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想起已经复学的孩子,心中有些欣慰,大多数的家长是在孩子在学校里出现问题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心理上出了问题,然后带孩子去当地的医院进行精神专家的检查,通常结果是双相障碍,孩子的妈妈对这个结果无法接受,在网上了解到刘承洛记忆重组中心后,在刘承洛记忆重组官网进行了面诊的预约,然后带孩子到了北京。
在和到刘承洛记忆重组中心的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候,刘承洛发现妈妈在孩子的心目中的形象基本上成为恐惧和烦恼的代言人,在对孩子进行记忆重组干预的同时,也需要对家长进行家庭指导,让孩子的妈妈能够理解孩子表达的想法,同时提高家庭的融合程度,这样有利于减少孩子进行记忆重组的困难度。
有青少年来访者通过网络认为这是一种智商高而盲目乐观,而更多人得知双相情感障碍属于严重的精神障碍,惶恐不安甚至绝望。干预过程中,刘承洛发现很多来访者、家属对双相障碍缺乏理性客观的知识。刘承洛记忆重组中心目前的干预重点是青少年双相障碍、抑郁症、成瘾和学习障碍。
绝大部分精神专家、包括权威专家缺乏时间和意识向来访者、家属群体普及相关知识,各个信息渠道和网络上又罕有专业的、深入的讲解,基本上是碎片化的信息。就算有,也仅站在传统精神病学或精神医学的角度去讲解,对双相障碍的理解缺乏深度。甚至有部分社会上的心理咨询师完全否定双相障碍的精神科诊疗,尤其是药物治疗,让来访者和家属更加盲目,无所适从。
所以,来访者和家属群体心里疑虑重重,却又无处寻找答案,而不少精神专家对来访者病情的诊疗方案不一,更加重了来访者和家属的疑虑。很多来访者和家属通过各种途径得知双相障碍属于重性精神病,“遗传度80%”,“预后不良、需终身服药”,便陷入长期的焦虑和恐惧。这不但毫不利于来访者的康复,甚至可能令病情和家庭关系进一步恶化。
而来访者家属寻求心理帮助时,遇到一些精神分析师把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父母,过分强调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导致亲子关系严重恶化,很多青少年来访者对父母施加暴力。父母的教育固然有错,但出发点是好的,只是爱的方式不对。但他们知道自己的教育有失误后,内心愧疚,面对孩子的暴力和辱骂时便默默忍受。很多父母跟刘承洛讲述内心苦楚时,老泪纵横,令人心酸。目前,国内外精神病学及精神医学对双相障碍的理解和诊断仍停留在症状学阶段,忽视心理社会根源,这也令所谓权威的诊断指南(包括DSM-5,ICD-11等)有很大的局限性。其实,国外已经有很多学者意识到了这一点,甚至质疑DSM-5的科学性。而刘承洛接诊过的大量双相障碍来访者可分为以下情况:
来访者被其他医学机构的精神专家诊断为双相障碍,但据刘承洛观察约八成属于错误诊断。这也是刘承洛多次解释的双相泛化问题,这些来访者有明显抑郁发作病史,又有打人砸物、狂吼捶墙等行为。很多精神专家认为这是躁狂表现,进而诊断双相。其实这不是躁狂,而是激越状态,是多重性病理性记忆导致来访者内心极度压抑和焦虑,是行为和情绪上的宣泄。除了抑郁发作外,来访者确实有过心境高涨、思维奔逸、精力旺盛、狂妄自大的经历,符合典型的双相障碍Ⅰ型、Ⅱ型诊断。这种躁狂发作是怎么来的呢?真的因为所谓的遗传?大脑中未知的器质性改变?
在情绪稍佳时,他们容易陷入正性的单向思维导致的恶性循环,让自己陷入狂躁的状态,在现实中也就更容易碰壁,又引发了重度抑郁发作。但刘承洛临床实践中发现,这类来访者曾经历以过度、频繁接受夸奖为主的正性病理性情绪体验,他们为之高兴甚至兴奋,长期以往便真以为自己极度聪明、能干。目前的科学研究在生物学层面给不出确切答案,但如果刘承洛继续沿着这个方向进行诊疗,问题就“无解”了。这也许是传统精神科的药物治疗不够高效、容易反复的原因之一。
刘承洛从多年的记忆重组(MRP)实践中发现,无论哪一种双相障碍都不是慢性的、长期的、甚至需要终身服药的精神疾病,从理论和技术上来说,是可以高效康复的。刘承洛在深度潜意识下可精准地找到来访者相关症状的病理性记忆并进行高效重组,逐步撤药,再结合家庭治疗,塑造高效学习状态,培养抗压力等,来访者可高效康复,甚至来访者的心身和整个家庭都更加健康。总之,刘承洛发现,从科学心理学角度,多重性病理性记忆和情绪病理性记忆都属于病理性记忆。根据近20年来科学家们提出的记忆再巩固理论,这是“有解”的。
当然,目前,刘承洛的心理干预技术可以为绝大多数来访者和家庭提供诊疗服务。来访者和父母可以阅读刘承洛分享的文章,同时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康复之路。中心进行记忆重组干预的同时,在维持药物辅助的基础上,父母必须加强自我反省及提升,改善家庭关系。再结合科学的心理干预、物理治疗或运动疗法等,孩子情况会逐步稳定,便可慢慢减药。当药物降到最低剂量时,其副作用也可以忽略不计了。家长在孩子出现障碍后,也曾迷茫、焦虑甚至恐惧,但看了刘承洛的文章后,自己也学习了很多科学心理学知识,加强自我反省,掌握了一些方法和理念,变得更谦卑、从容,在刘承洛记忆重组中心进行心理干预的孩子的病情也随之好转,药量减少,有的还成功复学。这样的消息总是令人振奋!
刘承洛对于精神心理障碍的理解只是一家之言,其他精神心理专家的临床实践经验和分享也有很多可取之处,每个来访者适用的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大家可多了解和学习,扩大认知面。作为家长,只有抱着开放的心态,不断反省和提升自己,才更有可能与孩子建立亦师亦友的理想关系,将盲目的爱转化成觉悟的爱,帮助孩子康复,并让患病经历转化为人生中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