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什么会得双相情感障碍呢?拥有和睦的家庭和关爱他的妈妈

20220525225705 1024x682 - 他为什么会得双相情感障碍呢?拥有和睦的家庭和关爱他的妈妈

很多青少年来访者在小学的时候成绩优异,到了重点中学之后发现自己和同学出现了差异,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丧失了自信同时又处于青春期,在处理和同学的关系中遭遇到了挫折。这个时候融洽的家庭关系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但往往家长对于学习成绩的看重导致孩子内心产生了更严重的挫败感。

 

 

 

孩子在经历这些挫败感的同时,潜意识里的病理性记忆被激活了,内心产生了错误的认知和情绪,出现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这些让家长很难接受,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又使用了不正确的方式,导致问题进一步恶化直到休学。这位来访者的妈妈难以接受儿子双相障碍的判断,在刘承洛记忆重组官网预约面诊后,带着儿子来到了北京。

 

 

在记忆重组干预和父母的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下,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不断改善,再结合坚持运动、调整营养摄入,这个孩子服药不到9个月就实现了停药。目前已经复学半年,情绪稳定,也掌握了健康的释放压力的方式。即使被判断了双相障碍,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终身服药,难以康复。这名青少年来访者及其父母在求医过程的经历和心情与很多来访者家庭非常相似。更关键的是,这个孩子在记忆重组干预后目前实现了药物的减少,并顺利复学,这能给其他来访者和家庭带来希望。

 

这名孩子的妈妈是一名医务人员,具备更强的心理意识。所以,在孩子初中出现情绪波动时,她就怀疑其是否患病,多次提出到医院就诊,但都未能得到家人的理解。好不容易哄着孩子去了一次医院,孩子却“临阵逃脱”,还让家人虚惊一场。最后随着孩子的状态好转,这次求医也不了了之。刘承洛想,这位妈妈一开始怀疑孩子得的是抑郁症等常见精神心理障碍。孩子后来被判断为轻度抑郁症。可以说,这位母亲的感觉是很敏锐的,她重视孩子的心理和情绪变化,希望及时采取措施。在这个阶段,她的应对心态是十分积极的,这十分值得肯定。

 

这一次,她接受不了了,因为她知道双相障碍意味着什么。她本身就是医务人员,早就知道双相障碍属于重性精神病。孩子被经验丰富的精神专家判断为双相障碍。随着孩子的情绪波动,最终彻底拒绝上学,她不得不再次带孩子求医。“在我们这个小地方,得了双相就等同于得了‘精神病’,就跟精神分裂症差不多”,面诊的时候,她讲的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一方面,她认为儿子明明没有那么严重,但另一方面,这毕竟是精神专家作出的判断,似乎无法反驳。也正是基于这种认知基础,她对“双相障碍”恐惧得不得了。在临床中刘承洛见过很多这样的家长,我能够深切地理解他们的忧虑。

 

这位妈妈说,以她的了解,双相障碍来访者会有轻躁狂或躁狂发作史,表现为情绪高涨,或者大发脾气、砸人毁物。其实,刘承洛认为这位妈妈不必太焦虑、太纠结。如果她的叙述确实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其儿子的病情,那刘承洛认为,就算从传统精神科角度出发,她的儿子也不太符合双相障碍的判断标准。刘承洛曾分析过,砸人毁物、大发脾气的行为多半属于激越状态,并非易激惹,不是轻躁狂或躁狂的表现,并不能依此来判断是否为双相障碍。而情绪高涨,狂妄自大确实是轻躁狂或躁狂的典型表现。但根据这位妈妈的叙述,其儿子从来没有过情绪高涨、狂妄自大的表现,也不会暴躁易怒,更没有打、砸、摔的行为,最多也就跟父母赌赌气,短暂地离家出走。那他为什么会被判断为双相障碍呢?

 

刘承洛认为可能有以下方面的原因,他虽有明显的抑郁发作,也曾被判断轻度抑郁症,但其病情也一直反复,病程较长,精神专家可能发现这孩子的抑郁症状并不典型,符合“非典型双相”的特征。这符合所谓的“非典型双相”或所谓“软双相”的部分特点。

 

他的学习状态和成绩起伏较大。状态好的时候,成绩突飞猛进,干劲十足,这可能被精神专家认为是轻躁狂发作,故判断为双相障碍。现在很多精神专家对双相障碍的意识很高,即使家长和孩子都说自己没有轻躁狂/躁狂发作,但如果大夫捕捉到来访者过去有过状态很好、精力充沛、心情愉悦的经历,也很可能会将此理解为轻躁狂/躁狂发作。毕竟真正的轻躁狂发作时,来访者和家属往往也是不自知的,所以来访者和家长的叙述不能完全作为判断依据。

 

如果再加上这个来访者的抑郁症状并不典型时,那大夫就更加可能会下双相障碍的判断。但刘承洛认为,就这个孩子而言,他的学习状态明显与心理和情绪相关,而且即使其成绩有所起色时,他的内心仍是压抑的、焦虑的,而并非不可一世、自高自大,这不是真正的轻躁狂或者躁狂。刘承洛认为这名孩子更加符合抑郁症;偏执型人格改变和学习障碍的判断。如果按照我们记忆重组疗模式(MRP),刘承洛很可能会判断为“病理性记忆潜意识失调”(PTMD),这是我提出的病因学判断。因为这孩子的患病的主要根源明显是病理性记忆。

 

为什么这么说?这要从其原生家庭说起。这个孩子的父母感情稳定,家庭氛围良好,虽然在与孩子相处时不免与孩子有一些矛盾,造成一些小创伤,但总体来说,并未给孩子造成大量的多重性病理性记忆。这也是孩子的病情不算严重,记忆重组后康复速度也比较快的重要原因。

 

父母在教育上也犯了一些错误,主要以下方面:从小与孩子缺乏有效的、深入的沟通,导致难以及时发现问题,给予引导;未意识到孩子小学时面对过多的夸奖、但缺乏科学理性引导,会埋下心理隐患;在孩子突然变换学习环境之前,未能引导孩子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在问题出现后,未能与孩子一起积极应对。

 

他们并没有意识去真正地了解儿子的内心世界,并给予引导。来访者妈妈叙述,她和丈夫工作较忙,再加上儿子从小优秀、自律,不需要父母操心太多。儿子上初中后,第一次离家,从小县城到省会城市去读书时,这个过程是最容易暴露问题的,但由于亲子之间没有有效的交流,这成了一大隐患。

 

而且,这个隐患早在小升初前就埋下了。这孩子从小表现优秀,在小县城里,他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经常受到大人夸奖、同龄人的羡慕,这非常容易形成情绪病理性记忆,令孩子对自我的要求极高。与此同时,虽然这位妈妈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期待并不高,但受到环境影响,肯定也对孩子表达过要求和期待,这又无形之间加大了孩子的心理压力。

 

所以,当孩子从地方中学一下子到省会重点中学里去的时候,他体会到了巨大的落差。以往他认为自己很优秀也必须优秀,可是在省会城市里,学校周围的很多人都比他优秀。虽然,根据妈妈的描述,孩子的成绩其实靠前,虽然不顶尖,但处于中上游,但孩子就是不能接受,他给自己的目标是当最优秀的那几个人,他内心有太多不甘心了。

 

因此,他的自我要求很高,总是与同学攀比成绩,不断自我施压。但在现实中,他又无法达到自己的目标,内心失落。而那一次骨折是重大的挫折事件,他不得不休学,无法避免落后于原来的同班同学,这令他心态崩溃,便出现了情绪障碍。其实,早在升学之前,父母就应该引导这个孩子正视自己的能力。小学的优秀并不能说明什么,那只是小环境内的优秀;当到了大环境里,身边会出现很多比自己更优秀的人。

 

同样,如果把这些优秀的人放到更大的环境里,他们也会显得逊色。所以,我们最重要的、最终的不是与别人比,而是与自己比。作为学生来讲,对学习成绩应保持着积极努力、顺其自然的良好心态,才能保持谦卑、乐观,不至于因学习上的挫折陷入抑郁。而且,这个孩子在情绪最糟糕时一度出现过偏执心理,把过错归咎给父母,认为自己小学6年都白白浪费了,这是典型的外归因。

 

这名孩子已经停药半年,病情比较稳定,这离不开其父母的功劳。不过,幸好只是轻微的苗头,从妈妈的叙述看,经过记忆重组干预,再加上父母的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后,孩子变得理性多了。而令刘承洛惊喜的是,孩子的患病经历已经开始转化为他的人生财富了。当身边同学出现心理问题时,他能够敏锐地察觉,并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学着开导同学,引导对方及时就诊。来访者的康复是比较顺利的,但并不代表从此一劳永逸了,他的康复道路上仍存在一些隐患。要知道,若重度抑郁症的来访者不及时干预,是非常容易出现自残行为的,从这个角度,说他拯救了这位同学的生命也不为过。

 

如果有些同学无心地嘲讽他,这可能会令他的心态再次失去平衡,当然可以通过场景重建技术(SRS)提高他的抗压能力。如他妈妈所说,儿子休学了两年,即将看着他之前的同学们一届一届地参加高考。曾经成绩不如他的同学高考考得很好,这可能在无形之中会增添了他的压力。还有,妈妈目前心态放得比较低,只希望孩子平安,以后找到一份喜欢的工作养活自己。而孩子目前对自己的要求也降低了,这有助于他的情绪保持稳定。

 

但父母一定要与孩子深入沟通,孩子对自己的要求降低了到底是真的因为坦然了,抱着积极努力、顺其自然的心态?还是一种妥协与无奈?如果是后者,那么其内心仍是压抑的,仍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和引导。外,不建议这对父母对孩子的要求降得太低,否则可能引起反效果,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在父母眼中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了,这对他来说是一种打击。

 

父母对孩子抱着过高、过低的要求,是两种走极端的方式。正如刘承洛上文所提,父母应引导孩子保持着“积极努力、顺其自然”的心态,可以积极地追求更好的结果,但不能以为没有得到期待的结果而否定一切,这才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她似乎对孩子患病的事情总是心存遗憾,甚至后悔当初将孩子送到省会城市去。其实,她大可不必后悔。当时,孩子对省会城市充满向往,若强迫他放弃这个念头,他会产生强烈的负性情绪体验,在后续遇到挫折时,会将所有责任都归咎于妈妈当初的决定,产生怨恨的心理,这也不是一个好结果。而孩子是不可能一直只生活在小县城里的,他最终仍要步入社会,面临更大的竞争,遇到更多比自己更优秀的人。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在高中时,这场病就令孩子和家庭教育的问题得以暴露,父母和孩子可以及时亡羊补牢,这是一个好事。否则,若等到了成年以后再暴露出来,那时病情可能更加严重,孩子和家长改变起来更难。这个孩子的经历还让我想起了一个很多家长关心的话题:到底让孩子当“鸡头”好,还是当“凤尾”好?

 

其实这并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这涉及到不同个体的心态。如果心态积极,抗压能力强,那么到好的学校去当“凤尾”,虽然得到的夸奖和关注少一些,但在客观上能接触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和人际资源,这是有好处的。如果抗压能力暂时较弱,那么当“鸡头”,也可以暂时避免一些负性刺激,找到自信,再慢慢地塑造抗压力。不过,孩子最终还是要步入社会的,避免不了与别人产生激烈的竞争,接受失败、体验挫折。

京ICP备20210250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