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出现抑郁和轻躁狂“反复”发作,妈妈如何帮他获得康复(上)

20220628075304 1024x682 - 儿子出现抑郁和轻躁狂“反复”发作,妈妈如何帮他获得康复(上)

青少年来访者很多时候在家庭的生活中,由于家长或亲戚在孩子年幼的时候过多的夸奖,让孩子没有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当孩子在学校中被老师批评的时候,往往会对自己产生错误的认知,让孩子产生了扭曲的观点。同时家长在家庭生活中不恰当的指责,也往往加重了孩子的心理障碍。

 

阿强就是这样的情况,当他小时候爷爷对他的评价非常高,导致了阿强对自己过于盲目的自信,当他在学校中被班主任批评的时候,产生了不恰当的认知,出现了轻躁狂的症状表现。阿强的父母并没有引起关注,导致阿强进入大学之后,情绪和认知上出现无法控制的问题,无法继续进行学业而休学。阿强和妈妈在刘承洛记忆重组官网上看到刘承洛的文章后,在刘承洛记忆重组官网预约面诊时间后,带着阿强来到了北京,

 

 

阿强是湖北人,他本来对康复已不抱希望,在网上看到刘承洛发表的文章,觉得我解读抑郁症和双相障碍的角度很独特,了解了更多真实案例。他心里燃起了一丝希望,“或许我还有机会康复?”他向家人提出到北京找刘承洛面诊,但其父母非常不理解。尤其是爸爸,一开始的反对态度比较强硬。但阿强坚持要来,阿强妈妈只好跟儿子一起来探个究竟。

 

由于阿强对我们的了解比较多,当时病情比较稳定,所以面诊中我和他的沟通很顺畅。深入了解发现,阿强的病情属于非常典型的双相障碍Ⅱ型。他说,第一次抑郁发作时在高中,那时父亲做生意失败,赔了很多钱,阿强妈妈哭着向阿强诉说家里的困境。“那时我觉得自己是家里唯一的希望,我要挑起这个重担”。

 

 

 

很快,阿强有点支撑不住了。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这个重担是他难以负荷的。阿强的成绩本就很好,后来更加玩命般地学习,课间休息时间几乎都用来看书,不断给自己施加压力。他感觉白天精力不济,一开始以为是春困。到了高二,老师让他当班长,在班务管理和学习的双重压力之下,他失眠了。不断失眠的痛苦让阿强恐惧,他又找到老师,提出不当班长了,否则会影响学习。

 

“当时我脑子里只有学习,压力真的好大好大啊,现在想起来还是会情绪很差”。说到这里的时候,阿强眼睛红了,用手擦了一把眼睛。到了高三,失眠还是没有缓解,阿强的成绩开始下滑。他说高三时没有那么拼命地学习了,因为很害怕失眠会加重。“我当时就觉得自己是抑郁症,但我爸从不觉得我有病,没有人理解我,我就自己扛”。有时他实在难受,会钻进教室桌子底下躲起来,换取片刻的喘息。

 

后来,阿强高考失利,“我在家族里的优秀人设崩塌了,有亲戚嘲笑我,我打死也不愿再复读,不想再承受一次痛苦,但我那时没想过自杀。学习压力减少了,我也就慢慢缓过来了。那次应该是第一次抑郁发作”。上大学后,阿强还有过几次抑郁发作,”有一种努力是白费的感觉“。进入大学一个月后,抑郁发作再次降临。后续又反复发作了很多次,每一次都比上一次重,而且逐渐出现自杀念头,这种想法越来越强烈。后来,阿强被诊断为双相障碍,药物治疗足量足疗程之后,他还是反复抑郁发作,没有办法只好休学。阿强认为与季节有一定相关性,春季更容易抑郁发作。刘承洛问他:“你反复抑郁发作,有没有什么应激事件或者征兆?”但具体应激事件似乎没有,经常是莫名其妙情绪就波动。但征兆比较明显,每次抑郁发作前总会失眠,“我睡不着觉的时候就自省,想到过去自己没做好的事,觉得自己很颓废、没用。接下来几天,那种熟悉的感觉又来了,抑郁又发作了。”

 

总的来说,高中的经历对阿强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心理创伤,而他反复抑郁发作的经历与大部分抑郁症来访者的类似,并没有太特别之处。令刘承洛印象深刻的,是他的轻躁狂发作。阿强说,在反复抑郁发作期间,他时不时会自我感觉良好:“情绪比较好的时候,我内心有一点膨胀,觉得自己确实有点本事,比别人牛。尤其是如果上一次抑郁发作的时间比较长的话,情绪缓过来后就更加觉得自己挺厉害的,哪怕是抑郁了也比别人强。有时还忍不住觉得自己的病好了,不会再抑郁了”。

 

听到这里,刘承洛怀疑阿强有过病理性的正性情绪体验,刚想开口问他成长期间是否曾被反复过度夸奖。阿强爸爸也反映,在疑似轻躁狂发作时,儿子容易浮躁、冲动消费,曾花较大金额购买观赏鱼,似乎对自己的决定很自信。没想到阿强先说了。在他幼年时期,爷爷在当地德高望重,非常喜欢他,经常带他出去遛弯、串门,并反复当众夸奖他非常聪明,将来长大肯定有出息,当大官,周围的人也纷纷附和。爷爷跟他玩牌还经常让他赢,然后又是一顿夸。

 

再加上他从小成绩很好,父母、老师经常对他褒奖有加。“我高二失眠,去跟老师说,没想到老师说,你放心吧,就算失眠你也能考第二名。”阿强意识到,有可能是这些夸奖令他产生自大的心态。后来,因抑郁和轻躁狂反复发作,阿强曾被诊断为快速循环型双相障碍。在面诊时,我对阿强患病的经历和当时了解到的原因作出了一些分析,尤其提醒阿强要注意觉察自己的单向思维。刘承洛在临床中接诊的大部分“双相障碍”来访者,从刘承洛的理念角度来看,他们并不属于真正的双相障碍,有可能属于被过度诊断。他们没有过狂妄自大、盲目自负的轻躁狂/躁狂发作,只是因长期压抑、愤怒而有过打人砸物等激越状态。但阿强非常特殊,从表面的症状来看,他确实属于典型的双相障碍Ⅱ型,重度抑郁发作后,曾反复有过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了不起的状态,这符合轻躁狂发作的核心特征。其轻躁狂发作的背后,的确有可能与其从小受到大人的过度夸奖有关,形成了情绪病理记忆。

 

刘承洛对阿强坦承,当时刘承洛接诊的来访者大部分都不是典型的双相,而且以青少年来访者居多,他们往往没有情绪病理记忆,即使有,也相对较少,较容易处理。而且,他两种状态交替出现,反复发作,若按照主流精神科的普遍观点,对于这类来访者的建议往往是需终身服药,即使采取系统化的深度心理干预,难度也肯定比对青少年来访者的大。所以,对于他这种典型双相Ⅱ型的青少年来访者,刘承洛的深度心理干预经验十分丰富。刘承洛感谢他的信任,为他和父亲提供了一些实用化的建议,并表示会尊重他和家人最终的选择。

 

阿强爸爸虽然认为刘承洛讲得有道理,但又觉得与主流精神科大夫说的太不一样了,他心里没底。他对儿子的康复也不敢抱太高期待。面诊结束后,阿强非常认可刘承洛的分析,很想接受刘承洛的系统化深度心理干预。阿强妈妈率先表态,她认为只要有希望康复,就值得一试。这让阿强既吃惊,又感动!没想到在关键时刻,是妈妈给了他最大的勇气和支持。有了妈妈的认可,阿强下定决心接受刘承洛的记忆重组。

 

去年中旬,在妈妈的陪同下,阿强前来接受刘承洛的深度心理干预。现在回头看,那时或许不是阿强接受心理干预的最佳时机。因为他当时整体心情很好,与人见面总是乐呵呵的,沟通交流非常顺畅,甚至有点话多,根本不像个病人。我怀疑,他当时其实处于轻度的轻躁狂发作,但其缺乏自我觉察。

 

考虑到如果是轻躁狂发作的话,阿强可能会对疾病的认识不够深入,盲目乐观,也不容易与我建立信任。而且,他的病情复杂,所以在正式接受深度潜意识下病理性记忆重组(MRP)之前,刘承洛跟他及其家人足足进行了5次认知心理干预,这比大部分来访者的前期次数都多。

 

阿强妈妈向我反映了很多阿强成长的细节。她说,阿强小时候成绩非常好,是她的骄傲,也经常在别人面前狠狠地夸他,他可能有些骄傲心理,而且接受不了自己比别人差。

 

但自从阿强爸爸创业失败后,她心里窝火,有时忍不住把气撒到阿强身上,还对孩子说家里的希望就在他身上了,这对孩子施加了很大压力。高三阿强成绩下滑,她曾经把孩子骂得一无是处。后来,阿强妈妈通过努力创业成功,家庭条件逐渐优越起来,她在家里更加强势,对丈夫和孩子的态度比较专横。而阿强觉得家里有点钱了,心态也有点膨胀,做事沉不下心来。

 

刘承洛意识到阿强妈妈是个事业成功的女性,这导致她在家庭中比较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感受。刘承洛提醒她一定要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改变对待阿强的态度。在跟阿强沟通时,刘承洛着重询问他在等待心理干预期间、那次抑郁发作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说,当时家里事务很多,有点烦,他连续几天多梦、做噩梦,然后失眠,“这是每次抑郁发作前的预兆”。

 

每当失眠,阿强就开始“自我反省”(他的原话),不停地想自己在学业的不足,以往犯过哪些错误,然后自责,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什么都干不成。

 

但在头几天里,他没有立马消沉,而是给自己打鸡血。“我想着,既然以前做得不好,那以后就一定要改正。从明天起,我一定要表现出更好的状态,要用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然而,第二天他根本做不到,加上前一天失眠多梦, 他白天的状态非常差。阿强对自己非常失望,心理落差很大,有严重的受挫感,于是当天的失眠更加严重,他又开始“自我反省”,给自己打鸡血,把期待放在明天……就这样,他陷入恶性循环了。

 

如此2、3天后,阿强精神崩溃了,彻底开始重度抑郁发作,严重自我否定,在家里不出门,有自杀的想法。幸好当时我给他留言,又引导家人不要逼迫他外出,给他空间和宽容。以往,他父母认为越是抑郁,就越应该出门多接触人,这导致阿强心理压力更大。阿强调整了3天后,他缓过来了,以往他抑郁发作往往要持续1到2周。他说:“以前我觉得抑郁发作太可怕了,但经过这一次,我发现抑郁发作也不是那么吓人”。

 

刘承洛毫不客气地指正阿强:“你失眠时所谓的自我反省,根本不是真正的自我反省,而是彻底的内归因,是不理性的自我否定!如果一定要说是自我反省,你这也过度了,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理性地看到自己的长处,然后针对短板想办法去提升。”“你想到第二天要改正,要进步,这个意识很好,但是你缺乏科学的节奏和方法。你急于求成,以为一觉睡醒就能表现得很优秀,这是不现实的。这里面有一点追求完美、想一蹴而就的心理性格特征,这可能与你从小接受过多夸奖也有关系!”

 

他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也非常享受别人的夸奖。哪怕他明知道,有时对方说刘承洛的是违心话,甚至是阿谀奉承,笑里藏刀,但他听着那些把他捧上天的话,心里就特高兴!我认为这很可能与阿强小时候经常受到过度夸奖有关,他对被夸奖上瘾了!总之,在前期的认知干预中,刘承洛主要引导他必须对抑郁发作状态和轻躁狂发作状态加强觉察,要明白这两种状态都是负性或正性情绪下的单向思维。尤其是抑郁发作时,总是只想坏的,不想好的,极度自我否定,过分“自省”。只有阿强深刻了解到这一点,才能初步具备跳出单向思维的意识。

 

在随后的潜意识感受性测试时,阿强的潜意识感受性不错。刘承洛交代了一些深度潜意识下病理性记忆重组的注意事项,在得到他的承诺后,便把他开始进行记忆重组。事实证明,我怀疑他轻躁狂发作不是没有道理的。他一直翘着二郎腿,因为怕热,还拿着小扇子一边说话一边摇。我感觉他对自己不够信任,甚至不太尊重,担心深度潜意识难以展开,必须要与阿强再次深入交流,摆正心态,否则这种状态接受深度潜意识下病理性记忆重组(MRP),难以取得效果。

 

刘承洛马上严肃地纠正了阿强的态度,他也才意识到自己的表现确实有点对人不敬,心态略有浮躁。我认为,阿强表面看上去就跟正常人没啥区别,甚至可以说很“自信”,但就凭这个细节,可以看出他的病情其实比很多来访者更加复杂、严重,而且认为他有点轻躁狂发作状态。

 

态度端正以后,阿强和刘承洛一起商讨第一次深度潜意识治疗要处理的问题。刘承洛询问阿强的经历。当谈到高中时,阿强突然失声痛哭,泪流满面!刘承洛问原因,阿强也说不上来,但想起高中就非常压抑,情绪会非常低落。这一次潜意识治疗就围绕这个问题展开,刘承洛找到了其高中时的主要病理性记忆。

 

高一时,阿强的爸爸找阿强谈心,语重心长地说,“阿强,你要好好学习,读书才能改变命运,我们家以后就靠你来拯救了。”这一席话让阿强压力山大。“我觉得身上的担子很重很重,压得我喘不过气”。他开始屏蔽几乎所有无关的事物,一心扑在学习上。由于不断自我施压,他在高二开始失眠。他向父母说了这件烦恼,本来是希望寻求帮助,但父母的态度很平淡,母亲还略带调侃地说:“哟,你终于失眠了啊!”

 

阿强本来就痛苦、难受、胸闷、心慌,父母却不当一回事。他觉得母亲的话是嘲笑他,心理又遭到了打击。从这以后,他的失眠越来越严重,白天大脑不太清醒,反应迟钝。但他虚荣心强,好面子,不想同学、老师看出他的真实状态,更不想别人说他的不足,于是一直戴着假面具硬撑着。那时他表面淡定,但其实大脑一团糟,内心早就濒临崩溃,学得非常吃力。

 

慢慢地,他演不下去了,成绩越来越差,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这令他更加焦虑,但他又不愿意寻求老师的帮助,更不愿意请假,觉得丢脸。

 

对于以上经历,阿强在意识层面是记得的,面诊时他对刘承洛有所提及。但在深度潜意识下,他回忆起的细节更加具体、真切。整个高中3年,他背负着来自家庭的压力和期待,背负着自己的虚荣和好胜心,不愿放下面子向他人求助,暗暗要与同学比个高低,他的父母也不懂得引导。在深度潜意识下,他才发现那时的自己比现在的记忆(外显记忆层面)中要压抑、焦虑得多。这段病理性记忆像一块大石头似的,重重地压在他心头,所以他一想起来就忍不住流泪。

 

阿强向刘承洛反馈,他在非抑郁发作时,总下意识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十分享受别人的夸奖,甚至认为自己哪怕是个病人,也比别人牛。他有点纳闷,“理性上我知道这样想是不对的,但就是忍不住”。虽然他意识到这很可能与他从小反复接受过度夸奖有关,但还是希望我利用深度潜意识寻找确切的、具体的原因,从而让自己不再那么自负。换言之,这次潜意识处理的问题是他的轻躁狂发作。

 

在上小学前,常常天刚亮,爷爷就带着阿强在村里串门。每到一户人家里,爷爷就不遗余力地夸阿强,“我这大外孙啊,顶级的聪明!以后长大了肯定当大官,至少是个市长!”爷爷在村里辈分高,德高望重,说话有分量。他的话谁都不敢质疑,大家都一面倒地热烈附和,对阿强赞口不绝。那几年,阿强早上一醒来就听这类夸奖的话,不断重复。他真的以为自己是天赋奇才,自命不凡,一夸他他就特高兴,别人批评的话听不进去。他之前说爷爷玩牌总是让着他,其实是因为只要他输了就撒泼耍赖,老人只好故意让他把把赢。他非常开心,这又加重了他对自己的过高评价。

 

经过上面由过度夸奖带来的情绪病理性记忆的累积,阿强的心态和认知越来越歪。正常来说,一般人挨了批评,心里也会多少有点不高兴。但阿强的负性情绪比一般人的强烈得多,一被批评就极度不舒服,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和错误认知。而且,有时哪怕别人说他的不足,他也有意无意地找到自己“闪光点”,进行自我安慰,甚至是自我赞扬。

 

阿强的字是往上斜的,而朋友的字是往下斜的。比如在初中,他和一位朋友的成绩都很好,但两人的字写得很糟糕。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点名批评了他们,“你们这两个人的字写得太难看了!阿强的字是往上斜的,某某的字就更糟糕,是往下斜的!”听到老师这话后,阿强不但没有难过,反而暗喜:“看吧,我就是天生比别人优秀,我就连做得不好的时候,也比其他人好!”

 

经过这次深度潜意识下病理性记忆重组后,刘承洛提醒阿强一定要加强对轻躁狂发作的觉察,情绪稳定时要提防自己进入正性的单向思维,对现实盲目乐观,对困难预估不足,否则现实中很容易受挫,然后又进入抑郁发作!这与他每次抑郁发作过去之后的自负心态非常相似:哪怕我是个病人,我抑郁了,我也做得比别人好!有时,他甚至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而且,刘承洛引导阿强一定要积极面对别人的批评。接受批评不一定是坏事,也不代表别人否定自己,要从批评中吸取教训,才能不断提升。反而,对别人的夸奖他一定要有所“警惕”,提醒自己不要掉到飘飘然的心态中。

 

刘承洛向阿强母亲转述通过深度潜意识下发现的以上的病理性记忆时,她眼泪刷地下来了。她非常后悔自己过去的错误教育方式,责备自己过去愚蠢、无知。一个这么能干的女强人在我面前痛哭流涕,我印象特别、特别深刻。刘承洛引导她切勿过度自责,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绝大部分父母都不懂得科学养育,现在及时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还来得及。经过这一次心理干预后,阿强母亲对我们的信任度大幅度提升。

 

小学三年级时,有一次父亲辅导阿强做数学作业。阿强算错了一道题,父亲骂道:“你怎么这么死心眼,快改过来。”阿强不能接受批评的心态一下子蹦出来了:“说我死心眼,那我偏不改!”父母急得拍桌子,反复敦促他改正,阿强心里反而感到解恨。结果那次父母急哭了,妈妈觉得自己教不好,伤心地在一旁直抹眼泪。阿强一下子慌了,并极度自责:“我为啥这么不好呢,写错了改正不就是了吗,害爸爸妈妈这么痛苦!”

 

还有一次他在学校犯错,老师指正他,但他死不认错,故意对着干。老师气坏了,把他父亲叫到学校狠狠训了一顿。接着,父亲把他揪回家训了他一顿,不但骂他死心眼、笨,还说了很难听的话。这一次阿强也很受打击,他内心知道自己其实错了,非常后悔自责:“我当时按老师说的改正,不就行了吗,为什么就是不听?还连累爸爸受批评,我太不好了,爸爸骂的那些话一点都没错。”

 

所以说,阿强从小受到大量过度夸奖,从而形成不能接受批评的心态,被批评时逆反心理非常严重,不能及时改正自己错误的言行,然后导致负面的结果,最终又引发他的强烈自我否定。这就像蝴蝶效应,造成了后续一连串的心理创伤和后果。经过这次深度潜意识下记忆重组后,阿强第一次表达,觉得这种技术挺神奇,“我觉得有幸福感了”,但由于想起了这些病理性记忆,他对父母的怨恨心理又有些被激活了。刘承洛引导他要理解当时父母的做法,在后续心理干预中,刘承洛也会找机会重组他与父母的关系。

 

但刘承洛认为还需要再深入寻找问题。经过这一次深度心理干预,阿强的多梦症状缓解了,睡眠质量得以改善,怕热、多汗、容易焦虑的问题也缓解了。他再次认为,自己的病差不多好了,想提前结束心理干预回家。于是,阿强提出,那就再处理一下他和父母的关系吧。阿强与自己父母相处时仍容易发生矛盾。情绪激动时,他不但一味埋怨父母,还会辱骂、爆粗口,说非常难听的话。事后冷静下来后,他又非常不认可自己的行为。他希望能够缓和与父母的关系,双方能比较平和地沟通。

 

根据经验,亲子关系不良往往是因为父母对孩子造成过多重性的病理性记忆,而且缺乏科学的引导。经过深度潜意识发现,阿强与父母的情况也不例外。小学二年级的时候,阿强父亲带着儿子去单位澡堂洗澡。父亲突然想上大号,但澡堂不设厕所。他实在憋不住了,便找了个塑料袋,蹲在澡堂角落里“解决”了,然后将装着排泄物的塑料袋从窗户扔了出去。一旁的阿强惊呆了!父亲在他心里的人设彻底崩塌了,他的三观甚至遭到了严重的冲击:“我爸在单位还是个小领导呢,居然做出这么没有素质的事情!真的是太恶心了!”从此以后,阿强对父亲特别不认可,甚至非常反感。当然,阿强爸爸的问题还不止这个,他的性格也有点自以为是,自负心重,顽固偏执,刘承洛甚至怀疑他达到了偏执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他对儿子造成的伤害远不止一桩两桩。

 

在重组了以上病理性记忆后,刘承洛引导阿强不要全然地责怪他人。父母当时的处理方式确实粗暴、直接、缺乏理性,但他也要看到父母的出发点不是恶意,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学会自我反省。阿强也意识到自己为什么总是怨恨父母,原来背后有这些心理创伤。他认为自己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与父母的关系了。这一次心理干预后,阿强坚持要回家,认为自己没啥问题了。虽然刘承洛并不认可他的判断,但也尊重其决定。

 

临告别前,刘承洛与阿强进行心理干预的总结,再次提醒他情绪低落时,要善于觉察自己的灾难化思维,及时调整。情绪较好时,也要警惕自己的自负心态,切忌盲目乐观。“我们认为你还没有完全康复,但你选择了回去,那可以先观察,但你一定要小心!”最后,刘承洛又单独向阿强的妈妈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其实阿强妈妈也觉得儿子对病情过于乐观了,但劝说无效,刘承洛叮嘱她回去要注意观察,如果出现过于乐观等轻躁狂发作的迹象,一定要提醒阿强。就这样,阿强和妈妈回家了。很不幸,刘承洛对阿强病情的担忧和预测几乎都说中了,他的盲目乐观很快被现实“啪啪”打脸。

京ICP备20210250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