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重度抑郁症的儿子,妈妈一度想轻生!如何帮他康复上学(下)

20220606204514 - 面对重度抑郁症的儿子,妈妈一度想轻生!如何帮他康复上学(下)

来刘承洛记忆重组中心面诊的来访者中有一些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学生,在出国之前她们在国内的学习生活中,遭遇到一些挫折在潜意识中产生了病理性记忆,在学业和人际关系方面造成了相当大的困扰,家长以为在国外的环境中心理障碍会出现缓解,结果在国外的学习环境中,她们由于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中的错误认知,产生更大的挫败感导致崩溃。

 

 

 

回到国内以后,阿强的情绪崩溃后无法上学休学在家。阿强妈妈带着他去了医院,精神专家判断为双相障碍,这让阿强妈妈感到无法理解和绝望。在中心的刘承洛记忆重组官网预约面诊后,带着孩子来到北京。经过记忆重组后,阿强的情绪病理性记忆对他的影响消除了,这让他能够理性的思考今后的问题,为复学做好了准备。

 

 

阿强曾被诊断为抑郁症、双相障碍,甚至有精神专家怀疑其罹患精神分裂症早期,他出国留学期间还出现过强迫症状。从临床角度来看,其实阿强当时的症状复杂且严重,又不愿意坚持服药,病情多次反复,可谓是一例疑难杂症。

 

幸好,阿强的妈妈没有放弃。她不断在网上搜索,偶然之下找到刘承洛记忆重组官网。她认真阅读了大量刘承洛写的文章,预约了面诊带着孩子来到北京,在阿强进行干预的同时开始加强自我反省的意识,切切实实地改变了与儿子的沟通和相处方式,给予孩子肯定、包容和爱,随后爸爸也加入学习和自我反省。经过记忆重组干预后,阿强的病情大有好转,甚至变得比以往更加懂事、成熟和理性!阿强妈妈说过,那时的儿子有一股不愿服输的精神,只要是自己认准的事情,无论多困难都一定要做到。这种性格品质让她印象深刻。阿强在小学、初中时是个出类拔萃的孩子,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富有集体荣誉感,深得老师的喜欢,同学的羡慕。

 

但高中以后,阿强在学业上遭受了一些打击,理想和现实有较大差距;又因在人际关系上遭到误解,遇到挫折,他的状态急剧下滑,逐渐抗拒上学,甚至出现抑郁症。休学后,阿强的心理压力有所减少,加上父母对他的要求降低,得到了一些外界的认可后,阿强又找回了些许自信,提出了留学的想法,并且积极地付诸了行动。这个计划一开头都挺顺利的,但每次都是只要遇到一点挫折,阿强就退缩、放弃,再次萎靡不振。从他妈妈的描述来看,阿强每次较大的病情波动似乎都与挫折有关,后来还干脆拒绝服药了。孩子小时候那么优秀、自信,怎么遇到一些挫折后,一下子就得了抑郁、双相障碍呢?在刘承洛接诊过的青少年来访者中,这种情况非常常见。他们原本都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得到同学们的慕嫉妒恨,但在某个阶段(尤其是升入重点学校时)遇到挫折后,自信心和学习状态一落千丈,情绪剧烈波动,低沉自闭、暴躁易怒,抵触父母,最终被诊断为抑郁、双相障碍、强迫甚至精神障碍。家长们不明白:“刘承洛,本来好好的孩子,怎么突然就出问题了?!而且变成重性精神病了呢?”所以,刘承洛十分能够理解阿强妈妈的困惑。

 

其实,这一类孩子并不是突然出问题的,在他们看起来乐观开朗、优秀出众的时候,问题的种子就已经埋下了。在成长早期,他们确实聪明可爱,能力过人,得到了老师、家长等长辈的夸奖,受到同学、伙伴等同龄人的羡慕和嫉妒,他们内心十分满足、开心。在这个反复接受过度夸奖、赞扬的过程中,孩子逐渐形成了情绪病理性记忆。从开始的被动式的、无意间地受到表扬,变得主动去追求外界的赞扬和艳羡。这成为了他们努力学习、表现优秀的主要动力,甚至是唯一动力,也是他们自信心的来源。

 

他们容易自视过高,设立不太符合实际的目标和志向。又或者说,光有远大的志向,但不懂得背后的规律和路线图,无法真正积极和理性地对待过程中遇到的挫折,缺乏沉着和耐心。所以,一方面他们非常渴求能一如既往地优秀,持续得到外界的表扬;一方面自我要求甚高,目标远大,便不断自我施压。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一旦遇到挫折、或发现现实和理想相去甚远时,就很容易情绪崩溃。

 

就拿阿强来说。他高一时说想考清华、北大,包括后来已经休学了,仍想冲击英国顶尖的大学。他的父母也知道,这些目标其实跟他当时的现实情况是不太相符的。那为什么阿强会萌生这种不太实际的目标呢?可能因为以往大人们夸奖他的时候,曾不经意地说过、或暗示过像他这么优秀的孩子,就该考顶尖的大学;又或者,他曾听到周围的人说起顶尖学府的学子时,语气里充满了羡慕和仰慕。所以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世界一流的大学。

 

但很快他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成绩根本难以达到这个目标。在重点高中里,别说考顶尖的大学了,连年级前200名都进不了,老师和同学给他的关注也远远不如以前。他逐渐失去了自信的来源,一边感到焦虑、绝望,一边继续不断地自我施压。在这个时候,负性情绪导致的学习障碍慢慢就出现了。上课的注意力会下降,容易分神,做作业容易拖拉,甚至完全不做,考试时非常焦虑,甚至恐惧,情绪也当然越来越差,恶性循环。只要他一到学校,这些负性的情绪和感觉就会条件反射般地出现,学习状态就更差,那个学校的环境对他来说成为一个恶性刺激了。

 

当以上恶性循环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当阿强发现无论他再怎么努力都无法扭转时,他就彻底崩溃了,干脆不去上学了。他和那名男生的矛盾确实只是个导火索,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并不是他拒绝上学的根本原因。后来,他的父母开始重视,带他去看病。精神专家一开始诊断抑郁症,但这对他的学习障碍和遭受过的创伤没有太大的帮助。接着,阿强到国外留学,一开始成绩冒尖,似乎非常顺利。但实际上他的学习障碍并没有解决,只是因为换了一个新环境,脱离了旧学校中令他焦虑、痛苦的熟悉场景,他内心又对新生活充满了希望,所以暂时有所好转。但他的学习状态仍比较低效、不稳定,而且,他的自信来源仍然存在问题。

 

所以,很快阿强在国外又遇到一些困难时,状态又打回原形了,并出现了强迫症状,只能再次回家休学,并开始服药。可能是因为抗抑郁药令他情绪有所好转,他的想法又积极起来,情绪一高涨,以往形成的情绪病理性记忆又冒出来了,有点盲目的乐观,设想着要考上英国顶尖的学校。但上培训机构的时候,可能是又遇到一些困难,他又开始退缩、绝望了,连药也不想吃了。最终被精神专家诊断为双相障碍。

 

 

 

可以说,阿强的经历、病情的发展过程和很多青少年来访者的非常相似。尤其是在国内读不下去,父母就送到国外去;结果在国外还是不行,只好又回来;孩子的状态起起落落,抑郁反复发作……这样的情况在临床上比比皆是。还有,他一开始表现出抑郁症状,甚至被怀疑是精神障碍早期;后来又产生强迫症状(如果那时候去复诊,很可能会被诊断强迫症);服药后又出现转躁,情绪高涨,在家还有易怒、摔东西的表现,又被诊断双相障碍。这就是主流精神学中的症状学诊断。如果只看表面,家长会被这一个个疾病名称吓倒,以为孩子得了那么多病。但其实,疾病根源都是同一个,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孩子的心理活动变化,症状不断地发生演变。孩子突然出问题了,阿强妈妈心急如焚,带孩子四处求医;可以说,她的心路历程也是大部分来访者家长的心理历程。而且,她是一名人民教师,与很多老师一样,明明是教育专业出身,却在自己的家庭教育上面摔了跟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后来服用抗抑郁药物导致转躁,她还以为孩子好转了,欣喜万分;再到最后精神专家判断孩子是双相障碍,她网上一查,得知这是重性精神病,要终身服药,她绝望得一度想寻死。

 

在阿强成长过程中,她主要关注他的身体健康、学习表现和行为规范,但缺乏与阿强真正有效的内心交流,忽视了他的心理感受及情感需求,在他面对大量的表扬时,也不懂得如何引导他调整心态,排除隐患。但幸运的是,阿强的妈妈经过学习刘承洛的文章和家庭指导,她学会了免于恐惧、淡定应对,开始有意识地自我反省,作出改变。她也明白,大人的一些思维和行为模式不可能一下能改变过来的,需要一次次地加强意识和尝试,不要着急,不要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就想放弃。

 

她学会了从孩子的话语中寻找父母过去对孩子造成过的伤害,并且真诚地反省、道歉。虽然她三言两语似乎说得简单,但改变起来肯定是要付出很大努力和毅力的。在这种氛围下,经过记忆重组干预,阿强的情绪越来越稳定,而且会发自内心地心疼父母,一家人的心前所未有的亲近。于是,很神奇地,他的强迫症状几乎消失了,情绪障碍的症状也越来越弱了。像他和父母所说的,他现在就是一个正常的孩子,甚至比很多孩子都更懂事、更成熟。

 

所以,阿强父母的做法和阿强的康复,更好地诠释了刘承洛对抑郁症、双相障碍和强迫症等精神心理障碍的理解,它们的根源主要是病理性记忆,记忆重组干预,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的改善可以对这些障碍起到很大的治疗作用!

 

请家长们一定要有此意识,树立帮助孩子康复的信心,要耐心地、持之以恒地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然后你们会慢慢地看到孩子出现积极的变化。尤其是当父母和孩子发生矛盾时,父母至少要做到三点:同理心、耐心倾听、积极引导。只有真正地做到与孩子共情,从他们的角度说出他们的感受,缓解了负性情绪,孩子才会愿意跟你交流。待孩子恢复了理性后,父母再给予积极的引导,孩子才能听得进去,形成积极的心态和三观。当然,比如提到的疑惑。怎么让阿强找回当年不怕问题的韧劲?还能不能回校上学?家长应该耐心地等待记忆重组后他自己的觉悟和回归,同时主动地引导帮助他找回状态。

 

既然以后的路上一定还有挫折,那么,如何让他重新寻回童年的坚韧不拔呢?这其实就涉及人生规划了。在家长的努力下,阿强的障碍已经实现了大幅度的改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日趋亲密,初步建立了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换言之,他想到身边永远都有家人的支持和保护他,如果他以后到学校或社会中去,不再完全处于家庭里放松、温暖的环境中,尤其是再次遇到挫折时,记忆重组干预就会让他的抗压力有所增强。

 

 

阿强的父母一定要意识到,那时孩子所谓的不服输的精神其实是假象。严格来说,阿强那时并没有遇到真正的、很大的困难,没有面临危急自信心的打击,相对而言还是比较一帆风顺的。而且,他那时的韧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抗压能力,而往往是为了得到夸奖而努力,而且难以接受失败。真正的抗压力、越挫越勇的性格并不是这样的;而是能积极地、理性地面挫折甚至失败,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短板,快速地从挫折中实现提升,并朝着有意义的、有价值的目标出发,而不是为了外界的夸奖和世俗意义上的所谓成功。

 

 

阿强以往的抗压能力其实是较差的,如果想实现真正的抗压力,还需要更多的积累和提升。所以,阿强父母应该摆正心态,不要总想着寻回阿强以前的状态,那是假象;而是要从这次的障碍经历中,总结经验,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塑造抗压力,实现坏事变好事!至于如何实现?

 

刘承洛认为现在亲子关系已经大幅度改善了,还要继续保持和提升。然后,寻找合适的时机与阿强深入地分析一下他以前的状态,让孩子也树立正确的观念,不要总想着以前如何如何。接着,家长可以尝试引导孩子慢慢往外走,让他愿意尝试捡起学习,或者探索自己喜欢的领域,有意识地令其开心、愉悦等正性情绪与学习行为和学习情景相结合,看到孩子的改变和提升要及时给予肯定。他从小受到过度夸奖而带来的情绪病理性记忆,光靠家庭关系的改善难以彻底消除,他可能在情绪良好的时候,仍会想得太美好,家长还必须多注意这一点,慢慢扭转他的一些错误认知。孩子可能目睹以往的同学都考上大学了,变得更优秀了,心里落差可能更大,情绪又会有波动。那父母就更加要注意积极引导了,要让孩子学会从一生的高度来看待暂时的落后,保持心态的积极。

 

通过刘承洛高效的心理干预进行快速地处理,重组孩子潜在的病理性记忆和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其恢复理性后,再帮助他树立积极的三观,建立高效的学习状态,做人生规划方面的干预,并塑造越挫越勇的性格。这样,阿强的内心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变得强大。如果留在国内,选择一些环境较宽松的、活泼的培训机构,让孩子先找回学习的兴趣、动力和状态,然后再根据孩子的意愿慢慢过渡到传统的高中或大学,或者攻读中外合作创办的大学,这也是一种方案。现在不再是“一考定终身”的时代,中专可以考专科,专科可以“专升本”,即使本科学校不理想,还可以读硕士,或者通过社会工作经验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看上去孩子是落后了几年,但从人生长度和人生价值来看,这到底是落后还是优势,还不得而知。

 

京ICP备20210250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