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应对孩子的社交恐惧?

202211140737554 - 父母如何应对孩子的社交恐惧?

窗外的阳光照进中心,我看着手中阿颖的干预记录,阿颖的身影浮现在脑海中。阿颖的父母对她的生活照顾得十分周到,她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比较差。朋友对于阿颖来说就像陪伴在自己周围的玩偶一样,她对于友情的感觉很淡漠,周围的朋友也觉得和她相处很难。

 

 

阿颖的文字能力很好,进入中学后,出于对自己优势能力的自信,她在班级的活动中表现得很突出。她对于其他同学的眼神和表情很敏感,但是在内心里的冷漠又让她感觉不到对方的心情。阿颖无法平复对方的心情,也无法应对来自于同学的攻击行为,这种无力的感觉让阿颖对于与同学相处产生了恐惧。

 

 

 

孩子为啥不愿社交?共情、倾听、积极引导。第一种情况,孩子的社会功能受损,但家庭的角色和交流功能还算正常,生活基本能自理,也跟父母有较多交流。这往往说明孩子的病情不算很严重,而且跟家人的亲子关系也还可以,父母应感到庆幸。可是,这种“关系好”有可能是表面的,或者是暂时的。孩子跟父母的交流可能只止于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的层面,缺乏更深层次的交流。

 

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其实不愿告诉父母。而且,如果孩子的病情不断发展,孩子感到更加绝望时,就有可能出现较大的亲子冲突,亲子关系变得恶劣。所以,即使孩子现在看上去还可以,父母也要积极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争取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其更深层次的心理问题,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孩子加快康复,恢复社会功能。具体来说,父母要利用“良性沟通三部曲”——共情、倾听、积极引导,多与孩子交流,了解其不愿意社交的真实想法,寻找这背后可能有哪些多重性病理性记忆,并有意识地去重组。比如,孩子可能会说,同龄人都在上学,自己却休学了。

 

这样走出去让别人知道了会“很没面子”,觉得自己弱爆了。这种想法其实完全可以理解,很多大众对于精神障碍仍有偏见,容易指指点点、背后议论。换了是大人得了抑郁症没法工作,也一样会有这样的担心。所以,父母要跟孩子共情,理解他们的难为情,更要理解这背后的自卑、焦虑和扭曲认知——我不如别人,我远远落后了,别人会瞧不起我的。父母可以这样告诉孩子,他们有这种想法是很正常的,很多得了抑郁症、双相障碍的学生都休学过,担心落后于同龄人。就算是复学后,他们也担心自己的年龄比同班同学大,学习跟不上而被嘲笑或轻视。而且这些担心真的有可能发生,小部分素质较低、本身也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同学甚至是老师,可能真的会瞧不起孩子。

 

可是,从一生的高度和长度来看,这都是暂时的,只是短暂的某个人生阶段,而不是结果。那些与我们三观不合的同学、老师,只是人生的过客,往往一毕业就再也看不到他们了。相反,如果一家人经过努力,积极配合专业的治疗,孩子的病真正地康复后,这段患病经历会转化为人生财富。孩子的心理年龄和逆商会超过大部分同龄人,心态更成熟、睿智,甚至能实现“弯道超车”。

 

另外,有的孩子很可能在以前人际交往中,遭受过多重性病理性记忆。父母一方面可以引导孩子回忆并说出来,然后父母给予共情、倾听、积极引导。另一方面,父母要深入看到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受挫,是否与自己的家庭教育不足有关,如果有,父母一定要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

 

比如刘承洛接诊过的来访者阿玲,她的妈妈非常注重培养女儿的“人脉”。妈妈的初心是好的,但没有掌握科学的方法。她不顾女儿意愿替其选择朋友,还总是逼迫女儿给不喜欢的老师、同学送礼示好。最后适得其反,阿玲不但没有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技巧,还形成了“讨好型人格”,遭受了大量来自人际关系的多重性病理性记忆。除此之外,父母还可以跟孩子深入讲讲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法则。

 

包括最常见的“你想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掌握这个法则的人情商高,更懂得换位思考,用礼貌和尊重的方式与别人相处。“我这样待你,你也要这样待我”。这个法则强调的是双方平等,这本来没有错。但如果总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认为别人必须像自己付出的那样来回馈自己,就很容易失去理性。当别人做不到,我们会悲伤、愤怒,并引发人际矛盾及冲突。这是人际关系中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最常见原因。“别人希望你怎样对待他,你就怎样对待他”。这个法则是把双刃剑,要拿捏好分寸。对于身心健康的成年人而言,能使其更容易获得别人的认可,做到左右逢源,对其实现自己的目标有帮助。

 

但对于青少年群体来说,尤其精神心理障碍来访者而言,这很容易使他们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而去迎合、讨好别人。这种“讨好型人格”反而容易加重心理压力,并更容易遭到欺凌。所以,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是在不触碰自己内心原则的基础上,适当满足别人的心理诉求,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但对于青少年来说,这要求有些高。

 

所以,刘承洛建议父母在教育儿童、青少年时,只需让孩子掌握基本法则即可。并引导孩子把主要精力放在努力自我提升上,同时加强自我反省能力,较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必要时也要学会保护自己。如果发现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有走了极端的法则,则一定要警惕,积极引导,慎防孩子继续遭受人际关系上的多重性病理性记忆。其实,在青少年成长阶段,能力和知识的积累比社交关系更重要,因为这是自信的主要来源之一。孩子有了基本的自信,人际交往才能更加顺利。

 

所以,如果孩子反问,“老爸老妈,你们跟我说了一大堆,就是为了让我出门社交吧”。其实真不是,以上引导是为了让孩子更理性地看待患病经历和社交这件事,具备更有智慧的认知,这有助于加快康复。当孩子有了积极的心态,也不再过分在意外界的目光后,出不出门社交根本不是个问题,还能留有更多时间专心学习,提高实力和自信呢。所以,父母引导孩子的同时,自己也要放宽心态,学会降低对孩子的要求,不要急于让孩子出门社交。

 

除此之外,像刘承洛上面说的,这种情况的孩子往往遭受过来自学校的、较多的多重性病理性记忆,有严重的学习障碍,比如想学学不进去,一提到学习、学校就烦躁等。父母最好积极学习关于学习障碍的知识,了解孩子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以及科学的应对方法,帮助孩子重新找回学习状态,才更有希望复学成功。第二种情况,孩子的社会功能与家庭的角色和交流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孩子除了不愿出门以外,跟家人的交流也很少。这说明孩子很可能遭受过不少来自父母的多重性病理性记忆,内心对父母有较大排斥,亲子之间有明显的隔阂。

 

这时,更重要的是先改善亲子关系与家庭氛围,先让孩子愿意在家里多说话。比如,夫妻之间要停止互相抱怨和争吵,父母要停止指责孩子,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尽量不在家里唉声叹气、以泪洗面或发牢骚。还有,父母要有意识地寻找,自己到底在什么事情上对孩子造成过心理伤害?若找到了,最好真诚地向孩子道歉,并持续做出改变和提升。父母若能做到这一点,相当于一场有效的自我家庭治疗,十分有利于孩子病情的康复。

 

与此同时,父母要有意识地营造轻松、融洽、温暖、有爱的家庭氛围,孩子才更有可能从自己的小屋中走出来,更愿意与父母交流。也就是说,这时孩子的病情已经明显好转,达到了上面程度较轻的第一种情况。父母便再参考第一种情况的处理方法,引导孩子进一步康复,恢复社会功能。建立底线思维,做好强制送医的准备。第三种情况非常严重,孩子整天待在自己的房间里,与家人的交流基本零交流,且不愿看到父母,得家人为其送饭,社会功能与家庭的角色和交流功能都严重受损。孩子甚至可能频繁自残,有严重的自杀倾向,或可能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这时,父母一定要留意孩子的动态,要设立“底线思维”,并在合适的时机,用理性、平和的方式把底线告诉孩子。

 

这个底线是什么?那就是孩子绝不能伤害自己和他人,更不能绝食、自杀。否则,父母为了挽救孩子生命,会将其强制送院,接受紧急治疗。部分有自残、自杀、绝食等倾向的孩子,在了解父母的底线之后,也就有可能愿意面对问题了。那如果父母没来得及告诉孩子底线,或者孩子知道后还是没有改变,又或者孩子出现了幻听和妄想等严重的精神病性症状,父母最好赶紧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步,家长最好提前对可选择的医院有所了解,对比后设立预案。比如了解这些医院精神科的诊疗水平,住院环境,治疗模式是否人性化,是否配备有专业的设备(如需实施电休克治疗时,是否可提供改良电休克治疗)和措施,是否配备有专业的心理治疗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营养疗法等等。有的三甲医院虽然历史悠久,大夫也很权威,但可能病房的面积较小,环境比较破旧,或没有青少年病区,重症来访者和轻症来访者住在一起。那么,当孩子看到病房里的重症来访者、比如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来访者时,他们可能会产生强烈的病耻感、恐惧感,对家人、医务人员更加愤怒。这是要尽量避免的。总之,就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住院环境好的、设备完善的、人性化的、有人文关怀氛围的医疗机构,尽量降低对孩子的心理伤害。

 

第二步,情况危急或孩子触犯底线时,父母最好果断强制送院,不要盲目心软。有的父母很纠结,下不了决心,心疼孩子遭罪、受苦。确实,在强制治疗的过程中,孩子的情绪往往会比较激烈,可能激烈反抗或言语辱骂,父母的痛心、不忍、差点想放弃,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当孩子的生命安全被严重威胁时,这种心软并不理性。用老百姓的话来说,这时应该“菩萨心肠,雷霆手段”。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后续还有机会弥补,家长不必灾难化思维。孩子经过住院治疗后,其情绪可能有所好转,精神病性症状也得以消失,再加上父母的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积极改善亲子关系,说不定孩子就愿意与父母有基本的交流了。此时孩子的情况就达到了上面第二种情况,父母可参考上面的应对方式;逐步让孩子再达到第一种情况,以此类推。这样,孩子也就更愿意走出去社交了。总的来说,父母要了解孩子不愿意社交背后的心理活动特点,不能急于求成、希望一步到位。孩子的精神心理障碍是日积月累而成的,解决问题也要循序渐进。所谓“帮助孩子走出去社交”的问题,本质上是帮助孩子从“困兽”的状态中走出来,实现真正的康复。

京ICP备20210250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