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为什么会出现学习障碍?学习焦虑的心理根源

20220425162950 - 儿子为什么会出现学习障碍?学习焦虑的心理根源

看着窗外的夜景,我想起曾经在刘承洛记忆重组中心进行心理干预的阿辉,当时来到刘承洛记忆重组中心的青少年来访者中,大部分在抑郁和双相障碍的同时都伴有学习障碍,比较特殊的是阿辉。阿辉来到刘承洛记忆重组中心的时候是初中生,他的成绩在班级处于倒数的水平,通过场景重建的心理干预后,他的成绩有了很大的变化,在班级的排名也提升了很多,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了大学,并准备考研。

 

 

阿辉初二的时候,他的成绩比之前下滑了很多,在班级也处于倒数的状态,阿辉自己也备受打击,对学习失去了信心。阿辉妈妈对于这件事很焦急,在网上看了很多的文章,对于我们的关于学习障碍的理念很有信心,于是在刘承洛记忆重组官网预约了面诊的时间,带着阿辉来到北京。

 

 

初次跟阿辉见面时是在北京,他是个乖巧、有礼貌的孩子,虽然刚开始接触时他有点儿腼腆,但很快就不难发现他的内心还是很活泼、阳光的。在回忆成长经历时,阿辉和父母都觉得其成长经历比较平顺,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家庭似乎都没有遭受过明显的病理性记忆。而且阿辉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精神和情绪状态正常,人际交往、待人接物的能力甚至可以说是超过了同龄孩子。总的来说,阿辉各方面的表现都不错,就除了学习。班级里有40多人,他的成绩徘徊在30多名到40名左右,可以说是班级倒数。阿辉妈妈说,孩子的记忆力从小就不错,吸收新鲜事物挺快的,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学习就是上不去。

 

刘承洛问阿辉:“你在家里做作业的时候是什么感觉?每天大概要花多长时间?”阿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大概要花3个小时。感觉还好,就是会有一点点烦躁,但不严重。”

 

刘承洛又问:“那你自己到底愿不愿意学习呢?还是只为了应付老师的任务?”阿辉这次回答得很认真:“刘承洛知道学习很重要,但一想到学习就会有点儿心烦,成绩又不好,刘承洛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一脸无奈。

 

刘承洛又问阿辉上课时的状态,他说上课时容易走神;也不是不想听课,但就是控制不住开小差。刘承洛初步判断,阿辉属于典型学习障碍,主要表现为上课分神、作业拖拉;考试前的焦虑还不明显,但积极性也不足,因为总是考不好。可正如他们所介绍的,他们家庭关系和谐,孩子在学校也未遭受明显的病理性记忆,那阿辉的学习障碍到底从何而来?确实,当时我们对学习障碍和病理性记忆的理解还不如现在深入。

 

当时刘承洛以为阿辉没有明显的病理性记忆,可能是一开始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不如意,有挫败感,所以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一直未能调动起来。但经过多年的记忆重组模式(MRP)实践,尤其是深度潜意识下病理性记忆重组技术(MRP)的大量实践,刘承洛对学习障碍和病理性记忆有了更多突破性发现。现在回过头来看,阿辉的学习障碍背后肯定也有多重性病理性记忆。

 

阿辉的父亲是一位人民警察,工作繁忙,很少与阿辉进行深入交流。阿辉其实非常尊重、敬佩父亲,对父亲虽有情感需求,但对父亲又有生疏感,甚至有点畏惧。而且,人民警察的职责重大,阿辉父亲经常接到一个电话就要奔赴工作现场,答应了儿子的事情难以实现,甚至过后就忘了。阿辉经常被父亲放鸽子,这会造成一定的病理性记忆。

 

而阿辉的母亲的工作较轻松,以照顾家庭为主。虽然她陪伴阿辉的时间较多,但不懂得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不知道要让孩子在平静的、甚至是愉快的情绪下学习的重要性。

 

她监督、辅导阿辉学习时虽然不会语言暴力,但容易急躁,忍不住多次催促、唠叨,导致阿辉在这方面有轻微的病理性记忆,这可能是他出现学习障碍的直接原因。

 

再加上,在寻求刘承洛的帮助前,阿辉妈妈总觉得是孩子不努力、不上进用了很多办法,这也给阿辉造成了不少的心理压力。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阿辉父母虽未对孩子造成明显多重性病理性记忆,但是一些多重性小创伤是肯定存在的,只不过他们都没有意识到这是病理性记忆。而且父母未能与阿辉形成真正亲密的亲子关系,未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更未掌握高效学习的科学知识。

 

至于其它方面的病理性记忆,可能还包括来自学校老师的批评、指责,同伴间不经意的取笑和对比。而且,阿辉的父母非常热情好客,空闲时间经常呼朋唤友到家中相聚。在这些场合,大人不免会谈到孩子的学习。可偏偏当时阿辉的成绩不好,亲朋戚友可能会问孩子的成绩怎么那么差,给他父母出谋划策,甚至可能直接拉着阿辉鼓励他好好学习。这些亲朋戚友多是出于好意和关心,但在客观上,他们的言语举止可能对阿辉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和创伤,令他更加焦虑,不自信。

 

在当时,阿辉的学习障碍不算很严重,没有明显的精神、情绪和心理问题,刘承洛的临床发现还不够深入,更没有在深度潜意识下去寻找阿辉学习障碍的真正、确切原因。所以,我们没有过多地纠结问题的根源,而是主要着眼于解决。

 

首要需解决的是阿辉写作业拖拉的问题。他每天晚上光写作业就到晚上10点、11点,缺乏时间放松心身、发展兴趣爱好和课外阅读,这并不利于他的能力发展,容易增加他对学习的排斥,也会影响睡眠和大脑发育。

 

刘承洛主要利用深度潜意识下场景重建技术(SRS),为阿辉建立相关的、新的条件反射——在做作业时感到比较愉悦、兴奋,专注力和学习效率得到提高。连续做了4次心理干预以后,阿辉妈妈兴奋地给我打电话:“刘承洛,你太神了!亮亮现在晚上做作业,大概半个小时就做完了。还有,以前他做作业每隔20来分钟就跑出来一趟,不是上厕所、就是喝水、吃个水果,我看着就烦。没想到你做了4次干预之后,这些磨磨蹭蹭的小动作几乎没了!”

 

 

阿辉的母亲开心得不得了,她又趁热打铁,赶在孩子正式开学前带他来北京再接受几次心理干预,强化效果。再次见面时阿辉也很兴奋,看来是尝到了高效完成作业的甜头,他又提出了两个迫切想解决的学习问题:一是背英语单词的时候容易头疼,背不进去;二是上课时还是容易开小差。刘承洛利用2次心理干预处理了一下背英语单词的问题,阿辉反馈感觉好多了。接着,刘承洛重点处理他的上课状态。

 

为了调动他的正性、积极情绪,刘承洛问阿辉有什么特别憧憬、特别喜欢的事,尤其是心中的学习动力到底是什么。阿辉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他说,他虽然知道努力学习对以后有很大帮助,但这些都太长远了,想起来没啥感觉。其实在那个时候,他的唯一学习动力就是爸爸答应过他,只要成绩上去了,爸爸就带他去全国旅游。

 

“我一想到出去旅游就好兴奋,可是一看到自己成绩,唉,又觉得可能没希望了”,阿辉说。

 

刘承洛找准阿辉的这个兴奋点,利用深度潜意识下场景重建技术(SRS)为阿辉调整心理活动:一到上课,他就想到成绩进步后能跟爸爸外出旅游的情景,马上感到愉悦、兴奋,接着带着这种情绪投入到课堂中,塑造高效学习的状态。关于上课的学习状态,刘承洛大约实施了4次心理干预,然后阿辉的心理干预就告一段落了。

 

半年后,刘承洛问起阿辉的状态,阿辉妈妈说孩子现在上课、做作业的状态都很好,注意力集中,期末考试冲到了班级第10名。“他们班主任特惊讶,说你家孩子怎么过了一个暑假,像完全变了个人!”听到这个消息刘承洛也非常高兴!这10次心理干预(大约20小时)不但让阿辉的学习障碍大幅度缓解,成绩提升了20多名,还令他建立了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产生了持续的动力!

 

后来,阿辉考上了当地的一所高中,在高中阶段学习状态依然很稳定,作业拖拉、上课分神的表现基本没再出现过。后来阿辉顺利考上了理想中的大学,成为了其家族里第一个本科生。当时阿辉的父母再次对刘承洛表达感谢,说阿辉如今的成绩离不开我当年的心理干预。阿辉是幸运的,只接受了10次心理干预就基本消除了学习障碍,建立高效的学习状态,而且效果持久,进入了学习和正性情绪的良性循环。

 

现在来看,这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首先,阿辉虽属于典型的学习障碍,但程度较轻,对学习的抵触情绪不严重,更未达到厌学的地步。换言之,当时他对相关学习情境的病理性记忆不算十分顽固,相对容易消除和重建。所以,当时阿辉的母亲及时寻求干预是非常明智的。否则,按照学习障碍的发展规律,如果不加以引导和干预,阿辉的学习障碍会越来越明显,甚至可能引发情绪症状。

 

 

刘承洛在临床中接诊的抑郁症、双相障碍青少年患者就有严重的学习障碍。他们曾经历多重性病理性记忆,情绪波动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先修复病理性记忆,情绪稳定下来之后,再进行学习障碍的处理。否则效果很可能不稳定。

 

第二,阿辉的整体家庭氛围比较好,父母有一定的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上面提及了,阿辉的父母虽然说不上掌握了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尤其是父亲缺乏陪伴,母亲缺乏引导孩子的能力。可是他们整体上比较尊重孩子,未曾采取打骂、语言暴力等不当的教育方式,这非常关键。后续刘承洛引导阿辉父母多关注孩子,走进他的内心,尤其要学习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时,他们能够积极地行动,作出改变。当然,这里面也有阿辉学习成绩显著提升,父母看到明显效果后,对刘承洛说的话和孩子都非常认可的因素。这样,他们的家庭关系逐渐进入了良性循环,这为阿辉维持高效学习状态提供了很好的环境。

 

第三,阿辉到北京接受心理干预时,受到了良好的熏陶,对其培养自律性及树立远大的志向有正面、积极的影响。刘承洛乐于向阿辉分享自己的奋斗经历和人生感悟,鼓励阿辉也要努力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而在北京生活的那段日子,阿辉与母亲到处游玩,也受到了这座经济水平发达、社会氛围开放的一线城市的熏陶。总的来说,阿辉逐渐对未来的人生有了期待,心中远大的志向逐渐有了雏形。

 

孩子若能树立较远大的志向,也就更容易坚持学习、自律,不容易被眼前的困难和挫折吓到,一步步实现目标。在青少年学生群体中,学习障碍非常常见。毕竟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不是所有的学习行为都是有趣的、愉快的。因在学习情境中遭到一些打击,或因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而产生挫败感、厌烦感,这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往往也是学习障碍的开端。但令人担忧的是,大部分家长、老师对“学习障碍”都缺乏意识。不懂得识别,也不懂得积极引导。当孩子的学习障碍越来越严重,又遭受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重性病理性记忆的话,就容易发展成抑郁症、双相障碍等精神心理障碍。

 

 

父母积极掌握关于学习障碍的科学知识这非常重要。这不但可以防患于未然,还可以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技巧,塑造高效学习状态。这不光是为了获得一时的好成绩,而是终身受用。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和积累,刘承洛目前对学习障碍的理解和心理干预技术比遇到阿辉时更高效、更深入了。以前,刘承洛的技术是“点对点”的,针对做作业、上课、考试等不同情境下逐一调整其条件反射。现在,刘承洛会先利用深度潜意识下记忆重组技术(MRP)修复其与学习情境相关的病理性记忆,然后再建立新的高效学习状态,这样速度更快,疗效更稳定。

 

甚至,有的孩子接受了记忆重组后,情绪恢复稳定,认知恢复理性,其学习障碍就“不治而愈”了。而对于单纯的学习障碍、并未继发情绪问题孩子来说,早期的、高效的心理干预也很重要。刘承洛正尝试对深度潜意识下病理性记忆重组技术(MRP)及深度潜意识下场景重建技术(SRS)进行整合、提炼,希望开发出主要针对学生学习障碍的高效心理干预模式。

如果这个目标能实现,更多学生的学习障碍能尽早解决,塑造出高效学习状态,也大大降低了后续出现精神心理障碍的风险。从这个角度来看,重视学习障碍的预防和干预,这可有效降低日益攀升的青少年精神心理障碍患病率。

 

京ICP备20210250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