顾及,想保持中等的能力水平却不能按时的完成项目。阿元的心态开始出现了失衡,只有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才能够让自己的心情平复。

 

 

“我现在就想自杀,不想活了,怎么办?!”很多被诊断为抑郁症、双相障碍的来访者,可能早就有自杀的想法了,但或许是不敢,或许是不甘心,或许是考虑到父母和家人,他们没有真正选择轻生。他们之所以提出上面的疑问,往往是因为刚刚遇到了一些事,他们的多重性病理性记忆被大量激活了,产生了严重的灾难化思维,想自杀的冲动就更强烈了,但仍有一点理性。

 

能发出这样的疑问,说明他们内心仍有求救的愿望,只不过创伤被激活时真的太痛苦了,忍不住想到了死亡。所以,那该怎么办呢?!怎么才能让自己没那么痛苦?无论是来访者本人,还是来访者的父母、家人、朋友,如果来访者曾出现过以上这种自杀念头的话,希望你们能认真阅读以下建议,积极地行动起来,这很有可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第一,来访者本人要意识到“我想自杀”这种想法的根源,这源于我们一直以来遭受的多重性病理性记忆,而出现这个念头的时候,通常就是这些创伤被激活了。刘承洛通过临床心理干预,尤其是大量的记忆重组技术(MRP)临床实践发现,抑郁症、双相障碍来访者遭受过大量来自原生家庭、学校的多重性病理性记忆,有的病理性记忆还可能来自互联网或社会。

 

比如父母比较粗暴的教育方式,老师严厉的辱骂和惩罚,同学们的排挤嘲笑,甚至遭遇校园暴力等等,只要来访者们想起来仍觉得委屈、难受、生气的,都属于多重性病理性记忆。当然,除了来访者们在外显记忆层面还记得的以外,通常在内隐记忆层面还有很多创伤,尤其是幼年、童年时期发生的,也对我们的精神心理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

 

当这些病理性记忆不断累积,来访者会感到越来越低落、压抑;当遇到外界一些刺激,大量的多重性病理性记忆被激活时,来访者会感受到强烈的负面情绪,内心非常痛苦,再加上以前接触过关于自杀的信息和新闻,就很容易想到通过死亡来摆脱痛苦。用精神医学的话来说,这可能处于重度抑郁发作状态,常见于抑郁症、双相障碍。这时的来访者,其实是被多重性病理性记忆导致的强烈负性情绪“控制”了。

 

认识到以上关于自杀念头的来源和本质,有助于我们再恢复一些理性,更有可能摆脱这种“控制”。第二,有强烈的自杀念头这非常危险,我们最好马上求助!常见的求助办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向身边信任的人求助,比如家人、老师、朋友、心理咨询师,甚至可以是知心的网友。向他们倾诉一场,得到他们的理解、安慰和引导,非常有助于我们释放负性情绪,从这个状态中抽离出来。

 

那如果这种办法行不通,在身边找不到这样的人,或者求助失败,那还可以用第二种方式,打给一些权威的心理危机干预求助热线。现在网上的信息参差不齐,时效性也不强,网上说的很多心理危机干预热线都已经失效了,有的打不通,有的接线人员专业素质欠佳。希望来访者们理性对待,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不要陷入灾难化思维,目前社会上这方面的专业、优秀资源确实是比较稀缺的。

 

所以,建议来访者平时可以留意、收集有效的热线资源,并最好提前核实它们是否真实有效和接听时间,以备不时之需。总之,无论通过哪种方式,我们千万不能坐以待毙,要尽快用正确的方式释放强烈的负性情绪,不要被这个状态困住太久!不管大家通过什么方式,最后强烈负性情绪得到了初步缓解,心理危机暂时解除,也就是心里好受点了、又没那么想自杀了,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这件事就过去了。

 

尤其是一些家长,孩子想自杀时,他们担心得要命;孩子的情绪好不容易平复下来后,他们才松了一口气。虽然他们很担心孩子再次想自杀,但又不敢跟孩子谈这个话题,也不知道怎么谈,有的父母甚至还对此很忌讳。这些父母有种侥幸心理,不去解决根本上的问题,但又盲目希望孩子再也不要出现这样的心理危机。

 

不管父母持有什么样的心态,希望来访者们自己不要盲目乐观,掉以轻心。在我们的情绪比较平稳之后,一定要重视心理根源上的问题,尽量想办法重组自杀念头背后的多重性心理创伤。具体来说,第一点,如果自杀念头很强烈,频繁发生,我们最好先借助规范的精神科治疗,快速改善情绪,这能救命。比如规范服用精神科药物,必要时可以考虑接受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

 

如果有的来访者从来没有看过精神专家,没有确诊的,或者一直没有规范治疗的,这一步就更加重要。第二点,我们还要努力争取父母的理解,引导父母掌握高效的科学精神心理学知识,尽快改变跟我们的相处方式。如果父母能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跟我们改善亲子关系,爸爸妈妈之间也改善关系,整个家庭氛围变得融洽,这相当于有效的自我家庭治疗,对重组我们的多重性病理性记忆非常有利。

 

第三点,如果能跟父母改善亲子关系,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帮助后,可以跟父母一起深入分析自己患病的心理根源,尽快确定适合自己的康复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尽量掌握一些科学精神心理学的知识。比如精神医学和主流心理学的局限性,如何看待抑郁症、双相障碍这些诊断。

 

我们最好知道精神科药物和主流心理治疗的利弊,比如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不同流派的心理治疗适合哪些群体。如果我们是学生,最好还要对学习障碍的形成和解决办法有一定了解。很多抑郁症、双相障碍学生来访者都有学习障碍,如果程度严重的话,就算情绪稳定了,但学习能力还是难以恢复,学不进去,这又会反过来导致我们情绪波动。寻找、对比治疗方案时,以上知识都很重要。如果我们因为病情,暂时难以集中注意力,可以让父母深入了解,然后跟我们讲解。最后,希望来访者们对病情不要灾难化思维,不要陷入悲观消极。

 

很多来访者觉得自己反复发作,病情好好坏坏,再加上很多专家都说这个病很难治,是“慢性复发性脑疾病”,那岂不是一辈子都好不了了?一想到这,很多人未免心里绝望。其实抑郁症、双相障碍的康复,并没有这部分来访者想得如此悲观。只要有科学的方法,并基本具备3个条件(主要的多重性病理性记忆得到较大程度的重组、重建良好的家庭关系、塑造出越挫越勇的逆商),来访者完全有望走向真正的康复。

 

抑郁症、双相障碍的康复是一个过程,如果接受主流的精神科治疗和心理干预,速度是会慢一些,但只要方向找对了,慢就是快。如果我们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还能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家庭治疗,增强自我觉察能力,这能明显地加快康复,更快实现减药甚至撤药。最后,希望来访者们对康复要有坚定的信心和信念,如果下次再出现强烈自杀念头,甚至可以将这篇文章翻出来看一看,哪怕起到转移注意力的作用也行,接着再勇敢地去面对、解决问题!

京ICP备20210250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