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学习障碍可继发双相情感障碍,父母需警惕

20220205143737 - 孩子的学习障碍可继发双相情感障碍,父母需警惕

今天与大家重新分享一个以前介绍过的案例——曾罹患学习障碍的阿明。

2016年6月,我为阿明进行深度心理干预,塑造高效学习状态,那时他读初中。现在5年过去了,我最近与阿明的母亲电联得知,阿明现在成绩不错,心态也很积极、健康,今年6月份就要参加高考了。

我感到十分欣慰。现在回头再梳理这个案例,我对阿明当时的学习问题,以及我们心理干预技术的发展历程看得更清楚了。

2016年6月份,阿明刚结束初一的课程,因为当时他的学习成绩非常糟糕,父母急得团团转,阿明自己也备受打击,谈到学习有点垂头丧气。阿明的母亲是我的朋友,她知道我在心理干预方面经验丰富,便寻求我的帮助。

初次跟阿明见面时是在北京,他是个乖巧、有礼貌的孩子,看起来很阳光。我跟阿明和他的母亲沟通了很久,详细询问孩子的成长经历,但并没有发现阿明曾遭受明显的创伤性事件,他与父母的亲子关系不错,生活上整体表现都挺好的。

而且父母反映,阿明的记忆力不错,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学习状态就是不好,学习成绩总上不去,班级里有40多人,他的成绩成绩排在30多名,几乎垫底。

我问阿明:“你在家里做作业的时候是什么感觉?每天大概要花多长时间?”

阿明说:“大概花3个小时,感觉还好,就是会有一点点烦躁,但并不严重。”

我又问:“你的内心究竟愿不愿意学习呢?”“我知道学习是很重要的,但一想到学习就会有点儿心烦,成绩不理想,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阿明一脸无奈。

我又问阿明上课时的状态,他说上课时会经常走神,也不是不想听课,但就是控制不住开小差。

我初步判断,阿明属于典型学习障碍,主要症状为上课分神、作业拖拉,本质上是他的潜意识层面存在多个病理性的条件反射。

我开始为阿明做心理干预,利用深度潜意识下的场景重建技术(SRS),为阿明建立新的潜意识场景——在做作业时感到兴奋、专注,提高学习效率。

连续做了4次心理干预以后,因我要处理紧急事务,干预暂时中断了。

3、4天后,阿明的母亲兴奋地告诉我:“真是太神奇了!我儿子以前每次做作业都要3个小时,现在大概半个小时就做完了。还有,以前他做作业总是每隔20来分钟就要上厕所,或是喝水、开个小差之类的,我看着就烦,没想到你做了4次干预后就一并处理好了。”

阿明的母亲乐不可支,很满意孩子现在的学习状态。后来,她又趁着孩子放暑假,带阿明到北京游玩,并请我帮阿明再做几次心理干预,强化效果。

阿明说,他那时最大的问题还有两个:一是背英语单词的时候就头疼,二是上课还是容易开小差。

我利用两次心理干预处理了一下背英语的问题,阿明反馈感觉好多了。接着,我重点处理他的上课状态。

阿明说,他当时唯一的学习动力就是爸爸答应过他,只要成绩上去了,就带他去全国旅游,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

我找准阿明的这个兴奋点,利用深度潜意识下的场景重建技术(SRS)为阿明调整心理活动:一上课,他就想到好好学习、考取优异成绩,最终能跟爸爸去旅游的情景,调动起兴奋情绪,达到高效学习的状态。

就这样,又经过了6次心理干预,阿明的干预告一段落了。半年后,北京过年,大年三十那晚我与朋友们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其中就包括阿明的父母。

阿明的妈妈告诉我:“孩子现在的学习状态特别好,期末考试排到了班级第10名,连老师都特别惊讶,说怎么过了一个暑假,阿明就完全变了一个人!现在上课的注意力特别集中!”

仅10次心理干预(大概10个小时)就让阿明的成绩提升了20多名,我也由衷地感到开心!

阿明的干预已经结束近5年,他中考顺利,在高中阶段学习状态依然很稳定,这证实了心理干预的有效性、可持续性。期待这个小子能继续维持状态,今年顺利考上大学!

阿明的学习障碍是相对轻的,并没有明显的心理创伤,所以直接利用深度潜意识下的场景重建技术(SRS)就能获得很好的效果。

像阿明这样的孩子有很多,他们并不笨,但是成绩一直不理想,上课分神,写作业拖拉,考试焦虑、粗心,想学学不进去,偏科,严重的还会发展到厌学。这些都是典型的学习障碍,但绝大部分家长、老师、心理咨询师、甚至精神科医生对此都缺乏意识。

我们接诊的大部分孩子则更加严重,他们曾经历过多重性的心理创伤,情绪波动较大,多数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先重组心理创伤,仅进行学习障碍的处理,效果非常不稳定。

我们的临床实践经验表明,当心理创伤得以重组后,很多孩子的学习状态就已经恢复到正常状态了。如果他们认为有必要,我们可利用心理干预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习状态,让学习更加高效。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和积累,我们目前处理学习障碍的心理干预技术比干预阿明时更高效了。

以前,我们的技术是“点对点”的,针对做作业、上课、考试等不同情境下逐一调整。现在,我们会先把孩子在学习时焦虑、压抑等负性情绪体验按照心理创伤的角度先进行记忆重组,然后再建立新的高效学习状态,这样速度更快,疗效更稳定。

下一步,我们会针对学习障碍开发出一系列标准化的评估和诊疗体系,有心理创伤的先做创伤重组,没有创伤的就直接建立高效学习状态,针对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进行高效的干预。

我认为,主流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包括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认知行为干预,传统的催眠暗示等技术和流派,尤其是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之所以有很大的局限性,是因为它们没有结合脑科学(比如认知神经心理学等等)的发展,快速地进行创新和迭代;有的甚至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人类对大脑的认知。

如今,脑科学的研究发展迅猛,对大脑的信息处理的机制了解得更加透彻,我们的心理干预技术就是在这基础上再结合跨学科的整合,不断借鉴、思考、实践和进步,最终取得如此显著的疗效。

如果那些质疑我的心理咨询师能对脑科学和我们的心理干预理论、技术有所了解,就会发现,在短期内改变大脑的认知和情绪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心理学和脑科学的研究应该是相辅相成,互相启发的,只要脑科学的研究不停止,我们的心理干预技术迭代也不会止步。后续,我还会找机会深入阐述我们的心理干预技术、理论与脑科学的关联。

京ICP备20210250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