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她走出精彩的人生?一个抑郁女孩的神奇时刻

dfa78b44966648bbad28838d4fc96b2c 1024x682 - 如何帮她走出精彩的人生?一个抑郁女孩的神奇时刻

每当我看到过来面诊的父母带着花季的年轻人过来,不禁感叹,父女之间的关系会导致女儿在情感问题上出现障碍的几率很高,静静就是这样的。

互联网接触的媒介给她带来一定的精神慰藉,帮助她度过艰难痛苦的时光,同时又进一步加剧她言谈举止的偏差和思想的片面性,让她与父母的关系更加隔阂。

70f0fab74f154ebba426bf53a26e8040?from=pc - 如何帮她走出精彩的人生?一个抑郁女孩的神奇时刻

 

她在情感上的病理性记忆,使她出现的幻想的人物和情境,并沉浸于其中,当然可通过深度潜意识记忆重组(MRP)进行干预,让她恢复正常的理性和思维。

但综合考虑了静静的家庭环境、父母配合程度等众多因素后,我们并不建议他们首选我们中心接受治疗:首先静静的轻度精神障碍完全可以通过服用得到快速改善,同时,我们还为她的父母提供了很多建议,减轻了他们的焦虑情绪,引导他们积极改变。

 

我接触过大量患有精神心理障碍的青少年患者,静静是唯一一个在遭受了那么多创伤性事件后,仍能保持乐观积极,并有意识地努力走出父母阴影的孩子。由于面诊时间有限,我尚来不及了解她此中的心理过程是如何进行转化的。

希望这个让人心疼的女孩子能够早日康复,回归校园;更希望她经过我的鼓励和指点后,能塑造出越挫越勇的性格,甚至利用她的自身经历、她的乐观与积极去帮助更多的人!

静静今年13岁,一家三口共同参与面诊。母亲神情很焦虑,父亲堆着苦瓜脸,但静静看上去还算比较轻松,抱着面诊区域可供借阅的《人类简史》看得起劲。父母准备向刘承洛介绍情况的时候,静静立马提出要回避。

母亲说,有一天学校老师说孩子“有点不一样”,孩子的小姨也说“她有点自言自语”的,建议母亲多加留意。

“我一开始根本没在意,孩子从小性格活泼,是个话匣子,我从来没想过她会有心理问题,但后来发现确实不太对劲”。

静静读小学的时候,曾跟母亲说有个叫阿东的男生向她表白,惹来了另一位女生的嫉妒,还在背后中伤她。

“我当时以为真的有这件事,就跟她说不用在意,做好自己就行了。后来,女儿还说这位阿东跟她升到了同一家初中,还搬到了我们家小区来,就在对面楼层,还说在小姨的办公室里也见到过阿东!”静静的母亲回忆。

“我一下子觉得这不太可能,又联想到老师和小姨都跟我说过小孩的事,我就马上去查了,女儿所在初中根本没有阿东这个男生,对面楼层也没有跟她同龄的男孩,更别说在出现在小姨办公室里了”,母亲急的眼眶红了。

“我就再去问孩子,你说阿东跟你表白,是亲自听到他说吗。她说也不是,是听另一名女同学传达的”,母亲意识到,这一切有可能是妄想出来的,甚至不排除有幻觉。

“我们带她看过精神科专家,做量表、电脑测试什么的,专家说是精神障碍,开了一堆服用,可是我们实在不想让她吃,还想寻求其它办法”。

“那静静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刘承洛问。

“她跟我说过曾有幻听,还整天担心哪里有摄像头,我们住酒店的时候,她看到厕所墙壁里有很多缝隙,心里就不踏实,花了整个晚上,用小纸团把那些缝隙堵上。总之总是怕被偷看偷听,觉得别人会盯着她,她一人在家的话,要把所有窗帘都拉上”,母亲说。

“她心情烦躁、低落的时候症状特别明显,深信不疑就是看到阿东了,还听到别人在骂自己。但她心情好的时候还是很正常、很活泼的,像根本没事儿似的”。

母亲介绍得差不多了,刘承洛转向父亲,“爸爸有什么补充吗?”

“她从小就闲不住,她⋯⋯”,父亲才说了半句话,母亲就插嘴:“她爸爸整天就知道叮嘱孩子读书,她一旦有点娱乐活动他就骂,还说孩子下三滥,神经病,说得很难听!”

唉,看来这又是一个问题严重的家庭。父亲话都没说完就被妻子指着骂,脸上有点恼怒,但又无法反驳。

母亲继续抱怨:“人家当爸的都是特别疼爱女儿、把女儿当宝贝的!但他这个父亲根本没有教育观念,从来不会顺着孩子的意,总是泼冷水!孩子有时还会反过来心疼爸爸,哄他消消气,他就只会整天唱反调,让孩子难过,为了这个事我不知道跟他吵了多少回了!”

刘承洛也有点惊讶,但他还没有评论什么。静静的妈妈已经气得说不出话来了,刘承洛转向了静静的父亲,平静地问:“妈妈说的这些事情,爸爸有什么看法?”

父亲已经被骂的没有脾气了,一副心烦意乱的样子。他承认自己是有那样骂孩子,但支支吾吾的也没多说。

通常,父母介绍到这里就可回避了,轮到刘承洛与孩子单独谈,最后再一起总结诊断意见。但是,由于静静可能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刘承洛考虑到有些话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说,便先跟父母说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孩子可能有精神障碍了,当然,我等下还会跟孩子详细了解,进一步确定。可如果是真的有的话,我建议你们还是先给她服用,控制这些症状”,

“但你们要明确一点,不是说我们这里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我初步推断,静静的症状应该是长期的多重性病理性记忆导致的,来自家庭的,还有可能有来自学校的。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确实有很多经过深度潜意识下的记忆重组后,幻觉妄想等症状就消失的的真实案例。但是,针对你们家庭来说,我认为,先找一个水平高的、药物治疗丰富的传统精神科专家,服用控制症状,这是最经济的方法。”

静静的父母听得十分认真。

“但如果是选择这样的治疗方案的话,对父亲的要求比较高,父亲必须改变。这一点我相信爸爸您心里也很明白了”,静静的父亲点点头,“父亲如果能改变,给孩子创造一个温暖、关爱的环境,再加上服用消除精神障碍的话,孩子肯定就会改善很多”。

“否则的话,她的症状会越来越严重,更加敏感多疑,妄想和幻觉加重,甚至最终可能真的发展成精神障碍!”

“妈妈您也别整天指责爸爸。爸爸固然做得不对,但我几乎能肯定,他的行为肯定受到他原生家庭的影响,他在成长中也受过创伤,他内心也压抑,但脾气上来了控制不了,事后估计也会后悔和自责”。

刘承洛感受到了静静母亲的冲天怨气,这对孩子的康复有弊无利,便耐心引导她冷静地看待家庭的问题,不要一味抱怨,陷入恶性循环。

我又瞄了一眼父亲,他的眼神温和了一些。我猜,以前可能根本没人能站在他的立场,为他说这样的话吧。

“总之,静静在不在我们这里治疗这不是关键,但我作为一个专家,我有义务跟您说清楚这个病是怎么回事。关于精神科专家说她有精神障碍,你们没有必要这么担心,这只是精神医学的一个标签。传统精神科专家问诊时间有限,只能让病人做量表,简单了解病情,然后下诊断,这是有局限性的,你们要理性看待,她的病情极有可能属于我们常提到的创伤后应激反应失调,并非精神分裂症”。

面诊进行到这里,气氛一直很凝重。我们已经做好心理准备,接下来接触到的静静应该是一位饱受创伤后变得压抑、阴郁、甚至敏感内向的孩子了。

静静是个大大方方的姑娘。她大大咧咧地走过来,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眼珠子滴溜溜地打量了一下我们,狡黠一笑。

她说,“我觉得自己没有任何问题啊,以前我看过心理咨询师,根本没什么用,几乎都是我在那里一直说啊说。心理专家跟我爸妈说,你女儿挺能聊的。”我心里偷笑了,她果然是个话匣子啊。

“创业啊!那你挺牛的啊!我也想创业,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情”,静静翘着二郎腿,斜挨在沙发上发表了一通自己对创业,微商,网红等等话题的看法。

刘承洛及时把静静拉回了面诊主题,询问她的症状。

“我现在有种被害妄想的感觉,总是担心有人看我,上厕所看到排风口就担心是不是有摄像头,还要关灯确认一下有没有摄像信号灯”,

“我走在大街上也觉得很多人再看我,我心里觉得古怪,人家其实也没理由要看我啊,但我就是担心。再加上我喜欢看鬼片、犯罪片,心里有点害怕”,

“至于那个叫阿东的男孩,我在小学真的见过他,但后来我就不太记得了。”

刘承洛想了解静静是否遭受过来自校园的创伤:“那你当时在学校有没有遇到不开心的事,被老师或者同学欺负之类的呢?”

“我在学校有一段时间压力挺大的,好像所有同学都认识我,但没人能够理解我”,静静回忆,“不过我很快就走出来了,还能怎么样呢,人要放宽心啊您说是不是。有些小孩就是不懂事、坏种,就是贱呗,我就瞪他们两眼,给他们点颜色瞧瞧呗!”

我又惊讶了,一个13岁的小孩带着一脸鄙夷,用这样刻薄的字眼描述同龄人;在面诊过程中,静静还说了不少脏话,这多少有点刺耳。

“那你觉得爸爸妈妈的关系怎么样?”刘承洛问及家庭问题。“唉!我妈就是一个怨妇,我爸就是没素质!他们整天闹。比如说吧,有次我爸去机场接我和我妈,来晚了,我妈骂得很难听,我爸也回骂,说一起去死算了,后来我妈闭嘴了,我爸还在骂,我踹他一脚他才闭嘴。他们都已经在一起了,就不能好好过日子吗,非得吵来吵去。我感觉不是他们在养我,是我在带两个小孩!”静静说。

我们都笑了。孩子尚有这样的觉悟,两位家长听了不知道会不会羞愧难当。

“爸爸妈妈刚才有所反省了,我也训了他们一顿。你觉得你受他们的影响大吗?”

刘承洛继续问。“还是挺大的。特别是我爸,那时我妈在外打拼,本来我是很听话、很乖的孩子,我跟我爸生活了一年,他整天瞎嚷嚷,没教养,骂我是畜生,我虽然很反感他那样,但是潜移默化嘛,我也学会骂人了。他们经常在我面前吵完架,然后又说会改,但都是白说,我都无所谓了”,静静叹了口气,两手一摊。

就像事先演练过似的,静静正说到这,父母等待区域那边传来了争吵声。“你看,又吵起来了,唉,我都懒得说他们了”,静静翻了个白眼。

“你说的无所谓,是一点都不难受了吗?”

刘承洛说。“一开始也会恨、会生气,但后来习惯了。而且我现在有自己的想法了,我觉得他们没法改变我,我要靠我自己改变自己,不能把日子过成像他们那样!”

我终于知道她那些粗鄙的、尖酸刻薄的话是从哪里学来的了。不过,她年龄这么小就能意识到自身是独立的,要努力不受父母的负面影响,要活出自己,我被小姑娘感动了。

刘承洛也非常欣赏她的想法,鼓励她努力奋斗,掌握自己的命运。静静说,“叔叔,你觉得读书是唯一出路吗?”

母亲发现静静有症状后就为她办理了休学。

“我觉得不是”,刘承洛说。

“那太好了!我直接出来打工就好了!”静静很兴奋。

“可是,静静,虽然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你要看清楚这个问题背后的本质。你要从长远来看,通过在校学习是为了储备更多的知识,开拓思维方式,提升眼界和格局,为以后的人生之路更开阔、能有更多选择打下基础”,

“比如你想创业,这想法非常好!但如果积累不足就仓促开始,你很可能会吃很多苦头,走很多弯路,甚至败得很惨;可如果再加上高效的学习,你的道路就能顺畅很多”,

“所以,我建议,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还是能调整状态,重返校园完成学业;就算不行,我希望你也不要停止学习,可以通过网络学校、校外培训课程等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因为只有掌握了学习尤其是高效学习的能力,你才能快速成长,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运!”

对于每一个患病后休学在家的孩子,刘承洛虽然不建议在病情未改善前勉强学习,但都会鼓励他们一定要有一颗上进、好学的心。

在面诊的最后阶段,刘承洛总结静静的情况尚不算十分严重,虽然因为经历了很多创伤,变得比较敏感、多疑、恐惧,但她自己对此有所意识,有一定自知力,抑郁情绪也不明显。

刘承洛再次叮嘱静静的父母要反省。“静静虽然年龄小,社会阅历不多,但她懂很多,而以你们现在的水平和态度,已经引导不了她了。她甚至能看到你们的不足,还能以你们作为反面教材,坚持自己的独立思想,这是非常难得的”,

“你们一定要降低姿态,多听听孩子的想法,你们也要学习、进步。爸爸一定要改变,妈妈不要再整天抱怨!”刘承洛加重了语气。

听着刘承洛最后这几句话,一直表现得很活泼、淡定的静静眼眶有点红了。

会诊结束后,刘承洛特意通过助理再次叮嘱静静的父母,孩子的精神障碍还没有完全固定,建议他们就近找一个服用经验丰富的精神科专家给她服用进行治疗,孩子也并非精神障碍,父母必须加强改变,对他们家庭而言,这是最经济的方案。

我忽然意识到,其实刘承洛与静静交谈的时候,已经涉及为她进行心理干预、甚至引导她进行人生规划了。这是面诊中极少见的。

我猜测,可能是刘承洛综合考虑后不建议静静一家首选我们中心进行治疗,但同时又深深地被静静的乐观、坚强和悟性打动;所以,出于爱惜之心,刘承洛特意利用有限的见面时间为静静进行关键的心理干预和引导。目前,我们没有再得到关于他们一家的最新情况反馈。但愿静静的父母真的能痛定思痛,努力弥补他们给孩子带来的创伤;但愿这个在逆境中还能积极乐观的小姑娘能更加快乐!

 

 

京ICP备20210250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