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佳是一名大学三年级的女生,学业成绩好。

她从圣诞节开始总是忍不住,甚至是故意地反复思考一些不可能的问题,例如,尽管寝室的室友对自己挺好,但是自己却总是担心会把开水泼在对方身上。
看到桌上的手机,就会思考自己会不会把手机吃掉。
上课时,总担心会不会突然站起来在课堂上大喊大叫。
她担心之余又知道自己肯定不会这样做,接下来就责怪自己不应该想这些,感觉这样整天胡思乱想,会使自己变成心理障碍。
可是越努力压制,那些莫名其妙的念头就越容易出现。
入睡困难,且易醒,进食胃口不好,食量减少。
学习时注意力无法集中,效率很低下。
不愿意再跟好朋友走近,更想要自己一个人呆着,情绪十分焦虑、担忧、低落。
阿佳长相、衣着普通,身材微胖。初次见面感觉很拘谨、压抑。
说话声音很细微,小心翼翼,比较缓慢,一字一句,有时犹豫而表达断续。
即使伤心,也是红了眼眶而不让眼泪掉下来。
即使掉下眼泪,也没有哭泣声,只有很压抑的哽咽,没有太多的表情和动作。
阿佳从小和父亲、母亲生活,父亲为单位职工,母亲为家庭主妇。
父母总是教育她要与人为善,遇事忍让。
阿佳与父母关系不太亲近,每当和父母讲起自己的困扰,父母就告诉阿佳不要想太多,不要自寻烦恼,因此与父母沟通较少。
但是,她与舅舅、 姨妈关系较亲密,寒假到舅舅家住了一段时间,有表姐陪伴,情况好转,很少胡思乱想,但是一回家情况就更加糟糕,会故意想一些没有必要的事情。
她和姨妈经常联系,电话沟通自己的情绪和思想状态。
阿佳高二时莫名其妙头疼,未查出任何身体异常。
那时学校有一名学生头疼后去世,这使她特别害怕,持续头疼导致她休学一年。
高三的时候头疼的情况有所好转,可高三时学校又有另一名学生出现心理障碍,这又引发她的恐慌。
但是当时不知道可以跟谁倾诉和求助,所以只能自己默默忍受。
接受干预前,阿佳曾感觉太痛苦而出现轻生意念,但因为牵挂父母而放弃。
情绪弹性较弱,当遇到很小的触发点,例如想要回忆小学时的细节却想不起来、看电视理解不了时,情绪就会变得糟糕且持续很久。
阿佳的自尊水平较低,自我价值感低,难以自我接纳,遇事悲观。
自述不喜欢自己,过得挺不开心。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 总担心别人议论自己的长相。
讨厌自己的内向,觉得一无是处。
与人交往时充当“滥好人”角色,总是难以拒绝他人,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
别人都羡慕自己随随便便都能当“学霸”,但自己却不以为然。
在事情发生之前会做出负向的预设,感觉很累。担心自己会是例外,觉得自己不会好起来。
反复出现强迫思维,例如总是忍不住想会不会把开水泼在室友身上,突然在课堂上站起来大叫,吃掉手机,喝掉化妆水等。
这些冲动以刻板的形式反复进入阿佳的头脑中,并非自愿且令人反感,与情境不相符且无必要。
同时存在反强迫思维,在头脑中出现令人反感的冲动后,阿佳会立刻认为不应该出现这种冲动,也不应该有这种担忧。
阿佳在成长过程中接受了父母的价值条件:要与人为善、遇事忍让、顺从,即要满足他人的需求,照顾他人的感受,获得他人的喜爱和认可。
这个价值条件提供了判别经验的准绳,符合这一价值条件的经验使得她更加具有价值感,而因自身需求的满足受阻受限所产生的愤怒、伤心、失落、挫败等经验,在知觉过程中不被当成自己的经验,或者不再被准确符号化。
当她想要在课堂大喊大叫, 想要向室友泼开水诸如此类经验,严重威胁到了充满价值条件且稳定的自我结构,威胁到了她的自我价值感,于是,直接表现为焦虑。

阿佳在日常生活中跟人倾诉自己的烦恼时,他人总表示不理解,只是告诉她不要想太多。
而刘承洛在面对她的困扰时,认真倾听,对于她被无谓的反复冲动纠缠和不被人理解的痛苦共情,使她产生与以往完全不同的体验:被听到、被懂得、被陪伴。
采用场景重建干预,降低她的焦虑情绪水平。
阿佳表示很恐慌,害怕自己是心理障碍,担心自己再也不会康复,我帮助阿佳学会调节紧张焦虑的情绪,对自己的生命保持耐心、活在此时此地、信任自己的感觉。
阿佳当下的状况不仅仅是强迫障碍的表现,更多的是其内在深层次因素在起作用。
而阿佳毕业在即,此阶段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对表现的控制,更多地需要帮助她发掘自主潜能,以应对全新的社会生活。
刘承洛在潜意识状态下找到了阿佳的病理性记忆,高二的时候,她无意看到宿舍里的围巾,就回忆起它曾经被一只猫舔过,而自己带着这条围巾吃过饭,于是担心会不会被传染。
进而上网查询相关资讯,越查却越害怕自己会因为被传染而失控。
刘承洛对阿佳的病理性记忆进行重组,她焦虑的情绪下降了许多。
当阿佳哭泣时,我反馈:“虽然现在你在流泪,但是我感受到的,是和开始你来到我面前的流泪完全不一样,更加有力量一些。”阿佳一愣,情绪慢慢缓和,逐渐开始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
虽然真的很痛苦,但是,也是自己人生宝贵的财富,能够帮助自己在实习时坚持下来,也比同龄人能够更加平和地面对困难挫折。
记忆重组干预两个多月后,阿佳的情绪状态比较良好,自我感觉不错,与人交往时心情愉悦,不再出现强迫思维,学习时可以自主集中注意力,自我评价上升。
阿佳体会到了情绪的好转和对生活的重新掌控,她感慨之前的经历使自己拥有更加平和的心态去应对困难。

招聘会中与阿佳顺利签订协议,这使得阿佳能相信自己的感受和能力,并能尝试做出新的行为,刘承洛对阿佳的未来给予信心和祝福。