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阿玲妈妈发过来的信息,阿玲的身影浮现在刘承洛的脑海中。阿玲的母亲对她的管教很严格,对她的期待也很高,阿玲因此从小就有很大的压力。阿玲在进入小学后,由于妈妈的原因,班级上的同学对她有些孤立,集体活动的时候,阿玲经常是自己一个人进行的。阿玲从小就很喜欢读书,在小学的课间休息的时候,她都会把时间花在读书上面。她读了各方面的书籍,这让她感到周围同学的想法有些幼稚。
阿玲进入中学之后,她的想法比之前更加复杂,会用成年人的方式去应对同学。阿玲周围的同学感觉到她想法有些偏激,很难和同学的想法取得一致。阿玲对于同学的意见毫不在意,在班级上还是和之前一样独来独往。阿玲的妈妈对于学业成绩的看重,也成了阿玲在意的地方,她对自己的学业成绩很看重,但在班级同学的面前又表现出毫不在意的态度。随着班级同学在学业上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阿玲的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每天都会想起自己学业落后的时候,妈妈表现出来的不满。阿玲心里的痛苦没有一个可以倾诉的地方,慢慢地她对于学业感到十分恐惧,出现了行为问题。
阿玲曾被诊断精神心理障碍,病情非常严重。由于阿玲症状多、病情复杂,我们分享了第一、第二和第三篇,分别对应其记忆重组的前3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针对她感受到非常压抑、抑郁情绪和幻听的精神病性症状,以及头痛、失眠、胸闷等躯体化不适症状进行处理,找到了背后的多重性病理性记忆,进行了高效重组。第二阶段主要处理了她的不安全感、强迫行为、味觉失调、与妈妈的不良亲子关系,以及她特殊的“病理性学习成瘾”症状。经过上述记忆重组干预,阿玲的上述症状大幅度缓解,像幻听、失眠、头痛等症状还消失了,一家人都觉得她的病比之前好了很多,他们决定先回家观察。可是,阿玲面临复学时情绪又波动了,一提学习就激动,有明显的“复学恐惧”。
刘承洛用记忆重组处理了她学习上的病理性记忆,她能复学了。可好景不长,还没完全康复的病情、以及高考压力让她又陷入了焦虑,无法自制地疯狂学习(病理性学习成瘾),不懂得劳逸结合,学得很痛苦。而且,她跟母亲的亲子关系还是不好,内心对妈妈有抵触。这些是我们第三阶段主要处理问题。第三阶段后,阿玲原定的心理干预方案终于结束了。她通过了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成功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她还学古筝,考驾照、减肥成功,状态非常好,“考上大学后一定自杀”的想法再也不提了,她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其父母和我们都为她感到非常开心。
迈过高中这道坎,对阿玲来说意义重大,对于她的康复而言,也非常有利。不过,根据我们接诊过那么多学生来访者的经验,她上了大学之后,进入新的环境和角色,肯定还会遇到一些难题,情绪可能还会波动。虽然波动幅度不会像病情严重时那么大了,但很有可能仍需要我们的紧急心理干预。
这是真正走向康复的必经阶段,我们也愿意在这个阶段继续给她引导,成为她康复路上的社会支持体系之一。果然不出所料,阿玲上大学后因为专业、人际关系再次出现情绪波动。但我们及时介入并提供引导后,她跨过了难关,终于真正地走向康复,并变得更加成熟、有智慧。阿玲到大学报到,所读专业是学前教育,从此开启了新生活。但很快,阿玲妈妈说女儿开学没几天,情绪出现了一些焦虑、低落,说自己一无是处,害怕无法正常上学。不过,阿玲的自我调整能力明显有进步,这次她没有纠结太久,很快就恢复过来了。
阿玲还跟妈妈说,“我总觉得自己还没完全康复,这是不是处于康复期的正常反应?我好想见刘承洛,希望每年寒暑假或者节假日能见他们一面。”阿玲妈妈虽然觉得不好意思,但她爱女心切,请求刘承洛能否每年安排时间与阿玲见一次面,持续地给她一些人生指导。
看到阿玲妈妈的信息,得知阿玲已经上大学,刘承洛真的非常高兴!其实,阿玲毕竟才从病情最严重时走出来没多久,又到外地上大学,有些不适应和焦虑,完全是正常的。而且她高中因病休学,好不容易考入大学了,但年龄比同班同学大了几岁,这个客观因素也会增加她的心理压力。
虽然目前她的抗压能力还是较弱,高逆商还未真正培养起来,焦虑时仍出现一定的灾难化思维,但也有了一定的情绪自我调整能力,这值得肯定。而且,阿玲提出“每年跟我们见一次面”,这说明阿玲对我们高度信任,还意味着她遇到困难时懂得向外界求助了,不再自己硬扛,不断自我施压。我们也很乐意提供指导及帮助,帮助其更好地康复。不过,她遇到问题时可以先不着急过来找我们,而是借助微信、电话等方式进行远程沟通,说不定问题就解决了。可如果觉得状态非常差,电话、微信解决不了,这说明问题背后还有不少多重性病理性记忆,又或是遭受了新的病理性记忆无法自我疗愈,可以考虑再次前来接受记忆重组。
刘承洛把以上想法告诉了阿玲妈妈,她非常高兴,并向我转达阿玲的感谢。时间又过去了2个月,阿玲妈妈说这期间内阿玲情绪稳定,跟同学们能够和谐相处,还当了宿舍长,负责组织7个舍友管理好宿舍事务。她学习也很用功,还报了专升本,父母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虽然她当时没有太多情绪上问题,但还惦记着跟刘承洛的见面,很希望能把读大学的喜悦分享给我们,并得到我们的认可和鼓励。阿玲妈妈说,女儿甚至将我当成了她的人生引路人。
可很快,阿玲再次出现了病情波动。阿玲妈妈说,女儿感到疲惫、情绪十分低落,持续了一周仍没调整过来。阿玲父母非常担心,觉得女儿可能在学校太累了,提议阿玲周末回家休息、放松一下,但阿玲不愿意。我问阿玲妈妈,原因是什么?发生了哪些事?有没有深入与孩子沟通过?妈妈说,在学习上,阿玲不喜欢所读的专业,但仍然要求自己用功去学,所以压力很大,最近吃不好、睡不好。在人际关系上,阿玲也不是很开心,尤其是当了宿舍长后,觉得经常要带着笑脸去迎合宿舍里的每个人。另外,阿玲班里有一位同学得了抑郁症,有一次突然病情发作、情绪失控,在学校里又哭又闹,同学、老师们议论纷纷,甚至有人歧视这位同学。阿玲看到了心里不舒服,同时也担心自己曾患病的事被同学、老师知道,自己也会遭到歧视。阿玲妈妈希望我能给阿玲提供一些指导,我答应了。
但两天后,阿玲妈妈又说阿玲的状态还是不好,说她累得不知道该如何调整了,但又不想向学校请假,担心多请假一天,以后就永远都上不了学了。刘承洛意识到阿玲的问题背后可能还有其他深层面的多重性病理性记忆,最好再次接受记忆重组。阿玲跟妈妈很快又到北京来了。阿玲和刘承洛见面时,情绪比较稳定。她说对比之前,自己的病确实大幅度缓解了,但现在又遇到了困扰。
“我觉得我是为了别人而活,没有自我,搞到心身疲惫,但又不知道怎么办。而且我总是不敢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然就会很自责”,阿玲一脸愁容。我针对阿玲“缺乏自我、不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问题进行处理,在深度潜意识下找到了相应的病理性记忆事件:第一个病理性记忆是阿玲上小学时,她第一次独自去学校附近的小卖部买东西,蹦蹦跳跳地非常开心,她指着货架上层的泡泡糖,向老板示意要买。阿玲拿着泡泡糖回到妈妈办公室,特别高兴。妈妈说,“我看你的手指刚刚一直往上指,原来是要买泡泡糖啊。”阿玲一下子懵了,“妈妈怎么会知道的呢!”她心里很慌,觉得自己被妈妈监视了,并产生了扭曲的认知,“原来妈妈时时刻刻都在盯着我,我不能去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情!”
第二个病理性记忆事件是阿玲妈妈不尊重她的教育方式。阿玲妈妈性格强势,经常不顾女儿感受,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阿玲。有一次阿玲与妈妈逛街,阿玲看中了一个手镯,但最后妈妈非要给她买了一条项链,阿玲内心非常失望。她觉得妈妈做事的目的性很强,从不询问她的意见,经常执行完了才“通知”自己。她觉得跟妈妈在一起时心很累,没有半点她想要的母女亲密无间甚至像“闺蜜”一样的感觉。
第三个病理性记忆是来自亲戚长辈们的不理解。阿玲生病后,内心特别渴望康复,也希望得到亲戚长辈们的鼓励和关注,可大人们却总说“你生病都是自己作的”、“你父母太溺爱你了,你太任性了,这病就是惯的”。这导致她现在虽然逐渐走向康复了,但还是不敢去做想做的事,否则就会想起他们说的“你不能太任性了”这一类话语。阿玲生病后,内心特别渴望康复,也希望得到亲戚长辈们的鼓励和关注,可大人们却总说“你生病都是自己作的”、“你父母太溺爱你了,你太任性了,这病就是惯的”。这导致她现在虽然逐渐走向康复了,但还是不敢去做想做的事,否则就会想起他们说的“你不能太任性了”这一类话语。
第四个病理性记忆是上大学后形成的。阿玲因病耽误了4、5年,这期间几乎没有与家庭以外的人交流过,跟社会有所脱节,言谈举止也跟大学同学有点格格不入。但阿玲很想跟同学们打成一片,所以她伪装自己,强迫自己向同学靠近,但这个过程中她的表情、情绪都是刻意的,这导致她觉得失去了自我。
第五个病理性记忆是阿玲生病后,父母因为四处求医,花了不少钱。她父母以前会经常唠叨经济上的压力,但后来知道要照顾女儿的感受了,刻意不在阿玲面前提经济上的压力。但懂事的阿玲其实都明白,她知道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所以生活上非常节俭,不愿意多花家里的钱,遇到一些她喜欢的东西和活动,可只要涉及钱的,她都克制自己不去购买或参加。我将以上病理性记忆事件一一重组,并纠正了阿玲一些错误的、扭曲的认知。
比如,在第一个病理性记忆事件中,阿玲在深度潜意识下想起来,其实那间小卖铺就正对着妈妈办公室的窗口,阿玲妈妈时不时就会往窗外看一下,并非有意监视阿玲。而且阿玲妈妈已经意识到要改变家庭教育方式了,也更懂得尊重女儿的感受了,阿玲没必要因为担心被妈妈知道,而刻意不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她现在是大学生了,只要不去伤害他人,不违反法律、校规和道德规范,客观条件又允许的话,完全可以去做喜欢做的事情的,不需因此感到愧疚。
还有非常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不仅要敢于去做喜欢的事,有一些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但又不喜欢做的事情,也要克服困难去做,这是实现人生目标的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至于家里的经济情况,目前是一时难以改变的事实,但随着父母继续工作,她也步入社会,这个问题肯定会解决。那现在阿玲要学会接受,然后努力学习,提升能力,也能让父母对她越来越放心,降低父母的焦虑。
这次记忆重组后的第二天,刘承洛还对阿玲进行了一次强化认知干预。阿玲说她希望与父母的亲子关系更加亲密,“我老爸虽然有时也会给我一些引导,但他工作太忙了。我老妈虽然陪伴我比较多,但我跟她之间,还是找不到那种母女同心、情同闺蜜的感觉,唉!”在人际关系方面,阿玲说自己年龄同学大了好几岁,总感觉同学们很幼稚,找不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再加上她生病后,很少与同龄男性相处,“我觉得男生的思维更有逻辑性和理性,女生就更感性一些,我高中以后就很少跟同龄的男生交流了,我现在觉得我的思维很单一,只有感性了”。刘承洛先对阿玲的感受表达了理解,然后引导她也要学会理解父母,他们也曾遭受过来自原生家庭的病理性记忆,家人之间互相理解。
才能更有利于营造出良好的家庭氛围。阿玲说她理性上明白,但仍然希望父母能接受自己偶尔的情绪波动,并且多带自己出去旅行,到处走走。刘承洛答应阿玲,我会向其父母转达,也会督促其父母持续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至于她和同龄人的社交问题,我告诉她,其实她与绝大部分同龄人甚至是大部分人相比,她都有了一段独特的患病经历,这令她的心智、思想,乃至人生追求都与他们有较大的差别。所以,她在这个阶段找不到能交心的朋友,这非常正常,也不是她个人或者社交能力的问题。
再加上,因为她生病期间跟社会有一定的脱节,比如现在还不会用手机点外卖,也不刷抖音,她需要一些时间慢慢适应,积极去接触这些新事物。在这个过程中,或许就能找到与同学的共同话题了。随后,我又跟阿玲父母单独沟通,特别是让阿玲妈妈意识到女儿现在缺乏知心朋友,那她就要努力担起这个角色,学会跟女儿有更多情感上互动,把女儿当“闺蜜”一样来相处。
而且,阿玲在不断成长与进步,再加上在深度心理干预的过程中,她接受了来自我的一些积极的、有智慧的人生感悟,这都会使她更加成熟、睿智。那如果父母没有意识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话,就很有可能跟不上孩子的步伐,亲子之间自然就聊不来了。我希望阿玲父母能不断拓宽认知边界,争取与阿玲有精神层面的交流,积极引导女儿成长。
接受完紧急心理干预后,阿玲和父母就回去了。阿玲状态都比较稳定,有时还主动找我反馈近况。她说有时候回忆起从前,就像是做了一场梦,“对于小学、中学经历过的事情,我的记忆变模糊了,虽然仔细想是能想起来的,但总感觉恍惚,就像我做了一个梦,好像一下子就上了大学一样,到现在还是有点不敢相信。”我告诉她,这是因为她在小学、中学经历了太多病理性记忆事件了,现在大部分都得到记忆重组,她不再耿耿于怀了,所以会有种记忆模糊的感觉。
阿玲说,“您说得对,我从小到大都没有多少快乐的记忆,几乎都是创伤和痛苦,现在创伤和痛苦几乎都没了,我面对这个新的人生,肯定需要一个适应过程”。随着阿玲在大学里继续学习成长,她需要我给予引导的困难时刻已经越来越少了,我们为阿玲做了这么长时间的深度心理干预,她在思想、心智、为人处事上都得到较大地提升,只是需要在后续生活及学习中才能慢慢呈现出来。很快,阿玲迎来了她上大学后第一次重大考试——期末考试。
阿玲妈妈说女儿有点紧张,是否可以服用一些抗焦虑药来缓解负性情绪。我给出了以下3个建议:第一,若阿玲愿意并认为有必要的话,可以短期适当服用低剂量的药物“心得安”,这种药主要是用来降低心率的,但也具有抗焦虑作用,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第二,可以考虑服用短效抗焦虑药——阿普唑仑,该药抗焦虑的效果显著,但有一定的依赖性,一般服用不宜超过一个星期。第三,如果阿玲不想吃药,也可以使用一些缓解压力的方式来自我疏导。阿玲和妈妈都选择了第三个建议,我便将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都教给了阿玲。
刘承洛还告诉阿玲,其实大部分人在重大考试前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所谓“考试面前,人人平等”,她千万别把考前适当的焦虑反应当成病情复发了,这更容易陷入更加焦虑的情绪中。阿玲说她明白了,并答应我会努力调整好心态,积极努力,顺其自然!没过多久,阿玲妈妈兴奋地发来喜讯,阿玲期末考试顺利通过。我也为她感到高兴!
阿玲妈妈还说女儿拿到了校级一等奖奖学金,阿玲升上大二后,她更加成熟理性了。她意识到大一时的自己还沿用高中时的学习方法,对所有学科都非常认真对待,以至于压力非常大。
现在,她有意识地将学习重心放在那些对未来职业规划有帮助的专业课上,也不再随大流去考各种各样的证书了。
而且,她决定改变此前的计划,暂时放弃专升本,而是考取教师资格证及教师编制,先就业,再继续提升学历。阿玲觉得这条路比较适合自己,并相信只要努力去做,她有能力获得一定的成绩。阿玲父母也非常支持这个决定,“无论女儿将来走哪条路,我们都会给她理解、支持。”刘承洛也赞成她的计划,至少这样不愁找不到一份好的工作,她的父母会更加放心,她逐渐经济独立后,自信心也会进一步提升。
而且,工作和学习并不冲突,只要她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仍有很多机会,比如可以通过自考本科、考研等方式接受继续提升学历。阿玲回复,“谢谢您,我一定会继续提升自己的”,还说她现在在学习上不会急于求成,而是努力打好基础,才能不断累积,最终有质的飞跃。我问阿玲,现在学习还会不会觉得焦虑、有压力。阿玲说不会,“我手机上只有学习软件,没有游戏,但我不觉得学习是累活,相反,我觉得能够学习到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乐此不疲!”
阿玲与父母的关系也更亲密了,会通过生活小事去表达对父母的爱,比如在家做好饭,让妈妈下班一到家就有热腾腾的饭菜吃;比如跟父亲一起出门的时候,她主动开车,让爸爸休息一下。阿玲爸妈十分感动,非常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刘承洛看到阿玲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有条不紊,思想也十分成熟,再回想起她生病时的状态,心里特别踏实、幸福。
阿玲回想起自己的成长经历,她以前觉得父母总要“控制”自己,但现在她能够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了,“我能康复,离不开父母的不离不弃,还有您的帮助”。“我以前被诊断过双相障碍,这属于重性精神病,我本来以为这辈子都摘不掉这个标签了。但这么难熬的日子我都走过来了,人生中其他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我很开心看到阿玲的逆商在不断提升,们相信阿玲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支持,她的人生一定会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