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从休学到考研成功,她是如何做到的?

20220628075247 - 女儿从休学到考研成功,她是如何做到的?

看着窗外的夜色,刚做完记忆重组的我不禁有些轻松,想起了经历过很多磨难的阿琳。阿琳在进入大学前就已经出现了行为问题和情绪不稳定,尽管是这样的状况,阿琳一直对自己真实的感受进行压抑。心中的压力让她濒于崩溃,同时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又不能表现出自己的想法。导致她的学习出现了下滑,阿琳妈妈在网上看了我们的文章,在刘承洛记忆重组官网预约了面诊的时间,带着阿琳来到了北京。

 

 

 

 

面诊后阿琳在记忆重组的干预中,她的潜意识里大量的病理性记忆被很快地发现出来。记忆重组后阿琳的情绪变得很稳定,与妈妈的关系逐渐亲密,很久没有看书的阿琳也开始看书了,慢慢的学习状态逐渐恢复,阿琳妈妈十分高兴,她也同时观察到阿琳有了些新的变化。

 

 

阿琳妈妈说,阿琳病情没缓解的时候,对恋爱、男生这一类话题很冷淡。“很多这个年龄的女孩都爱看连续剧?阿琳这两年也不去和男孩子交往,我为这件事感到焦急啊”。可现在,妈妈担心的问题完全变了。她发现经过前期的心理干预后,女儿的情感变得充沛起来,甚至太充沛了。“她现在跟我一起看电视剧,看得比我还起劲。一看到好看的男孩她就兴奋,手舞足蹈,大喊大叫。一般人不会这样的呀,还有,我跟她出去,碰到好看的男孩,她就忍不住使劲瞅人家,女孩这样多不好啊!”

 

 

阿琳妈妈跟我述说了很多,她怀疑女儿是不是双相发作了。阿琳自己也觉得奇怪,她说从前从不看爱情片,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现在一下子来兴趣了,而且经常把连续剧里的偶像想象成自己喜欢的男孩,控制不住地兴奋。我问:“如果100分是满分,你这个兴奋值有多高?”阿琳说:“几乎有100分!”好看的男孩,女孩子很喜欢很正常,但阿琳喜欢的程度却远远超过了正常人。。和阿琳交流后,刘承洛发现她有很多不寻常的认知。她现在自信了很多,也不抗拒认识男孩子了,但她认为找男孩最重要的是外貌,品格差一些也没关系。

 

刘承洛先引导她认识到人的内在价值更重要。这种观念可要不得,万一遇到衣冠禽兽的“渣男”怎么办?有担当、有责任感、有上进心的男孩更值得她青睐。而且两个人在一起,三观的一致才是关键,这样的关系才能稳定、久远,不会互相伤害。这个道理阿琳明白了,但她说:“不行啊,刘承洛,我看到好看的男孩还是忍不住兴奋,跟条件反射一样!比如在路上看到了,内心就特甜,惦记好几天,总想再见到对方,见不到还挺失落的。”阿琳她似乎对好看的男孩“上瘾” 了,这背后一定有情绪病理性记忆,可能还有相关的病理性记忆。只不过在以前,她对异性的情感被大量病理性记忆所导致的负性情绪、消极认知压抑了。这部分病理性记忆在前期的心理干预被高效重组后,对异性的情感问题现在才浮现出来。

 

刘承洛决定利用深度潜意识下病理性记忆重组来寻找“花痴”背后的心理根源,果然发现了多个病理性记忆。阿琳在中学时期长得可爱,性格温顺,很多男生向她送礼物示好。而父母从小警告阿琳:“你不能谈恋爱,不能喜欢男生,必须好好学习!”可除了警告,父母从没有积极引导,阿琳一直缺乏积极而理性的恋爱观,甚至可以说是盲目。

 

不少男生总跟阿琳说:“你只能喜欢一个,不能全都喜欢。”阿琳弄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我,但我只能喜欢一个人呢?显然,她未能明白朋友之间的喜欢和恋爱中的喜欢。她总是被追求者们弄得非常郁闷。阿琳开始抑制自己的情感,追求者众多,但她对谁都不去喜欢。而我们之前的记忆重组,已经重组了家庭和校园中的部分病理性记忆事件,无意中可能重组了她压抑情感的问题,所以她现在对异性的感觉一下子冒出来了,遇到喜欢的男性就激动不已。

 

在深度潜意识下,刘承洛纠正了阿琳的恋爱观。朋友间的喜欢可以同时面向多人,但若上升到爱情,应该是专一的。这次心理干预后,她对电视剧里的偶像便不再那么激动,不会再总是代入电视剧的情节中,对偶像的兴奋度降到30分。但“花痴”的谜底还没完全揭开。她为什么单单对偶像的兴奋度那么高呢?偶像给她带来过什么样的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阿琳再次接受深度潜意识下病理性记忆重组,寻找到了“特别喜欢偶像”背后的根源。当时一名非常阳光、帅气的男生热烈地追求她,她开始答应跟这个男孩约会,而且发现每次跟这位男生一起外出时,回头率总是非常高。她心里更甜了,甚至有种扬眉吐气的自豪感:“我妈妈以前总是数落我,说就我这条件,怎么找得到好男孩!现在我终于证明给我妈看了!”

 

随着两人的长久相处,阿琳逐渐真正地喜欢上了这名男生。但男生后来因工作调动,离开了当地,两个人的关系无疾而终。这么美好的爱情却如此短暂,让阿琳在那段时间里非常失落。

也正是这段恋爱,让阿琳对长得好看的男性产生了特别美好的感觉。一见到好看的男孩,就唤起了她以往恋爱时被路人注目、被别人称赞的满足感。而见不到好看的男孩会情绪低落,是因为两人分手的病理性记忆被激活了。

 

刘承洛为她处理了这些病理性记忆,再次对其恋爱观、择偶观进行引导。阿琳也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看到好看的男孩就会那么兴奋,对好看的男孩的兴奋度降到30至20分。大概接近于她这个年龄的女性的正常水平了。而且,阿琳现在面对好看的男孩自在了很多。以前她总是偷偷摸摸地看好看的男孩,内心纠结。现在她知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想看就看一下,有何不可?内心也不会因为见不着而空落落。阿琳当时进入大学,但她的心理年龄明显跟不上物理年龄。她总是怀缅5岁之前的自己,不知道现在如何面对这个社会和以后的人生,甚至有点接受不了自己已经长大了。阿琳的父母都曾说过她的想法“有些幼稚”。但阿琳一听到“幼稚”这个词就非常敏感,有些不悦。我引导她必须成长、成熟起来。她5岁前的单纯、善良固然是美好的回忆,但我们不能停步不前。我们应该利用人生经验和阅历,不断提高眼界,变得更加成熟、睿智。

 

 

只有勇敢而正确地面对这个世界的阴暗面,我们的内心才会强大,才会真正的积极起来,也才会迎来真正的康复。刘承洛还教她怎么觉察到自己对“幼稚”一词的敏感,不能被情绪带着走,在阿琳的心理干预结束前,刘承洛还引导她进行了人生规划。

 

阿琳和妈妈回家后,情绪一直比较平稳,但大约1个月后,阿琳妈妈忧心忡忡地说女儿还是有不少问题。妈妈主要觉得女儿又不爱社交了,也不找对象,总执着于考研,天天埋头苦学,与家人一起时话也不多。她不太同意女儿考研,担心压力太大,女儿受不了。我一看就知道,阿琳妈妈仍然固守传统思想,不够理解女儿。阿琳积极向上,她想提升自己,突破现在的阶层,想为自己认可的人生目标而拼搏。

 

 

刘承洛引导阿琳妈妈不能总是否定孩子积极的想法。特别强调她要尊重女儿的决定,女儿积极向上,她必须给予理解和支持!妈妈也想起来,阿琳本科时抑郁症很严重,父母都几乎绝望了,他们提议阿琳休学。但阿琳不愿意,她不愿放弃自己的未来,咬着牙继续本科学业。对于出现重度抑郁症来访者来说,个中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父母都觉得不可思议。这种坚韧可能就来自于阿琳从小对未来的憧憬,发挥了巨大的力量。刘承洛告诉阿琳妈妈,“当初阿琳病情那么严重都坚持继续本科,现在她基本康复了,考研的困难与当初带病上学的困难相比,简直小巫见大巫。她现在已经强大多了。”阿琳妈妈非常感动,连连说是,女儿做出的很多成绩确实让她非常惊讶。她决定与丈夫一起全力支持女儿考研。

 

时间一晃离考研还有2个月,但阿琳说自己突然陷入了“做题、背书、什么也写不出来的状态了,以前一答就答得上,现在默写时大脑一片空白”。她非常着急,向刘承洛求助。刘承洛告诉她这种状态往往是心理压力太大、高度焦虑导致的,此时大脑思维会减慢,甚至有完全停滞的感觉,要注意调整学习时的情绪,可结合适当的运动。阿琳也有自我觉察,说可能是过于密集地复习心理学知识,导致有点厌烦和焦虑了,后来学习其它科目时感觉好了很多。她还就选择心理学的专业询问我的意见,刘承洛从社会发展趋势提供了一些建议。

 

接着又过去了两个月,阿琳正式参加研究生考试。在这几天前,刘承洛就开始关注她的微信,担心她出现情绪波动找到我求助时,刘承洛却因为工作忙没有及时回复,影响了她的考研状态。刘承洛突然收到了一则坏消息:阿琳考英语时,出了一些严重的失误,填答题卡时候填错区域了!这将导致这一科的分数可能非常不理想!阿琳特别特别难过,考完英语就哭了,“我最认真学的专业课还没考,今年就结束了。家人朋友都一直支持我,我也特别努力,所以感到非常抱歉。”幸好她及时地自我调整,决定第二天还是要认真赴考,“爸爸说失败的经验也是人生重要的经历,所以我要把今年最后一件事完完整整的做完。”刘承洛听了之后也非常难过,这太可惜了!不过,这也说明她考试的时候实在太紧张了,心态还要继续调整。我鼓励她不要灰心,第一次就当做积累经验,为下一次作好准备。而且,她家人对她的鼓励,还有她能快速地积极调整过来,这令刘承洛非常欣慰,她说“我真的挺伤心的,但是我能继续前进,比原来坚强了”。刘承洛再次目睹了她“肉眼可见”的成长和积极变化!

 

刘承洛一直在关注研究生考试的相关信息。刘承洛知道研究生复试成绩要出来了,当天主动问了一下她,得知阿琳的总分通过了国家初试线。不过她的政治分数不理想,专业分数线又还没出,所报考的院校的分数线历来较高。按照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她感觉总体还是无望了。不过,阿琳已经完全调整好心态了。她说,有一位考研认识的哥哥得知她考得不好,立马就替她难过,还哭出来了。

 

阿琳感觉心里特暖,说:“过去一年我得到的,比我最后这个成绩更让我满足。因为是身心健康的我,考研期间结交的朋友,这让我觉得自己真的是个特别好的人!”看着她这些话,刘承洛也特别感动。阿琳本来就是非常善良、真诚、积极乐观,对人生充满憧憬的孩子。尤其是她5岁之前,还没有遭受过明显的多重性病理性记忆时。只是出现精神心理障碍后,她长期压抑了自己的感受,一度变得冷漠而麻木。看到她的美好品质感染了身边人,我心里说不出的欣慰!

 

后来阿琳发来信息:“刘承洛,昨天查了结果,我应该是考上了!我上岸了!”这简直是最近我收到的、最令我有成就感的消息!刘承洛激动地给她发祝贺信息,冷静下来后又引导她要马上给自己一个巨大的肯定。我建议她好好复盘一下自己的心路过程,这会成为她宝贵的人生财富,会大大提高抗压能力。还可以跟父母深入交流,让他们真实感受到女儿的成长和成熟,让他们放心。

 

阿琳也很快恢复了平常心,后来继续看论文,发邮件与导师提前沟通,“我很清楚自己之后要继续努力,更谦虚地跟着老师学习!”从心理干预结束后,阿琳连续遇到了父母的不理解,考研初试英语失误和研究生复试。这些难关带来的心理冲击一个比一个大。而她得知进入复试后,虽然一时惊喜,但马上又开始过度焦虑,担心来不及准备,也毫无头绪,复试过程中突然面对自己没有准备过的题目而有些惊慌失措,复试完认为自己没有通过,又有一次情绪崩溃。

 

不少抑郁症、双相障碍来访者在康复期都会遇到各类现实难题和心理危机,这时,一个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体系就十分重要。尤其需要有人能及时觉察、刹住他们可能出现的灾难化思维,引导其恢复理性,从中得到积极的提升和感悟。如果还能提供现实的帮助,那就更理想了。

我们基于对精神心理症状的深入理解、高效化的心理干预技术,以及刘承洛个人的独特阅历,能够为结束心理干预的来访者持续提供支持,充当他们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的一份子。

 

而对于来访者父母来说,有意识地、尽力地做到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孩子处于康复期,遇到困难情绪有所波动是正常现象。父母不能也跟着焦虑、彷徨、甚至灾难化思维,而更加要及时恢复理性,积极对孩子共情、倾听和积极引导。要做到这一点,父母必须不断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学习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提升认知层次,并从积极的、有深度的角度思考人生,得出人生感悟。

 

阿琳的康复经历令刘承洛感慨良多。她本来对康复感到无望,现在不但重获心身健康,还考研成功,为将来打下了更好的基础,获得了更大的人生选择自由度。她5岁前就对自己的未来有期许,如今越来越有可能梦想成真!而且经过患病并记忆重组高效康复后,她的抗压能力明显提升,变得比她原本梦想中的自己更加成熟与睿智。刘承洛也非常乐意继续为她保驾护航,在她需要时及时出现。

京ICP备20210250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